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19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有超过10万中国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实际上我自己还知道一个数字,因为博士生有时候不会准点毕业,去年加上往届,共超过8万人”。
此外,还有2万多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所以去年中国人整体上有超过10万人获得博士学位,体量越来越大。”任友群说。
任友群介绍,就7.52万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来看,截至今年8月底,不到40%去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占就业比例最大头。与此同时,7.52万人中到企业就业的,超过1/5,这一比例三年来持续上升。“这个比例相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还是不够高。所以,未来全社会对博士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加多元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在持续加强学术型博士培养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这是势在必行的。”任友群说。
他表示,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的学位授予条件分别作出要求。根据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学位法(草案),两类博士除均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外,学术学位博士还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须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专业学位博士还须具有独立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须在专业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
第二,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大力发展博士专业学位。2022年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设立了气象、文物等博士级别的专业学位,将法律、应用心理、出版、风景园林、公共卫生一批专业学位类别也调整到了博士层次,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数量比旧版增加了177%。
第三,扩大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规模。在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上,持续加大对专业学位的支持投放力度。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8倍。
任友群介绍,教育部正在研制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文件,将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作出更加系统的部署,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性支撑。
南方+记者 王诗堃
【作者】 王诗堃
国是瞭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