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北京举行颁奖盛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致贺信,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和传媒、公益、企业等领域精英近四百人集体致敬国学。著名学者杜维明荣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年逾八旬的国学名宿楼宇烈、张立文、成中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筼筜书院等机构,《国家宝藏》、《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展演等新项目,以及30部学术著作分享了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成果奖。从中国诗词大会上成功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再演逆袭神话,而此前呼声很高的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意外落选,爆出了本届最大冷门。王守常、葛承雍、龚鹏程、朱大可、王杰、于丹等知名学者现场助阵,让本届国学大典亮点频频,高潮迭起。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大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盛典。在活动现场,朱大可教授接受了凤凰网国学的专访,就当代国学热的一些问题,以及他所研究的神话领域阐述了一些观点。
以下为对话实录: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大可接受凤凰网国学专访
凤凰网国学:您觉得近年来传统文化传承和国学热的现象,会对我们当今社会和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
朱大可:中国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它跟过去历史发生了断裂,跟整个世界其实也发生了断裂,所以这是一种三层断裂。无论哪一种断裂对我们国家或者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不离的,所以对这种断裂的修补现在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热实际上是修补和过去的历史的断裂,它应该是有积极的意义。
凤凰网国学:但是在这种国学热中您觉得,这是一种真的热吗?现在还存在着哪些需要解决和需要修改的问题?
朱大可:其实我刚才已经说了,我说得比较客气。国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它把自己变成了汉学,国家有很多民族,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当中有文字传承的这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实际上是面临彻底湮灭的这种非常严峻的问题,其实比汉族的问题要严重得多,但是没有任何人去贯彻。比如说彝学,几十万册的典籍,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读懂它了,谁去关心这个东西?
第二,它也不是仅仅是儒学,不仅仅是道学、阴阳学、兵法,还有很多先秦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被完整地继承下来,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墨学。墨家的思想是集聚人类共同性、普遍的适用性,但是墨家是被严重地忽略了,这些都是问题。另外还有就是国学的某种虚热,这个虚热实际上是被商业炒起来的,因为很多的,我也去参加过这些讲课,比如说什么总裁国学班什么,这个有很多背后的一些利益关系,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对于国学本身的那种爱好。
所以,这些都可能是现在我们国学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但是要解决它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凤凰网国学:朱老师,您也曾经说过,有时候国学会沦落成一种心灵鸡汤,也有很多人会诟病国学成为了一种道德绑架,或者是说教式的。对大众来说,他们如何才能真正地亲近国学?
朱大可:其实也不错,就怕假鸡汤,鸡汤多少还有点营养,只不过它被稀释了,就怕是那些貌似有些味道,但实际上毫无营养,甚至是有毒的东西冒充国学,渗透到国学里面来,这是一个。第二个是,国学本身有很多的垃圾和糟粕,我们现在对国学的态度是有问题的,就是无限地造内容,只要是国学一定是好的,这是一个什么逻辑?完全不对。国学里面有很多优秀优良的,值得我们继承的这些遗产,同时也有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做这些,一味让年轻人去学习,肯定会出大问题的,就是你讲的这个绑架。
比如说,《弟子规》里面就有很多的,类似于至少“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这种训诫是很多的,所谓现在弘扬的二十四孝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极度变态的。这些东西如果作为国学,一定会出大事。
凤凰网国学:其实您刚刚提到就是,有个断层、断代的问题,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传统文化的受众,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年龄偏大,或者是老一辈。年轻人其实对国学,就是一听可能还是有点近而又远的事,就没有亲近感,您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朱大可:这就是那些国学家的问题,我刚才提到,国学应该是年轻之学,我全是把老头子在那里说,都是八十几岁的人,那这个国学就完蛋了,没有传承性。国学做到它受尊敬,有传播力,应该先入年轻人的心里,最重要的,它应该去研究,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的趣味是什么。如果国学的趣味跟他们的趣味发生冲突,那就是国学的问题。
凤凰网国学:但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接受的价值观可能多元化,国学只是可能其中一种价值观。
朱大可:对的,这个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多元社会,国学只是其中一种,不能让任何一种学人统治,来垄断我们的思想。
凤凰网国学:如果请您推荐一下,有没有关于国学或者传统文化相关面向大众的书籍。
朱大可:我自己是不读的,就看我国的神话吧。
凤凰网国学:您是研究神话的。
朱大可:我一直在研究中国传统的古代神话,研究一下古史,其实这就是我们也在做国学,所应该囊括的这一部分。但是神话其实没有人把它当做国学,坐在这里那些国学家没有一个是研究神话的,为什么?这非常奇怪,只有神话才是民族精神的真正的起源,而不是诸子百家。为什么我们不能推源到那个年代?推源到那个文化?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应该从神话开始。
凤凰网国学:对,这也是您选择研究神话的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人对神话的看法,其实就是古代人可能无法解释的一些自然现象,然后开始虚构的一个故事。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故事,因为我们有科学了,有科技了,已经没有必要了,就是没有必要去理解。
朱大可:对,这是一种无神论的评价。其实神话在过去就是,古人的宗教观,他们是有信仰的,和今天的信仰其实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只不过宗教消失了,它被我们称之为神话,变成了文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还原它的话,它应该是宗教的一部分。古代的信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我们这边没办法谈,但是我们这种,你要知道这种信仰恰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深层的,最本质性的东西,如果抛弃它,说这个东西是可有可无的,那我们又如何正确的看待我们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让你无法进行正确的认知。
凤凰网国学:能不能请您举一个例子,从您的神话研究中,您觉得有哪些精神和精髓是我们现在要了解和继承的?
朱大可:我觉得,神话一定,最古老的神话一定是最当下的,它能够表达当下年轻人的这种梦想和信念。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熟悉灰姑娘的故事,我们今天大部分电影其实都是重复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个屌丝如何逆袭,从底层,通过各种方法,最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是不是?
你看灰姑娘的故事是这样的,中国有没有灰姑娘的故事?上古神话里面就有一个,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尧舜禹的“舜”。舜小时候家里面,母亲死了,他的父亲是一个瞎子,娶了一个后母,还生了一个弟弟,三个人合起来迫害他,不停地摧残他,甚至谋杀他,他都给逃过了。然后他靠自己的勤劳,自己的善意,良知感动了周围的人,所以这种道德的魔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被人们举荐给了国君尧,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了,在自己年老的时候还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他。你看,这不就是一个男版的灰姑娘的故事吗?
所以,古人的欲望跟今天的我们的欲望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故事的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所以我说,最古老的神话一定是最当下的。
凤凰网国学:而且神话中会夹杂着很多那种自然景观,包括人和动物,跟风雨、太阳、雷电这些东西,您觉得它是不是可以跟我们当代的、现代的生态观或者这一类的,产生一些启示?
朱大可:当然。因为人跟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山海经》,《海经》还没有,主要是《山经》,每一部《山经》最后一定落到祭祀山神,所以《山海经》是一部祭祀之书,是一部巫术之书,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仅仅描述这个地方出产了什么东西,而是最后它要完成,有多少座山,这个山的山神我们应该如何来祭祀他,要用多少的动物,多少的植物,多少种欲,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祭祀他。你看,他们就表达出,对以山神为代表的整个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的崇敬。这就是古人的世界观,我觉得我们今天太傲慢,人类太傲慢,以为自己人定胜天,最后我们一定是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的。
凤凰网国学:好的,谢谢老师!
相关链接:
凤凰网专题|第三届国学大典:从这里读懂当代华人的精神家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