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教育学制和课程英国的教育结构复杂。其义务教育年限5-16岁共11有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初等教育:学制初等教育从5岁开始至岁,属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公等教育又成两个阶段:幼儿学校和初级学校,幼儿学校或小学附设的幼儿班收5-7岁的儿童,学制2年;初级学校招收7口岁儿童,学制4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除小学上述的2个阶段外,还包括8-13岁儿童,学制学目的完全是为了升学作准备。学生毕业后需参加普通自学考试,才可升入公学。课程英国的幼儿学校的目的不是为未来传授某些专门知识做准而是重点开扩幼童眼界,养成良好习惯,为未来接受高一级的教育进行素质准备。儿童在课堂上学什么,如何学,没有统一的规定,更没有正式的教学大纲,而是顺应儿童爱动、容易转移兴趣的特点,随时随地更换教学内容,除了简单的读、写、算之外,还有音乐、舞蹈、绘画、手工以及开展各种儿童喜欢做的活“开放教学”是英国幼儿学校的最大特色。这种教学方式采取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灵活的时间表,并学/提供自我教育的材料,以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山「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来传授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成功的范例。
具有独立自主权的教师们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垂直式分组”,校舍被设计成各种不同的活动室,每个学生被根据个人兴趣组成一个个非正规的小组在各自的活动室里活动,时间也更加灵活。儿童参与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英国的初等教学中,尤其是在较低级的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初级学校招收完成幼儿学校教育的7-11岁的儿童,学制为课堂教学多了起来,课程设置也较多,有英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美术、体育、手工、音乐、卫生等,宗教为必修课。还有些学校开设外语课,主要为法语。这时期实行分组教学,按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分为A、B、C三组。每年再按考试成绩调一英国,幼儿学校实行的开放教学也曾影响到初级学校,很多学校采取个人和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口由决定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中等教育英国中等教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变中体现了英国人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经过多次变革英国现行的中等教育主要有:公立中学的文法中学、综合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中学学制一般为7年,其中最后两年称为第六学级,有大学预科性质。中学教育中的私立学校是公学。
1•文法中学文法中学是英国最古老的中学之一。她历史悠久,教学条件好、水平最高。招收的是口岁考试屮的优胜者。其教材和教学重点与其他学校不同。侧重于人文学科,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而不是实用技能,主要为以后升入大学做准备。文法中学学制5-7年,前两年是基础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该阶段的基础训练,然后在后两年进行分科,有侧重地进行培养。年的课程为英国语言及文学、外语、古典语言(一般为拉丁语,有时也有古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宗教、体育、木工、金工、家政等,其中金工专为男生开设,家政专为女生开设。从四年级起,开始为学生增设选修课,相应地减少必修科目。选修课有计算机、建筑、工艺学、经济、制图、工程、商业等。有些文法屮学还开设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偏重于社科一类的课程。文法中学常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组织各种活动,如辩论会、集邮协会、自然科学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组办管弦乐队进行演出等等。文法中学分完全独立和半独立两种,其中半独立学校具有较的教学水平,它接受政府资助,地方教育当局不得加以干涉。英国文法学校中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多属于这类学校。这类学校升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比例远远高出普通文法屮学。
冃前,英国的城市里一般拥有一两所文法中学。由于文法中法中学又意味着与人学无缘,所以政府对文法中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大部分文法学校为综合中学所取代。目前,文法中学在英国整个屮等教育体制屮所占比例很小。2.综合中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口增加,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按的在现代屮学中开设文法屮学和技术学校开设的课程,将现代中学扩大为综合中学。综合中学是目前英国中等教育中学校种类的主要形式,在校数正超过全部中学生人数的90%,凡是完成了初等教育的适龄儿童不管成绩如何、智力高低,均可进入综合学校读书。在综合屮学校甲,其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前3年学习基础课,第4、5年开始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学生对未来的道路选择也有很大自主权,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参加公共考试,进入大学;也可以在经过了技能性课程的培训后,直接就业。这种学校的建立,得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是六七十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并得到迅速地发展。3.现代中学现代屮学是屮等智商的孩子就读的学校。因这种中学是战后出现的,又具有浓郁的现代办学色彩,所以被称作现代中学。经过11岁考试,没能进入文法中学而又不能进技术中学的学生,可以选择现代中学。
现代中学的学生均是来口下层社会的子第,实际是一种三类中学,所以进入现代中学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卑出校后就业而设,注重实际操作。学校的课程很多,所学课程包括,航海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工程、建筑工艺、烹饪、服装裁剪、工艺美术、保育、木工、速记、打字、农业科学、园艺、插花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均与英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接轨,学完这些课程只能直接就业,若想继续学习可进入六年级,再学2学三四门课程,或转到六年级中学,毕业后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成绩优良者可进入大学学习。在综合中学迅速发展之前的几十年里,现代中学是占有学生多的中学,儿乎占英国全部中学生的70%。随着综合屮学的迅猛发展,许多现代中学纷纷设置从前文法中学才准许设置的学程。现在,大部分现代中学已成为综合中学,仅有一小部分现代中学还存在着,学生数量只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4%。技术中学进入技术中学学习的学生是经过11岁考试,证明智力优异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比较明确地考虑的学生。技术中学是低于文法屮学,但却高于现代中学的屮间型学校。但此类中学数量很校学生的数量也就不足全体中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技术中学的学制是5-7年,由于技术中学是技术学院的附校舍、教师均由技术学院提供,所以技术中学也主要为技术学院提供心源。
由于受到60年代开始的教育综合化运动的影不多的技术屮学一再收缩,不断减少,如今,技术屮学在英国的中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无足轻重。历史不断演变的结果。最早的公学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被称为publicschool,主要为了表明这类学校的招生对象没有任何限制,不是地方性的,全国各地的贫穷学生及富人子弟均可入校学习,目的是提高公共教育水平。这里public的另一层意思是相对于当时一些贵族家庭普遍聘请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的“私人”教育而言的。14-17世纪,公学为英国来自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之后的伊顿公学更是公学的代表。但从18世纪开始,贵族学生日益增多, 学费日渐昂贵,贫穷学生日益减少,公学对穷人子弟 渐变得可望而 不可及。学校培养学/的目的,也由原来的为社会 培养一般公职人 员变为为未来培养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社会的领 抽人物。19 世纪上 半期,许多新建立的公学明确规定生源限制 在“绅士之子”,穷人 子弟完全被排除在公学之外。公学完全为 中上层特别是上层社会把 持,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 公学是英国中等教育中远远高出其他类型中学的特殊的学 是英国所有屮学中教学水平和学业成绩最高的。经过历史的演变, 它已是名誉、地位和光明前程的代名词。
公学的入学年龄 为13 与传统的11岁考试没有关系,修业5 年,18 入高等学校。公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 传统,实行古典 教育,所开课程均为学术性的,注重人文学科和 宗教课程。19 纪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有所增加。这也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所必须的。公学以培养社会的领袖人物为自 标,实行斯巴达式的管 理制度,强调学生的社会一致性,忠诚可 靠并绝对顺从,排斥个人 意志,崇尚有组织的运动,极端强调学 生品德的培养,要求学生有 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公学已变为为中上层阶级而设的学校,所以也就自然地 成了特 权的循坏部分,上层社会的人使其子弟由公学边入牛律或 剑桥,主 宰了英国的宗教界、法律界、政府高职和大学。上层社 会人士的子 弟通过公学占据了绝大部分高级的社会地位,又通过 同学会或校友 会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从而严密把持了 英国的上流社 绅士风度的代名词,它的一系列传统被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保留下 来,并对整个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