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从前,有一位才华横溢、博览群书的青年才子。他学识渊博,几乎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得住他。很快,他也在科举考场上一展才华,考取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状元之位。
夜读春秋(夜读春秋是什么意思)
当他正暗自得意,以为自己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他的老师给出了他最后的考题。
“司载啊,你已遍览群书,可有在书中找到你所在、所思、所做为何?”老师摸着他花白的长长须髯,看似随意地问到。
司载听后,沉默半响,迷惑地回道:“先生,弟子挑灯夜读的数载春秋,为的不正是这金榜题名日,走马探花时吗?”
“那此后呢?你又所做为何?”老师平静地追问着。
司载双手作揖,朝老师躬下身,抬起头双眸明亮地答道:“回先生,必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师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上一次这么回答为师的弟子,不是迷失在官场,便是消失在京城了。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可不是这么容易的,总有膏梁纨袴、艰险小人会摧折你这朵抢过了他们风头而又不懂弯腰的清莲。”
司载皱起眉头,似是不解。
“为师不希望你所为的只是一句圣人之言,为师想知道抛开你所学的一切,你所为为何?哪怕你说你为的是功名利禄,为师也不会怪罪,至少上一个这么回答为师的弟子,如今还能好好地活在那座桂殿蟾宫之中。”
司载一阵沉默,思索良久仍无法回答,“弟子愚昧,还请先生指教。”
藏在深山云巅里的松山寺门口,一位衣衫褴褛却不失风度的书生敲响了厚重的庙门。
司载清楚地记得老师的建议,“这不是为师能教你的,只能你自己去寻找,但去问别人他们所做为何,或许能给你启发。”
他问过许多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无名之辈,有的人为了钱财权势,有的人为了家室和美,有的为了国泰民安,但他并没有从这些答案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启发。听闻松山寺内有一位得道高僧通晓古今,或能为他指点迷津。
他踏进寺内,走进了一片宁静无比的天地。那位僧人正坐在一棵参天古树下下棋,一会儿落子,一会儿呷一口清茶。
棋盘上黑白棋杀,似是万千将士奔赴的焦灼沙场,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然而,下棋的却只有僧人一人。
司载见状便主动上前,想与僧人切磋棋艺,可僧人并没有理会,继续自顾自下着棋,而在一旁的童子适时上前解释说僧人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下棋的。
于是司载问出了自己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僧人的指点。但僧人听后仍旧一言不发,只是站起身,示意司载自己一个人来下棋,随后便回禅房去了。
司载不明所以,但依然照做了。
直到第二天清晨,僧人出来打扫庭院,司载赶忙上前请教。一道苍老低沉的嗓音悠然飘入耳中,“施主所求的答案,贫僧早已悉数告知。”
司载不解,“大师这是何意?”
一阵静默,仿佛只剩下天地运转的声音。良久,那道苍老但不带一丝尘俗的声音微微扬来,“贫僧这一生,为的只是不输给自己而已。”
天平山秋色正浓,搭配古寺唯美如画
“司载,你可有答案了?”
“回先生,弟子的答案不曾动摇,只是在此之前,弟子为的是不输于自己。不让黑子胜过白子,亦如不让淤泥埋没清莲;不让白子胜过黑子,亦如大丈夫可以弯腰但不能折腰。然,这盘棋的目的,从未改变。”
司载双手作揖高于头顶,这一次没有抬头,但眼中的光芒愈燃愈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道意气风发的嗓音,与一道低沉苍老的嗓音一同响起,不一样的年纪,却是一样的坚定。
PS:司载取自司马迁+张载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引自张载《横渠语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