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妍、毛宏芳、许江、陈振濂、李昕、王敏、姜永柱、金一斌、高世名为活动启幕
4月8日上午,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之际,中国艺术国学门设立暨湘湖校区启动仪式在湘湖之畔举行。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宏芳,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委书记王敏,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永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院长高世名共同为活动启幕。金一斌、王敏致辞,高世名介绍湘湖校区发展规划。启动仪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主持。
萧山区委副书记李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胜华,区政府副区长杨新程,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卉,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方培新、沈浩、傅巧玲、徐国强、余旭红,以及萧山区相关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致辞
金一斌表示,中国美院和萧山都肩负着服务文化强国和数智创造的时代使命,中国艺术国学门的设立、湘湖校区的启动,不仅对中国美院和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史很有意义,也标志着中国美院与萧山携手迈上了奋斗的新征程。金一斌提出,95年前,蔡元培先生将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建立在西子湖畔,揭开了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新纪元;今天,我们在湘湖之畔设立中国艺术国学门,开启了构筑自主自信自强的民族文艺新赛道。中国美术学院将聚焦教育根本之问,秉承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依托中国画、书法等一流专业,引领中国书画创新发展,汇聚一流的人文艺术学者,携手萧山打造一流校区;聚焦文化传承之责,发挥中国美院攀登文艺高峰的领军作用和重大文化坐标的辐射作用,开展一系列传承中华文脉、描绘时代气象的艺术创作和教学,助推萧山实现汲古出新;聚焦社会美育之路,赋能美丽萧山、美丽中国,将湘湖校区打造成为全国瞩目、影响深远的文化高地。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孕育着生机勃勃的春日时节,我们相聚在这里,正式设立中国艺术国学门、启动湘湖校区,这对中国美院、对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史,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标志着中国美院与萧山迈上了携手奋斗的新征程。
在儿童文学名著《小王子》中,小王子的好朋友狐狸告诉他: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还说:“正是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费的时间,让你的玫瑰变得珍贵无比。”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艺术国学门和湘湖校区启动仪式,正是基于这样的“不同”,更是为了开出属于中国美院和萧山共同的珍贵无比的“玫瑰”。
95年前的清明时节,蔡元培先生携妻带子,自带被褥,住到中国美院的首任院长林风眠家中。1928年4月9日,他在国立艺术院补行的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演讲,解释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国家处于北伐的这个时间,为什么在杭州西子湖畔这个地方,要设立这样一所艺术院。关于前者,他说:“就目前事实上说,我们的北伐军也必须有美的、纯然无私的、勇敢的艺术精神,然后才能真的胜利。他强调:“自然美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爱美欲望,所以必定要于自然美外有人造美。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西湖既有自然美,必定要再加上人造美,所以大学院在此地设立艺术院”,又说:“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95年来的峥嵘岁月,印证了蔡元培先生的远见卓识,奠定了中国美院在全球艺术教育版图中的地位。今天,萧山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正吸引全球的目光,高水平建设着“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中国美院和萧山都肩负着服务文化强国和数智创造的时代使命,正是基于这一使命共识,萧山区委区政府与中国美院达成战略合作,湘湖校区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一个文化工程从我们脚下崛起。
建校之初,我们学校就把“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作为办学“四句教”,始终把“振兴民族艺术、助推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责任。我们在湘湖设立中国艺术国学门,就是要深耕“山水”、“汉字”、“器道”三大中华传统文化与经典艺术领域,全面展开“中华文明基因工程”,并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创新中国人的“视觉国学”,创造彰显中国自信、中国气派、中国韵味的时代艺术。
60年前,我校先师陆维钊先生、潘天寿先生等一起,开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书法篆刻专业。去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将“美术与书法”正式确立为一级学科,我想,这是对中国书法高等教育60年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是几代书法人在这条书学之路上努力跋涉的结果。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今天正式成立书法学院,未来的书法学院将在湘湖校区开出绚丽的艺术之花。
中国美术学院将聚焦教育根本之问,携手萧山打造一流校区。湘湖校区启用,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过去95年,我们从“孤山迈步”,历“南山拓展”,成“象山胜境”,创“良渚新篇”,走出了一条影响深远的、且始终代表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国美之路;未来数十载,学校将深耕湘湖,艰苦奋斗再创业,开展中国艺术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创作与文化服务。萧山这片热土,孕育了潮文化,积蓄了“奋勇争先、敢为人先”精神气质,创造了诸多“第一”。在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只有秉轴持钧,以一持万,抓住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时代创新引领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美术学院责无旁贷,我们将秉承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依托中国画、书法等一流专业,引领中国书画创新发展,汇聚一流的人文艺术学者,探索书院式教育、传习制教学,打造国学精英梯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筑牢人才和创新厚势,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
中国美术学院将聚焦文化传承之责,助推萧山实现汲古出新。湘湖是萧山的一方宝地。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莅临视察,湘湖的自然之美、景观之美有目共睹,但湘湖的文脉之美、人文之美同样璀璨夺目。我们将把自身发展战略与萧山长远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校地携手,共同挖掘好、利用好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2500年的越文化、百年红色文化,将湘湖打造成为萧山高端人才的新高地、创造创新的策源地、文旅融合的样板地,与萧山相融共生、一起成长,再创名区名校的百年佳话。我们将发挥中国美院攀登文艺高峰的领军作用和重大文化坐标的辐射作用,开展一系列传承中华文脉、描绘时代气象的艺术创作和教学,创设汉字、器道、山水、造园四个研究中心,打造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国学研究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将聚焦社会美育之路,赋能美丽萧山、美丽中国。我们将扎根萧山,推动以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艺术助力高质量文旅发展的萧山实践,让“精神富有”成为“共同富裕”的最亮底色。今年6月的毕业季,我们还将把湘湖作为我们“青艺周”的一大展场,助力萧山释放青春气息、凝聚未来气质。我们将汇聚海内外各方典藏资源,依托湘湖自然风貌与文化积淀,建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历代书画珍品馆、湘湖博物苑等文化空间,向市民提供艺术节展、学术论坛等高质量文化资源,使之成为社会美育的供给源、大课堂,真正打造开放的校园、无墙的学院。
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美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湘湖校区一定会成为全国瞩目、影响深远的文化高地,成为“中国艺术教育圣地、宋韵文化景观胜地”。
谢谢大家!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致辞
王敏表示,中国美院湘湖校区的启动是萧山区与中国美院志同道合之作。萧山之道就是坚定不移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中国美院始终秉持艺术之道,以艺术塑造时代精神,以创新激发前进活力。希望以湘湖校区启动为新起点,通过这座贯古通今的国学门,充分展现国学的雅、传递萧山的美、看到世界的大、找寻心灵的家。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更好发挥文化坐标的辐射作用,借助美院在学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领航优势,助力萧山打造诗情画意的文旅盛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高地;充分激发创新创造的丰沛活力,推动美院与创新平台、产业地标跨界联动,促使科学创新与艺术创作擦出精彩火花。聚焦未来、聚焦青年,助力萧山成为洋溢创新气氛、青春气息、未来气质的时尚创意之城;持续点亮幸福美好的品质生活,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城乡建设,以乡土为学院,让萧然大地成为美院学子挥毫泼墨、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为萧山加快走好共富路贡献更大力量。萧山一定竭尽所能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最暖心的服务、最优质的环境、最一流的保障,携手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道路上共生共长、共赢共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在这春和景明、万物生发的日子里,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见证中国美院中国艺术国学门设立暨湘湖校区的启动仪式。今天恰逢中国美院建院95周年。在此,我谨代表萧山区委区政府,诚挚欢迎莅临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各界艺术家朋友们,并对中国美院95周年华诞、对中国美院中国艺术国学门设立暨湘湖校区启动表示最美好的祝愿!
半年前,萧山区与中国美院签约,携手在湘湖畔共建一方艺术胜地;半年后,中国美院湘湖校区正式启动,校地双方在双向奔赴的道路上,结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璀璨硕果。如此不谋而合、如此一拍即合,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志同道合。萧山是一座既古朴又年轻的城市,人文底蕴深厚、未来潜力无穷,萧山之道就是坚定不移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在文化的熏陶、文艺的浸润、文明的涵养中不断提升产的韧性、城的能级、人的内涵。与此同时,中国美院建院95年来,始终秉持艺术之道,胸怀家国之志,以艺术塑造时代精神,以创新激发前进活力。湘湖校区的启动,是我们双方志同道合之作,相信将在萧山和美院的发展历史轨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衷心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通过湘湖校区这座贯古通今的国学门,充分展现国学的雅、传递萧山的美、看到世界的大、找寻心灵的家。
借此机会,我对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再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更好发挥文化坐标的辐射作用。借助美院在学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领航优势,充分挖掘萧山的人文底蕴,积极导入国际展览、学术交流等高端要素资源,助力萧山打造诗情画意的文旅盛景,形成孕育艺术大师的丰厚土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高地。二是希望充分激发创新创造的丰沛活力。推动美院与院士岛、“中国视谷”等创新平台、产业地标跨界联动,促使科学创新与艺术创作擦出精彩火花。聚焦未来、聚焦青年,着力培养复合交叉型人才,助力萧山成为洋溢创新气氛、青春气息、未来气质的时尚创意之城。三是希望持续点亮幸福美好的品质生活。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城乡建设,以乡土为学院,让萧然大地成为美院学子挥毫泼墨、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为萧山加快走好共富路贡献更大力量。在此,我也郑重表态,萧山一定竭尽所能,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最暖心的服务、最优质的环境、最一流的保障,我们共同携手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道路上共生共长、共赢共进!
最后,再次祝贺中国美院中国艺术“国学门”成功设立!祝贺美院湘湖校区启动仪式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介绍湘湖校区发展规划
高世名指出,95年前,两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和陶行知先生,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和湘湖师范。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陶行知先生希冀“以四通八达之教育,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95年后的今天,我们领受两位先生的遗泽,接续他们的崇高心愿,从西湖来到湘湖。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将致力于探索自然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的融会贯通,探索扎根中国文化传统的平等之教育和超越之教育,以“水乡聚落”的形态,构造“居学一体、展教合一”的研究生教学新生态;以“深山书院”的形态,在跨湖桥边建立湘湖书院和研究中心;呼应宋代画院的风貌,依山面水新建有新时代气质的现代化“馆阁苑囿”。通过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源流互质、返古开今的新时代艺术教育实践,让湘湖校区成为学校“东西会通”和“传统出新”两条学术脉络的交汇之地;在全国艺术界和学术界精诚合作,中国美院和萧山区戮力同心下,营造出孕育艺术大师的学术土壤,构建起中国文艺复兴的恢弘格局。
融会贯通 继往开来
今天,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五周年华诞。我们团聚在湘湖之畔、石岩山下,迎着先照寺的第一缕阳光,举行国美湘湖校区启动仪式,共同开启中国艺术的“国学门”。这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九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校在西湖孤山举办开学典礼,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由此开端,所以我校又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95年来,从蔡元培、林风眠、吴大羽、黄宾虹、潘天寿,到赵无极、吴冠中直至今天,我校数代同仁历经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共同铺就一条“国美之路”。这条悠长深远的道路,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担当之路,也是民族艺术精英的育才之路,是东方视觉创造的诗性之路,更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先锋之路。
现在,这条“国美之路”联通到了湘湖之畔。这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在去年十月的签约仪式上,我提到95年前的两位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和陶行知先生,在杭州各自创办了一所现代学校。元培先生于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目的是以美育代宗教,“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行知先生在湘湖之畔创办湘湖师范,目的是点亮乡村教育、平民教育之星火,“以四通八达之教育,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95年后的今天,我们从西湖来到湘湖,就是为了领受元培、行知两位先生的遗泽,接续他们的崇高心愿,把握历史托付给我们的莫大因缘。元培先生说“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这是艺术的超越性境界;行知先生说“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众生是同学。”这是教育的大平等胸怀。我们在国美湘湖校区,将致力于以身心发动的艺术实践,探索自然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的融会贯通,探索一种扎根中国文化传统的平等之教育、超越之教育(平等与超越只有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才能并行而不悖)。我们希望通过知行合一的艺术教育实践,将一百年前的元培之道与行知之道汇通为一,共同融入我们这条博大悠远的国美之路。
其实,在我校95年的历史上,也有两条学术脉络:
第一是蔡元培、林风眠先生所倡导的“东西会通”之道,这也是一条标举中国文化意识的现代艺术运动之路。我身后红门上的四句话——“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就是他们的精神旨归。在这条路上,培养出了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现代艺术家。
第二是潘天寿先生主张的“传统出新”之道。潘天寿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先觉者和先行者,他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中西绘画“拉开距离、两峰挺立”的学说。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潘天寿和他的同志们对于中国艺术的文化自觉和高峰意识最为清晰、最为坚定,其实践也最为彻底、最为成功。
湘湖校区将是这两条学术脉络的交汇之地。这就是为什么国画和书法之外,我们还有油画和版画,汉字、器道、山水、造园四个研究中心之外,我们还有世界艺术史研究中心。我们希望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创新中国人的“视觉国学”,探讨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模式。
按照规划,湘湖校区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就在这里,以“水乡聚落”的形态,构造“居学一体、展教合一”的研究生教学新生态。第二板块在跨湖桥边,那里曾是越王勾践“三千越甲”的藏军谷,我们的湘湖书院、研究中心都在那里,其形态是“深山书院”。第三板块就在石岩山脚下的两个山坳之中,我们将呼应宋代画院的风貌,依山面水新建校舍,建筑意象是具有新时代气质的现代化“馆阁苑囿”。我们的愿望是将宋代皇家画院、中国传统书院、现代美术学院的优势合而为一,构造一个面向全国、影响深远的文化高地。
从此刻正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展出的“宋韵今辉”大展中,我们可以窥见宋代画院画家们状物之精当,意境之幽远,令人拍案叫绝。宋人如何能够做到这般的体知入微、描绘入微?如何能够创造出这样丰富的情致、高妙的意境?
1936年,潘天寿先生在我们的校刊《亚波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宋代画院考略》,文中详述了宋代的两种绘画教育体制。第一是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的国子监画学,与书学、艺学和算学并列。《宋史-选举志》中说:“画学之业……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义观其能通画意与否。仍分士流、杂流,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这显然是一种极重文化修养的教育体系,其根基是一种人文教育。
第三是皇家画院,极为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之技能,所谓“度物像而取其真”。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说:“诸画笔意简全,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象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可见这是一种强调格物穷理,倡导从自然理法中自出机杼的创新之教育。
这两种教育,虽然侧重不同,其价值标准却类似,体现了宋人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就是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这是我们国学门的重要参考。
潘先生文中还谈到一个关键处,即宋代画院内外的竞争砥砺之功:“在院内者,兼习院外诸家之所长,在院外者,亦兼工院内作家之所能,以互相夸示,而生切磋琢磨之益,使宋代绘画日见发达与盛大。”这种彼此砥砺、生机勃勃的状态,放到今天,正相应于我校所倡导的“无墙学院”。
朋友们,中国美院地处杭州,秉承宋代画院千年文脉,作为中国艺术高等教育的开创者,我们不但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接续先贤道统,活化历史文脉;更要源流互质,返古开今,激发古典学术的真实义,创造将来文艺的新格局。
各位同仁,让中国艺术的伟大精神继往开来、历久弥新,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道路含弘光大,是中国美院当仁不让的使命。全国艺术界和学术界精诚合作,中国美院和萧山区戮力同心,我们一定会营造出孕育未来艺术大师的学术土壤,一定会构建起中国文艺复兴的恢弘格局。
艺术家们,在中国美院湘湖校区,在中国艺术的国学门,让我们放开怀抱,将古今概览之眼界、现实生活之体认,转化为艺术创作之资粮,创造出新时代中国艺术的清刚正大、浑厚华滋、雄强壮阔、高风峻骨!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主持启动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由杭州市萧山区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携手打造,是应时代之需、答时代之问、育时代新人的破题之举,也是学校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落实“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指示的重要举措。湘湖校区将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人才优势,以及萧山湘湖文化、资源优势,整体布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中国艺术古典脉络的办学构架,将宋代皇家画院、中国传统书院、现代美术学院的优势合而为一,共同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筑就以“诗书画印”为中心的“中国艺术教育圣地、宋韵文化景观胜地”,培育“艺理兼通、道术相济”的卓越新人,打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高地。
湘湖校区整体布局以传承“四院三馆四中心”为建设构架。其中,“四院”为中国书画高等研究院、湘湖书院、艺术人文学院和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广纳国学人才,吸收古代书院优秀传统,推进中国书画与古典学术的知识整合;“三馆”将打造国艺馆、湘湖博物苑(馆)和中国历代书画珍品馆,以中国美院丰富的国画、书法和器物收藏为基础,依托湘湖自然风貌与文化积淀,汇聚海内外各方典藏资源,构筑文化高地和社会美育实施大现场;“四中心”为汉字研究中心、山水研究中心、器道研究中心、造园研究中心,通过实施专项中华文化基因工程研究,深入挖掘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与特质,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因。同时,湘湖校区还将设立中国书画材料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群和世界艺术史研究中心,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创新中国人的“视觉国学”。
未来,湘湖校区将与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象山校区、良渚校区、张江校区一道,以全球规模最大、学科最齐整的美术学院之姿,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以饱含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继往开来,为艺术和艺术教育探索新的命题、打开新的愿景。
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预计于今年9月正式入驻。此外今年毕业季,湘湖校区也将作为线下展览地之一,向公众呈现一场由青年艺术家、设计师、学者等共同打造的艺术盛宴。
摄 影|申 博 孟庆伟
文 字|胡清盈
编 辑|倪义臣 苏逸青
责 编|刘 杨
审 核|徐 元 丁红旗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