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篇一: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国学经典的书籍: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二十五史史记宋书梁书魏书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元史明史清史稿《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三略》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三字经庄子集解商君书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千字文孟子全译史记三家注家旧晋书辑本敦煌变文集新书百家姓老子校释世说新语笺疏太平经合校管子轻重篇新诠列子集释新语校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论衡校释孙子兵法论正明夷待访裴注三国志文心雕龙注古文观止曾国藩文集菜根谭文心雕龙考异增广贤文曾国藩家书金人铭家编年体晋史文心雕龙义证国学经典名句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中国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百川归海,相互触摄,绵延至今的历史产物。她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以后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构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华思想文化。被称为国学经典的儒家著作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现代社会中,“文明”二字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与文明交谈,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可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且做文明的学生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需要大家确定目标: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吵闹,不随地吐痰;用我们的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用我们轻轻的脚步,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我们常常在做一个学生中有文明的时候,也有不文明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个个同学都是这样的话,那,不是乱套了吗?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文明学生,我们要怎么样来做好文明学生呢?我们要尊敬老师,看见老师不能走另一条道路,看见老师要打招呼,不能顶撞老师,我们不能破坏学校的一草一木,也就是要爱护公共财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了很美丽,有的女同学去摘放在头上好看。我们应该保护好花草树木,因为它们能净化空气,让我们能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下学习。不能出口成脏,讲话不要讲脏话,不要随便骂人,就拿今天来讲,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今天中午吃饭时不知谁在课桌上吃饭撒了几粒饭放在他课桌上,他一进教室从在课桌上就骂起来:“这是哪个畜牲把饭撒在我的桌上,快点来扫去。”正好,有一个端饭的同学走了进来说:“这饭不是别人撒的,是你自己在分饭的时候不小心丢在上面的,怎么现在怪起别人来了。”同学们,这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不能随地吐痰,有人会说难道不吐痰了吗?不是的,痰有很多细菌,会把细菌带到别人身上,我有一个好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是我们左老师告诉我的,我们每天都带点卫生纸来,把痰吐在卫生纸上,然后扔到垃圾筒里去。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人。尤其是对于我们大慈岩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推来推去,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围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 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 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 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已被人们放 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 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 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 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师生,管住我们的 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 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 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 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 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篇二: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读《国学》有感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 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 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 着十分系统的记载。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 正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主要组 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譬如 《三字经》是 启蒙的范本。它最重要的 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 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 团结友爱的重要性,被誉为“袖里通鉴” 《百家姓》可使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姓 氏的起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 的最久远,运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 蒙读本,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至 于《弟子规》所包含了中国文化所提倡 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品德 修养,在这些优秀的书籍忠,我们可以 回溯源文化传承的命脉,吸取中华名族 博大的文化。 在国学的经典中,我们无时无刻不 在领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 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 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聆听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来讲是件莫大的 幸事,对我们的工作,学习都有相当大 的帮助。 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培养了一代一 代的文化巨人与治世之臣。然而“五四” 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德尔科学知识, 摒弃中国祖先自己留下的国学。中国也 开始逐渐西化,一切都以物质为基础。 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 的开发加大重视。
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 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一个再有才 能的额外你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 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 们的祖先都早已教会我们,这些道理都 写在国学里面。现今如果我们重读国学, 用心去读,认真品味,能够涤荡内心深 处的污垢。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 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 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内涵,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多加 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 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 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 此为骄傲,继续并发扬中国传统关系文 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 不衰竭。有很多人不知道人生到底要最 追求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白白的 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夺走了许多的 冤枉路。而国学著作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是人们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人生的 道路上不在迷茫。 既然国学经典中蕴藏着这么多中华 民族的瑰宝,那就让我们一起勤勉,共 同学习国学! 篇三:国学经典与教育 国学经典与教育 学习心得2010-09-05 15:32 中华文 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 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 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 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 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 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 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 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 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 长历程。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 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 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 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 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 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 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 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 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 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 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 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 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