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开始讲国学史
四本书捋清中国3000年国学发展脉络
《国学三千年》这部书分四册,这套书围绕国学发展历程,不仅讲国学干货,还讲国学大师间的故事,讲对应背景大历史。
3000年几百部国学精粹,从点到面,真正讲透,让你一读就能通。
涵盖《诗经》《尚书》《论语》《庄子》《老子》《左传》《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礼》《春秋》《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著作等几百部经典。
每一种学派思想背后,是无数位国学大师的人生。
说是一部写活了的3000年国学史,也是7000位国学大师的人生智慧集。
如果把国学的发展史看成一部小说的话,儒学毫无疑问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孔子则是主角团中的“老大哥”。
故事开始,开天辟地,文字诞生,孔子出世。
第一部
《启蒙与交锋》
儒道法墨兵等学派互相攻击,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时,主角团“老大哥”孔子创立的儒学从中脱颖而出,儒家开始登上主讲台。
不久后,儒学内部,由秦灭六国文字引发的今古文经之争愈演愈烈,还与黄老思想产生激烈碰撞。
这时,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闪亮登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到了魏晋南北朝,玄学、佛教、道教异军突起,儒学一时陷入了低潮。
第二部
《求索与突围》
汉朝的覆灭使儒学受到了重大打击。
魏晋时期,谈玄的风气盛行,佛道展开激烈骂战。
这时,周武帝重儒并举全力灭佛,儒学成功突围。
到了宋朝,儒学崛起,并由程颢、程颐两位大师升级成理学。
第三部
《创新与挑战》
在王安石变法失败、汴京失陷的背景下,儒学仍然保持了主导地位。
但朱熹、陆九渊等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思索起心、性、理、命的关系。
理学、心学不断发展,并进行激烈的争辩。
第四部
《变革与传承》
理学、心学之争竟没有赢家。学者们反思宋明覆亡原因,重回原始的儒家典籍,中国传统学术进入了“大总结”时期。
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中国遭遇重大冲击。
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章炳麟提出:“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读完后,小编顿悟:国学史的发展脉络我终于捋清了!!!
作者十分擅长用幽默风趣的现代语言,解释那些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学术知识,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联起国学3000年的历史,将那些看起来离我们很远、错综复杂的国学史讲述得清晰明了、简单易懂。对于理不清时间线的国学小白简直就是福音。
不信?看看原帖的网友怎么说:
这是一部幽默的国学史
了解700多位国学大师鲜为人知的一面
孔子找工作为什么也那么难? 今古文经学儒生大打出手,原因竟是…… 韩愈和“锄禾日当午”作者为什么吵架? 王安石为何与身边好友都闹掰了? 朱熹为何屡被人“拉黑”?
…………
这些问题,书中都会给我们解答。
你还能看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咦?这里面讲的国学大师和我知道的国学大师好像不太一样。
这也正是这部书的与众不同之处。
作者在这部书中重点写了学术先贤们可爱、可亲、突出的一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我们记忆中“一本正经”的国学大师形象进行了颠覆和新的解读。
摘下学术光环,你会发现,他们不只是一位位望重士林的国学大师,更是一个个鲜活、生动、风趣可爱的普通人。他们离我们很远,但又很近。
他们看起来很严肃,但其实有点可爱。
比如孟子。
我们都知道他被称为“亚圣”,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都知道关于他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但是,在作者笔下,他是这样的:
作者的描述也十分通俗有趣:
孟子一看陈相这帮人疯了,这么快就被许行给洗脑了,自己好不容易找了块实验田来实行仁政,却先招来这些农家说三道四,要给自己搅局,没好气地说:“……许行本是个南蛮子,说话都说不清,你们跟他学道,能学些什么呢?能不能学点好?”
又有人在孟子面前称扬纵横家,……孟子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像苏秦、张仪这些到处煽风点火的人,不被拘起来就不错了,怎能算大丈夫?”
墨家又有个叫夷之的人两次来求见孟子,孟子实在避不开,这才接见他。……夷之被孟子拿着板砖连追几条街,最后汗水直冒,说:“我算领教你了。”
幽默有趣的现代语言加上传统小说常用的章回体形式,将历史的厚重感逐渐消解,读起来简单轻松。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部书只是趣说。
不!它可是很严谨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