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孩子挺聪明,怎么一到数学上就不开窍了呢?
曾看到这样一个段子:妈妈教孩子做退位减法。
孩子:妈妈不够减怎么办?
妈妈:你去借啊?
孩子:妈妈他们不借我怎么办?
妈妈:不借?那你就提我,保证借你。
养儿才知父母恩,辅导作业水太深。
妈妈需要冷静
很多家长就不理解,孩子听课时都懂,给孩子讲题时孩子都明白,可就是做题不会。
一听就懂,一做不会,这到底是个啥原因?
听懂了真不等于会做了,听懂只能说是对知识的浅层理解,做题不会是因为掌握的知识还没达到能够灵活应用的层次。
焦虑的家长,就想到让孩子大量地刷题。我是很反对题海战术的,我认为做一道题,就应该有一道题的收获。做透一道题,胜过你刷百道题。
基础题没吃透,就别想着去刷题。如果没有思维和方法,只是在题海中苦苦煎熬,待孩子兴趣、热情耗光时,孩子就会放弃。
而且只是靠记忆套公式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会掉下队来。
现在的小学数学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讲的是灵活应用。如果不明其理,就难以灵活应用,我们要让孩子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孩子的思维发展模式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如果在具体思维阶段没有做足功课,孩子直接进入到抽象的符号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学习数学感到吃力的原因。
不会学导致学不会。教育也要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让孩子在具象场景中,再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效果就大大不同了。
华罗庚说:“新的教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深以为然!我们看看,赢过欧美的韩国数学教育,是如何教孩子学习数学的?
教材内容图文化:摒弃单独枯燥的文字说明了,采用图文并茂的形象,便于孩子理解。
授课方式趣味化: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来惨透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对立体图形介绍时,会结合实际生活的图形,让数学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用化:韩国非常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会让孩子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增强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抽象内容形象化:他们拒绝刻板的教学,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地讲给学生。
比如,同样是借位减法,上面例子中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要借。而他们会以故事的形式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
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解:一个奶奶开了个服装店,让孙子波尔帮忙忙管理材料室。一天,奶奶让波尔去材料室拿6个扣子。
波尔跑到材料室,犯了难,这里只有一个袋子和三个扣子,可是奶奶需要6个,可这里只有三个扣子啊。
这时奶奶进来了,她把一个袋子打开,原来袋子里面有十个扣子。拿出奶奶需要的6个扣子,材料室里就剩下7个扣子了。
波尔这回明白了,当单个扣不够的时候,就要打开成袋的,每个袋里装10个,所以打开一袋,就相当于借了10个。
把数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品,满10个就装一袋,单个物品不够时,需要打开一袋,这样孩子就理解“借”的概念了。
百位上的也同理,给孩子具象的场景展示,让孩子充分理解。
我们家孩子看过这个故事后秒懂,不是孩子笨,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这个故事源于《嗨 小学数学》这套书,这套书原版是韩国的,并在韩国获得“韩国优秀童书奖”。现在终于引进中国喽。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绘本故事的形式来讲抽象的数学概念,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数学概念融入生活中。再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一个个数学概念。每一本故事渗透一个数学概念。
书中还有大量的图画和情境,让孩子在趣味阅读中掌握了知识点。激发了数学兴趣,也数学概念。
围绕着小学六个年级的知识点来进行,与小学统编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材高度契合。
书后还配有练习册,练习题多种多样,设计得相当有趣。让孩子感觉不到做题的压力,却能感受到做题的兴趣。让冰冷的数学符号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有趣又好玩。
不用上补习班,无需辅导作业,一套书搞定孩子数学。激发孩子数学兴趣、让孩子主动探索式学习。
现在正值头条知识节活动,原价180元/套,现在团购价108元起。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可直接购买。能否抢到看手气喽~
韩国教育法:《嗨,小学数学》
¥117
购买
#母婴好物推荐# #423头条知识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