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0/10/26 19:45:10 发布
编者按:为了向青年研究人员和在读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经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约请从事相关研究并卓有成就的部分学者接受我们的访谈,题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由“古文字微刊”公众号、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陆续发布。衷心感谢各位参与访谈的学者。
个人简介
孙刚,1982年6月生,黑龙江绥化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研室讲师。
1.请介绍一下您学习和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经历。
我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虽然地处北疆但却有着良好的研习古文字的传统,古文字学界目前至少有十余位学者有过在哈师大求学的经历。这些学者能够走上学习或研究古文字的道路,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同一个人的影响,那就是中文系已经退休的李连元先生。李老师早年曾作为游寿先生的助手,参编了《殷契选释》一书,受到了良好的古文字学训练。2003年的春天,同样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因为“非典”的影响,我们都被关在了校园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有幸选修了李老师的“汉字源流”课。李老师的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从内容上虽仅能听个大概,但却被老师的个人风采深深吸引了。
作者与李连元先生2006年合影
同年秋天,李老师又开始给我们讲授“古代汉语”基础课,为期一年,与老师接触的机会也就逐渐多了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萌生了报考古文字学研究生的想法。李老师为我开列了所需的书单,除了要求我阅读裘先生《文字学概要》、刘翔等先生主编的《商周古文字读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外,还叫我到图书馆去摘抄《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分册和《考古学》分册相关词条,抄了厚厚的两本。经李老师介绍,后来又结识了李老师指导的硕士徐广才老师,徐老师当时已经到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此后在学业上徐老师多有指导,我们也结下了深厚友谊。大学期间,还有幸旁听了刘桓老师的“甲骨学”课程和黄天树先生的学术讲座。刘洪涛学长早我一届,在学业上对我也多有指导,他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跟随李家浩先生学习古文字,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06年1月,在诸位师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走进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现在想来,那场考试完全可以用“翻车现场”来形容。第一天外语考试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考场,当时的心情和外面的天气一样冰冷。第二天专业一考试,因为计算错了时间答卷显得十分匆忙,走出考场半小时后考试才正式结束。专业二答得还算得心应手,旁边的监考老师似乎对试卷上的古文字形也较为好奇,最后还给我了一句鼓励,说我一定能考上。虽有波折,结果终究是好的,成绩发布后通知我考取了专业第一名(其实一共就两人上线)并且是“公费生”(从家庭角度来说,“公费生”给我带来的惊喜要远远大于考上了研究生)。从那时起,得以亲炙冯胜君老师门下,得以加入吉大古文字这个大家庭,现在想来这是我和我妻子终生的财富。读书期间,有幸聆听了古文字学专业各位老师的教诲。吴振武老师虽政务繁忙,但也一直坚持为硕士开设“金文研究”课,主要是选读《商周青铜器铭文选》,该门课程的紧张程度前面参加访谈的师友多有提及,此不赘述。冯胜君老师主讲“战国文字研究”,吴良宝老师讲授《金文编》《战国文字编》字形及“《说文解字》研究”,何景成老师主讲《甲骨文编》字形及“甲骨文研究”。各位老师风采各异、手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强调识记字形的重要性,既注重最新学术意见的介绍也注重对文字形体的分析。老师们的教诲,使我们受益匪浅。2008年又跟着冯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直至2012年毕业,论文题目是《东周齐系题铭研究》。由于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参加冬季答辩,三个小时的答辩会始终如临深渊、惴惴不安,最后总算是有惊无险,顺利通过了答辩。在哈师大工作两年后,2014年9月又到复旦大学跟随刘钊老师作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也有幸旁听了中心部分老师开设的课程,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更真切地领略到了中心朴实的学风。
2012年博士答辩会后和冯老师合影
2012年博士答辩会后和答辩专家合影,左起分别为吴振武先生、徐正考先生、林沄先生、张世超先生、李守奎先生、冯胜君先生、吴良宝先生
2016年与刘老师在办公室合影
2.您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哪些?该领域今后的预想研究或拟待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有哪些?
近些年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齐系文字上面,目前主要从事齐系题铭校释及利用出土文献进行东周齐国史研究相关工作。由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出土文献与东周齐国史研究”计划2024年结项,所以最近两三年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搜集整理出土文献中与齐国史相关的内容,并按照计划对相关文献所涉及的东周齐国史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今后的研究预想拟主要集中在春秋文字的整理上面,同时也要在简帛文献方面多补补课,努力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
著作书影
3.您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在阅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投稿发表等方面有什么心得体会(包括经验或教训)?
接到刘钊老师的访谈邀请之后,我犹豫再三,始终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与已经接受访谈的各位相比差距太大,实在乏善可陈。后来在刘钊老师的鼓励下,才有勇气反思自己过往的学术研究工作。经验当然谈不上,更多的可能是教训。在传世文献阅读方面,个人认为应首先精读两三种与学位论文或所从事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进行扩展。出土文献的阅读应密切关注新材料、新学术观点,要做到“迎头赶上”。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可以采用纸质卡片和电子文档相结合的方式,二者各有利弊,配合使用可能效果更好。论文撰写方面,个人感觉还应该多练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甚至可能发现一些新的线索和角度。在吉大读书时,冯胜君老师除了鼓励我们多练笔以外,还经常提醒我们要对文章好好进行打磨。现在想来,所谓打磨除了文章语句润色、结构调整以外,更为广泛地关注相关材料、寻找更多的证据也是文章打磨应有之义。我们曾在名为《读金文札记三则》(《古文字研究(三十辑)》263页)的一篇小文中提出“燕王职壶”铭文从“贯”之字可能读为“患”的意见,后来翻检《古文韵海》卷四发现“惯”字下收录异体“串”可为拙说提供一点证据,在小文撰写过程中并未详细翻检该书,致使漏掉了该条材料。又比如,在拙作《释虎
丘君戈铭文中的人名——兼谈“般、役”的构形》一文中,我们曾对古文字中“役/伇”的构形提出了一种不成熟的想法,认为“伇”字构形可能会以鞭鞭人之义,“役使”应该是较为直接的引申义。现在看来,拙说更多的是停留在文字分析层面,实际上缺乏文献的支撑。后来读到《韩非子·外储说》“操鞭使人,则役万夫”,感觉此条材料可以与我们的观点相联系,曾将此条文献转呈刘钊老师,也得到了老师的赞同。假如撰文之初就能关注到该条材料,至少能使相关论证更加充分些,也能够使文章的漏洞更少一些。这些缺憾,都是未对习作进行仔细打磨所造成的。论文投稿方面,被刊物拒稿早已习以为常。个人认为既然不能脱离现有评价体系,那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我们当然首先要保证论文观点的正确性、行文的规范性,也要注意不同刊物在文章风格、格式方面的不同要求,在符合投稿规范的前提下,多去尝试也许就会有机会。要调整好心态,拒稿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屡次打击之后的信心还是要有的,否则就真的没希望了。
4. 对您迄今为止的学习和研究影响较大的著作或学者有哪些(或哪几位)?
在个人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对我们有影响的论著和学者有很多。每一位学者入门必读书很可能都是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和手抄本的《古文字论集》。裘先生《文字学概要》和李学勤先生《古文字学初阶》、林沄先生《古文字学简论》是我最先接触的导论性著作,他们的相关论著对每一位初学者的影响自不必言。最近两年个人感觉对我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和著作,以中西书局出版的《中西学术名篇精读·裘锡圭卷》所收录的陈剑先生《〈释殷墟甲骨文里的“远”“
”(迩)及有关诸字〉导读》及李守奎、肖攀两位先生合著的《清华简〈系年〉文字考释与构形研究》一书最为典型。陈剑先生的《导读》文章从多个层面对裘先生该篇经典论文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考释文字经验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金针度人的气度对读者予以启示。李守奎、肖攀两位先生的著作对简帛文字相关部件的分析细致入微,对某些形体的各种变体进行了详细罗列、比较,使相关研究更加精细化。个人的成长过程,得益于诸位良师的启发和教导。李连元老师的循循善诱,使我走上了学习古文字学这条道路。吴振武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也懂得了“同情之理解”。冯胜君老师对我宽严相济、关爱有加,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刘钊老师博雅风度、幽默谈吐,让我懂得了去寻觅生活中的趣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师友的帮助和关心,各位师友的关爱和教导,时刻鞭策着我。虽然一路走来并未取得让老师们满意的成绩,但好在对这个专业的热情还在,也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5.请结合您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建议。
古文字学科的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勤奋比天分更加重要。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所收获的,只是多少而已。古文字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涉及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各领域的知识。个人感觉,对初学者来说,文字学是根、文献学是翼。文字学层面,字形认得多、记得熟,就会对新材料、新问题十分敏感,才能为文字考释打下基础。文字学是本门的看家本领,是童子功。有扎实的文字学功底作为基础,文献学就犹如一对翅膀,能够助你振翮高飞,能够让你扩大学术视野、拓展研究领域。没有文献学的助力,只在文字学层面兜圈子,不会走得太远,这一点对于简帛文献的研究来说尤为明显。对于初学者来说,做好学位论文尤为重要。毕业论文犹如一桌酒席,论文框架、章节内容就是菜单。目标既定,平时读书就有的放矢,广泛涉猎就是采购菜品的过程。当你满载而归时,自然会奉献一桌学术盛宴。古文字学这门学科投入多、收效少、成材率低,但这个行业里的学者严谨、认真、风气也正。未必每一位初学者都能够一直走下去,但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的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是任何行业的成功者都应具备的素质。
6.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脑技术或网络资源对您的研究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或作用?
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电脑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无疑会促进古文字学科的发展,为出土文献和古文字学者的研究提供极大便利。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种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和推广,如吴镇烽先生开发的“商周金文资料通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古代简帛字形、辞例数据库”、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开发的“中国文字数据库”等。此外,“国学数典”“国学大师”等网站所提供的文献下载、在线查阅等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资源数字化这条路我们其实可以走得更远。在现有版权制度下,如何充分利用“云存储”的手段,使学术资源分享、获取更加及时方便,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7.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许多论文或观点是发布在专业学术网站上甚至相关论坛的跟帖里的,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对相关的学术规范有何认识或思考?
密切关注新材料,是出土文献研究的一个特点。将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网络论坛迅速发表出去,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本身无可厚非,也是信息化时代衍生出的一种表达观点的新方式。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使这样的一种学术行为更加规范?学术论坛与一般的论坛其实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关言论代表着发言者对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从本质上讲,一条简短留言与一篇学术论文,从表达观点的层面来看,毫无区别,所以要求讨论者的相关言论既要具有学术性又要具有严肃性。学术性要求相关言论有理有据,完全按照学术规范来表达、论证自己观点,不能随意而为甚至近乎射覆。严肃性要求言语规范,要对自己言论和观点负责。建议相关论坛,加大管理力度,定期清理或整理不合规范的留言,力争实现论坛留言实名制。此外,为了更为方便查阅、保存相关资料,能否从技术层面进行设计,使某一主题的相关讨论可转存为pdf或word格式,以便引用。某一时段、针对某一问题的具体讨论最好集中在几个论坛进行,论坛之间也可以用链接形式进行提示。
8.您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其他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学术之外您有何锻炼或休闲活动?
我记得读书期间冯老师经常叮嘱我们,要珍惜求学的时光,工作以后可能就没有整块时间来读书了。工作以后,确如老师所料,新的角色要有新的担当,教学、家庭等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最初几年,很多工作都是熬夜赶出来的,导致身心俱疲。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也渐渐长大,相对来说时间宽裕了一些,能够有更多精力放到学术研究上来,能够补一补落下的课程。我相信这些经历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我比较好静,没有养成很好的锻炼习惯,以后是要注意的。休闲活动,有时陪孩子下下棋(虽然她还不太认字),有时刷刷新闻,偶尔在视频网站看看电影(以周星驰的居多)。希望自己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在学业上再有点长进。
感谢孙刚先生接受访谈。本文所有图片均蒙孙先生提供。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0月26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0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2144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青年學者訪談046:孫剛.doc
下载次数:3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