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红楼梦》的读者,被“四大家族”这个概念所误导,由此认定薛家能贾、史、王三家平起平坐,这是很严重的谬误。
薛家只有薛宝钗的曾祖父做过五品文官紫薇舍人,已经两代无官职,怎么可能有资本和贾、史、王这样的贵族官宦相提并论。
红楼梦护官符原文(红楼梦护官符解读)
其实《红楼梦》原著中没有什么“四大家族”的说法,该说法源自一篇论文。护官符也不是什么豪门排行榜,而是一张私下流传的“劣绅土豪黑名单”,无权无势的薛家排名第四,除了亲戚关系,全靠口碑够烂。
只要弄清楚这两点,再搞懂“贵族”“乡绅”、“仕宦名家”等这些词汇在古代的含义,以及他们和官府的关系,就会明白薛家跟贾、史、王三家相比真的是弱爆了!
《红楼梦》有很多研究流派,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考证派、索隐派,还有一个小说批评派,代表人物是王国维和陈觉玄等。
陈玄觉先生在1948年的论文《红楼梦试论》中首次提到了“四大家族”的说法。
陈觉玄先生之所以提出“四大家族”的说法,也不是在论证他们是实力相当的四大豪门,而是从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清朝贵族、官僚、大地主和商人之间密切的的关系。
他认为“农产品为大地主及贵族所把持,工业和奢侈品也多操在商人手中”、“盐商、米商及独占国外贸易的十三行商人,便和地主、高利贷者、官僚之间,有着密切的结合,遂演成了早期的官僚资本的倾向”。
虽然陈觉玄先生在论文中认为:“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大地主兼高利贷者,同时又以官僚身份经营商业”。”
但是,从《红楼梦》原著中来看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大地主明显是在说贾、史、王三家。
薛家的一代家主紫薇舍人和在户部有情份的二代家主或许都是“以官僚身份经营商业”,但是完全没有官职的薛蟠父子就是只是和贾、史、王三家合作的商人和买办了。
这也是王家为什么要和薛家联姻的关键,因为王家老爷子做海关工作,管控对外贸易,但是碍于身份,不能亲自下海经商,才和薛家合作赚钱。
薛家给王家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只得到了百万家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薛姨妈就是王家牺牲掉的,用来收买薛家死心塌地办事的一颗棋子。
算起来王家爵位三代就完,薛姨妈的老公公是进士出身的紫薇舍人,公公可能也在户部当小官,也不算特别委屈了。这就是古代典型的“财婚”,士族为了经济利益和商贾富豪联姻,虽然会被看不起,但真的很实惠。
这就是所谓《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出处和来源了。
一张小小的“护官符”,简直成了薛家自抬身价的重要证据,多少读者认为薛家因此就是和贾、史、王三家并肩的金陵省四大豪门了!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护官符可不是什么豪门鉴定官方大数据,而是一张在本地官吏手中私下里流传的一份“黑名单”,上面是惹不起的官宦权贵,土豪劣绅,排名越靠前越不好惹。
当父母官的知县、知府等,遇到这些人家的案子,一定要注意操作技巧,别得罪了人。
既然这么可怕,那这“护官符”如果不来上一张,何止官职保不住,还可能丢了性命。
护官符上可远远不止贾、史、王、薛四家,书中明写: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
可见护官符上写满了金陵的权贵官宦,乡绅土豪人家,比如富贵比肩贾府的甄家,李纨的娘家乡宦李家、姑苏林家,甚至妙玉家没抄家之前也是大官。那么薛家凭什么就能排在第四位,和贾、史、王在一页上呢?
其实,作者也写了排列的依据:“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可见权势、官位、家族规模和口碑等综合指数都是“护官符”的排名依据。
贾、史、王三家在京城都是贵族,家中爷们都有在朝为官,或袭爵位者,典型的名宦之家,家族人口众多,即使在本地也是本地大族。从京城中的贾府来看,这三家在金陵本地欺男霸女、横行霸道的的事儿也没少干,综合指数排前三很正常。
什么叫贵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皇室宗族子弟和功臣得到世袭爵位,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才配叫贵族。
商鞅变法明文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翻译一下就是:就算皇亲国戚,没有军功,直接就不算皇亲国戚了。明确尊卑,只有对国家有功勋的人才能赐予爵位官级,享受荣耀,分配给跟身份相当的田庄、奴仆婢女和衣服器物。否则钱再多也不光彩。
毫无疑问《红楼梦》中贾、史、王三家和四王八公、包括江南甄家、林黛玉家祖上都是军功爵出身,才得到了爵位,成为贵族,享受各种特权,比如:子孙不考科举就能当官,家人犯了罪可以从轻处理等等。
对比之下,薛家只不过祖上做过五品文官紫薇舍人而已。已经两代没人做官,无权无势,家族规模也不过总共只有八房人口,还全在金陵混。
就这样,薛家还能被称为“金陵一霸”,可见能排第四位几乎全靠在当地胡作非为的烂口碑,作恶为祸的程度远超前三家。
薛家公子薛蟠当街打死人,也不当回事,照样带着母亲妹子进京城旅游探亲,可见薛家已经可见倚财仗势、无法无天到了何等令人愤慨的地步。
所以,各位还觉得薛家排在护官符上靠前很光荣吗?要不是凭借和王家、贾府的亲戚关系,薛蟠早就立刻给冯渊偿命了,薛家的家底都会被官府抄来瓜分给冯家了。
因为薛家只是商贾,可冯家是名正言顺的乡绅,冯渊他爹至少是举人,也可能做过官。冯家的族人里只要还有一个有举人功名,就可以借着官府势力把薛家彻底毁掉。
关于古代乡绅的力量有多大,可以参考《金瓶梅》《儒林外史》等小说,乡绅那可是百姓都惹不起,官员都要主动结交,商贾要拼命贿赂的老爷们。
只有家里有人做官,或者有举人及举人功名以上的人家才配称为乡绅,比如甄士隐曾做过官,退休就是乡绅。薛家已经至少两代无官职,勉强称之为乡绅,也不过是乡绅中的末流劣绅而已。
对比之下,如果没有贾府和王家的关系。薛蟠算什么呢?他内务府采办的资格,乡绅的曾孙子身份,能和人家冯渊这种正儿八经的乡绅之子硬刚吗?薛家也配称什么仕宦名家?可见都是作者的假话罢了,清朝人一看就明白薛家弱爆了,只有现代人才会有误解。
薛宝钗家的皇商水份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是个虚名。
“皇商”的说法源自清朝,是顺治时期给八大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御赐的一个美称。
除了这八家之外,其他商人谁自称皇商都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皇商”在清朝只是社会上对内务府采办的一种恭维的称呼,和“员外”“朝奉”差不多。
“皇商”不可能有爵位,和官职也没有必然联系,哪怕作为皇商之首的范氏家族,也是隶属于内务府的商人。
范家族人很多被朝廷授予官爵,得到了很多特许行业和区域的垄断贸易权,可以称之为官商,但本质上也是内务府商人,皇家采办。
“皇商”并不是是个稀罕差事,内务府有编制的就有几百人,有时候户部还会招聘很多民间商人做任务,就属于“临时工”性质,也可以领帑银行商。很多底层的内务府商人多由内务府包衣充任,也有被罚得罪人或家属或者无业人员都能干这个活儿,可以减免家里的劳役。
哪怕“八大皇商”和曹寅、李煦这种真正由朝廷命官,兼任内务府采办行当的官商也不一样。因为曹寅、李煦是皇帝的包衣奴才出身,担任三织造和巡盐御史等重要官职,是负责给皇帝捞钱的心腹人,自己人,他们兼职皇商属于肥水不流外人田,是给皇帝捞钱的。
内务府也是清朝的独创,是皇帝的私人钱袋子。所以,曹寅这种真正的官商是皇帝的自己人,而范家这种皇商,包括后来的胡雪岩,其实都属于给内务府打工的经理人,是外人。
内务府商人的资格的确可以世袭,但如果内务府采办干得好,在内务府里当上了管理人员,也就是当了小官,反而可能失去继续做采办行商的资格。
“皇商”的历史上名声也不太好,特点就是仗势欺人,敛财贪婪。
《清朝通典》中就有记载这些内务府安排出来的皇家采办,仗势欺人,在地方上横行霸道,盘剥百姓的案例,朝廷也曾多次下旨明令禁止这些采办在地方上扰民。
可见这些良莠不齐的“内务府商人”仗势欺人,自诩为“皇商”,就公然打着皇家旗号,在民间剥削敛财的嘴脸简直和《红楼梦》中的薛家一模一样了。
了解这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再看《红楼梦》,可能观点也就大不一样了。真的没有人在踩薛家,贬低宝钗的出身,而是作者给薛家的设定本就是这样的。
参考资料:《红楼梦》、陈玄觉《红楼梦试论》等
南山橘暖/文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