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学热"已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回避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要求振兴"国学"的话语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公共论争领域焦点之一,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政府,学界,媒体和民间"共襄盛举"的热闹局面,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一道文化景观.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当前的热闹的势头给久受冷落的"国学"积攒了人气,使大众对其产生了探究的兴趣,给传统文化的复兴营造了氛围,对重塑文化意义上的大国形象也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在一派喧嚣声中,"国学热"中也是乱象纷杂,有的安于单线的简单思维,呼唤中国文化即将对于西方文化的全面胜利;有的把"国学"当作生财谋利的商品,以轻浮的态度"六经注我",曲解经典;有的热衷于种种"秀场",仅把"国学"当作一个娱乐符号,肆意亵渎;有的堕入复古的怪圈,走向蒙昧……其实,作为学问的"国学",固然曾经有过经世致用的功效,人们也的确能从中发掘出经济和政治上的宏大意义,不过,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己成为潮流的今天,"国学"对于现代人的滋养更主要应该是心灵上的,文化上的.就"国学"本身的品格而言,它是寂寞的,是远离甚至排斥喧嚣的,因而它也要求人们能安于寂寞,守住宁静,潜心专研.唯此,方能窥见堂奥,继而登堂入室,悟得大道.因此,"国学"的真正复兴,需要我们重拾经典,虚心涵咏,切己体察;需要我们走向民间,激活散落在民间的"小传统";需要我们面向未来,走出复古的泥淖;需要我们面向世界,获取更大范围的认同.
展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