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

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

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作者//辛志勇图//作者/网络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辛志勇先生手稿1辛氏陵园,也叫辛家坟,在今天周至县城东一里许。原址西以沙河为界,东与安家庄毗邻,北和湾子堡接壤,南靠上官路。东西长约90丈,南北宽70丈左右,占地120亩有余,是元朝初年所建,距今700多年。陵园整体坐北向南,南大门在下官路北侧,是一座四柱三门两层枋的石牌坊。石柱两侧竖刻着二十四孝的肖像,枋上横镂着北蒙放牧连环图,顶部有类似蒙古

作者//辛志勇

图//作者/网络

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

光裕堂(光裕堂姓什么)

辛志勇先生手稿1

辛氏陵园,也叫辛家坟,在今天周至县城东一里许。原址西以沙河为界,东与安家庄毗邻,北和湾子堡接壤,南靠上官路。东西长约90丈,南北宽70丈左右,占地120亩有余,是元朝初年所建,距今700多年。

陵园整体坐北向南,南大门在下官路北侧,是一座四柱三门两层枋的石牌坊。石柱两侧竖刻着二十四孝的肖像,枋上横镂着北蒙放牧连环图,顶部有类似蒙古包的造型。举目仰望,使人有一种深邃的遐思。

正门的上方,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辛家坟”三个大字。门前的官路旁,竖立着一尊高大的石碑,上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警示文字,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正门往北有两丈宽的南北大道。石人、石马、石羊及骆驼石雕,整齐地排列在大道两边,令人对陵园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由石牌坊向北约40丈,是数亩大的广场,广场东北部,有五间重檐歇山式的“祭堂”。

“祭堂”内四周靠墙分层排列着数百个“神主套”,且错落有序,昭穆分明。当中一间的后门内,有四扇雕花屏风,屏风前面放着一张一丈长的琴桌。琴桌上供着达鲁花赤辛德禄和二位夫人的神主,东西分别有四大将军和明清朝官的牌位。

琴桌前又有一张雕花供桌,供桌上整齐地陈列着24套镂空紫铜“果围子”,均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果围子”上都放着一面铜盘,供致献果品和馔肴之用。

在供桌前面的地面横放着三尺多高的铜质香炉、蜡台、香筒和鹤灯等7种祭器。这些祭器中,最珍奇的是那对大肚、长颈、单足独立的铜鹤灯。每只肚内可盛5斤清油,灯芯从长颈内直伸到鹤的咀外边,点燃后可着数月。而神奇之处,是单足独立而不倾倒,这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悬念。

辛志勇先生在光裕堂前

辛氏的祖先来自北蒙,要在异地生存,就养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因而历代都有族长领袖族人,主持祭祀。同时每年又推举“神头”数名,协助族长管理陵园,经办祭祀。

清朝末年到解放前期,因战乱不止,灾荒频繁,不但陵园被毁,穷困农民又进园垦荒种地。今天遗址虽非昔比,而祖先当年的辉煌,却永远铭刻在后代的心中。

本文为辛志勇老先生对于蒙古族后裔辛氏陵园及祭祀情况的回顾,有许多是辛家寨的口口相传,寄托了蒙古族后裔的诸多情感,也包含诸多的姓氏图腾、后世推断、民间猜想,只代表了后裔的某种寄托和情感,可作为研究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辛志勇,82岁,现为周至县文物保护管理员,曾经担任过10年恒州小学校长、10年五合小学校长、10年高庙中学校长,9年辛家寨乡办公室主任。

曾被周至县司法局聘为恒州村公共法律事务室主任、周至县人民法院聘为委托调解员、周至县文保所聘为文保员、周至县民俗礼仪研究会聘为顾问,获评县司法局“十佳调解能手”。先后撰写《人生礼仪反身录》《古代婚丧礼制、俗礼及有关传说》《宝相寺怀古》《民国十五年辛家寨遭劫略记》《古恒州药庙记》《辛家寨古今歌谣》。致力于辛家寨历史文化、辛家寨轶事和辛氏宗族传说的研究整理。

辛志勇先生聘书

辛志勇先生聘书

辛志勇先生聘书

辛志勇先生荣誉证书

辛志勇先生手稿

辛志勇先生手稿

辛志勇先生手稿

辛志勇先生手稿

辛志勇先生手稿

上一篇: 黄承彦为什么要救陆逊(黄承彦三国杀)
下一篇: 中国传统技艺(中国传统技艺有哪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