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如一股清流,将中国诗词的优美意境缓缓润泽观众的心田,《神奇的汉字》节目里用汉字知识传递中华文化底蕴,在寓教于乐中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这些综艺节目频频出现,可以说「国学教育」是越来越热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值得千古传唱。
对于孩子来说,把经典文化早早放进他们如白纸一样纯洁的大脑中,这些东西迟早会转化为孩子内在的财富。
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季羡林曾经说过:“读国学,可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人的心里。”
国学启蒙从娃娃抓起,那我们就从下面的这些经典书目开始吧!
(如果你还纠结到底要买哪些书给孩子进行国学启蒙,那花几分钟看完这篇回答,你一定会有收获,本文4000+的文字,建议收藏)
01《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
这是一套帮孩子增加国学积累,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艺术审美的唯美古诗词。这本书是由耶鲁大学毕业的 @常爸-黄任 主编的,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精选60首,兼顾诗词内容和歌唱旋律两个方面,按照难易程度分册,基本满足3~12岁孩子积累古诗词素养的要求。
这套书的特点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适合孩子学习的内容,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不理解的东西,只能让他们反感,给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让孩子边唱边学,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背诵效率更高。
学完上面三本,还有进阶版:
02思想建设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这三本书被称为国学启蒙“三百千”。
开篇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比起西方文化里的认为每个人都有原罪的“性本恶”来说,直接就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
看似每一句特简单,背后却是非常体系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历史,是作者对这个中华文化高度浓缩的精华。
尽然如此简单?那不可能,中国人的东西,永远都是化繁为简,站在《百家姓》后面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天下大同”思想,每个姓氏后面,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
由“国”到“姓”到“家”这背后的东西太丰富了,家长们只要想一想、查一查,就能给孩子展现最立体的中国。
借识字的机会,周兴嗣把天文地理、道德修养、人生抱负、历史政治、生活态度、一股脑写进去。
比如,第三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中国是农业文明,根据四季变化种粮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
来总结一下“三百千”在做什么事情:
《三字经》教“做人”
《百家姓》教“做中国人”
《千字文》教“做中国文人”。
这三本书也是上面的唱读同系列书籍,同样的方式让孩子愉快学习。
我是三本一同购买的,我们平时也没有要求孩子去背诵这些东西,他听多了有时候自己唱出来,那会一岁多一点能记得不少古诗和三字经。
去年夏天,我们带他出去玩,正好看到有一大片水稻,跟他说这就是我们吃的大米,他能想到《悯农》这首诗还能背出来。寓教于乐的学习比那些机械式记忆的孩子来说,快乐得多。
这个视频里正好记录了这段看到水稻孩子背古诗的样子,真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
03语言培养篇《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
如果说“三百千”侧重思想内容,那么,《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做的就是感受汉字之美。
先来段《声律启蒙》的开头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这意境真的太美了,古代的孩子学语文,用的是这种水平教材,简直是太幸福了。
《声律启蒙》是“培养语言美感”的首选。如果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听、唱、读这样的精华,害怕作文美没好词好句吗?还会分不清楚形容词语气助词吗?还怕看古文一头包,一背古诗就想头撞墙吗?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2018年《经典永流传》节目的年度经典作品,来自赵照的《声律启蒙》。在这里附上当时的推荐词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中国人,都读过、贴过对联。
《声律启蒙》是中国楹联学的启蒙经典,它教给一代又一代中国孩童的,不仅是对对联字句中的对称工整之美,还有“天地人和”的中国智慧。
大家可以跟着音乐来感受到一下《声律启蒙》的美。
《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其实高度相似,两本书都包罗万象,按韵分编,修辞典雅,将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完美结合。
但在内容上的差别:
《笠翁对韵》是按韵分类,从单子对到双子对、三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意境悠远,也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这本书的作者李渔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一生精研戏曲知识及音律学问,被誉为“中国戏曲理论始祖”,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本书就写的更成人化一些。对于孩子来说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人指点或者解释才能通晓。
而《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律格律的启蒙读物,也是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对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适合朗读,能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非常适合儿童使用。
总的来说,《声律启蒙》是入门书籍,在词句方面更优美。《笠翁对韵》很适合用来扩充词汇和积累典故。
童谣类
04《中国童谣》
这套《中国童谣》共收录了八本,四本传统童谣,四本现代童谣。
四本传统童谣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老师选编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这些童谣,如同口头文学传统中的祖母绿,从祖辈流传下来,经过父辈,传给孩子,并且还将传代代下去。
四本现代童谣,出自著名的当代诗人李光迪之手。“小小月亮,跳进池塘,洗个澡澡,回到天上。”其鲜明的节奏感,优美的韵脚,适合妈妈与孩子一同轻轻歌唱。
这些既诗又歌的童谣,让孩子全身心感受到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从起源上来说,童谣就是为童年歌唱的,其欢快的节奏、重复的节拍正好符合儿童的神经发育特点。
05《日有所诵》幼儿版
从学龄前儿童学习母语的需要出发,精选出优秀的童谣儿歌、清浅的古诗、浅显的儿童散文、洋溢着生活气息的谚语……
从儿歌童谣开始,给每个孩子文学的初乳,母语的滋养,生命的节律,满足孩子飞翔的心灵,给他们一双会飞的翅膀。
编排形式上力求更贴近孩子,每册分为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以对应每个学期的16周次,每周安排了三篇作品,方便家庭和学校的使用。
该书稿选取了贴近3-4岁学龄前幼儿生活的“耳朵”“眼睛”“手拉手”等篇目,便于幼儿的体会与理解。
06《动物园》
这也是一本中国童谣类书籍,詹同先生的作品就是非常有中国国画的风韵,但是在传统当中它又不失活泼,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首童谣都是在描绘小动物,用童谣的形式告诉孩子每种动物的长相或者各自的特点。
07《蝴蝶 豌豆花》
这本书荣获2010年冰心儿童图书奖,荣获2010童书Top“童心诗画奖”,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入选“中国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
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儿童诗,诗作的题材多样。诗情画意也是这本绘本的特点。
美术顾问蔡皋邀请到了中国图画界享有活力的老中青三代画家携手并肩完成二十幅作品。让孩子在诗情画意中感知童诗的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在诗人和画家聚会的星空下,快乐阅读!
08《二十四节气》
中国第一套画给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图画书。
用24幅节气大图、并文字配小图呈现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某村落一年24节气所呈现的节气特有的天文、气象、物候、人事、民俗特征。
通过绘本,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应该关注最纯的自然,关注我们食物的最初来源,同时告知孩子,自然有自然的语言,自然自身会通过天文、气象、植物、动物等告诉我们自然的秘密。
而与下面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里面有一张光盘,更适合做亲子游戏。
09《逗逗镇的成语故事》
这套书特别适合孩子成语启蒙,市面上大部分的成语故事介于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适合小学生阅读。
但是这套书情节有趣,语言幽默、画风可爱,特别适合小娃启蒙。
这套书还配有字卡,适合亲子拓展玩成语游戏,也方便出门携带。
10《熊亮中国绘本》
入选“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提名2014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奖。
熊亮将传统寓言故事再创作,文字简练纯真,画面幽默感而有诗意,是真正的中国本土原创绘本,其精神内核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现有儿童绘本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它为孩子展现了寻常生活中朴实纯真的美好,是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首选。
《和风一起散步》故事源于战国宋玉所作《风赋》;
《屠龙族》隐喻龙的传人的典故;
《灶王爷》描绘了传统家庭生活;
《小石狮》中出现铜烟枪、青花碗、燕子风筝、红色灯笼等传统艺术元素。
所谓传统,并非照搬给孩子们一些气息陈旧的故事。作者将现代儿童不熟知的乡村生活和寓言故事,通过改编和再创作的手法一一展现。
《长坂坡》《武松打虎》借用京剧中两出经典剧目,配以猫咪可爱蠢萌的形象,达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这在以往的儿童绘本中是极为少见的。同时其画面风格融汇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极具个人特色和辨识度。
中国童话的奥妙是“万物有情”,小石狮、兔儿爷、树神、灶神、京剧猫……一切事物变得热闹又和气,这就是我想要给孩子的童话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他们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吸收养分。父母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会深根发芽。
如果想让孩子将来笔尖生花,前期就一定要输入足够诗意的语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好的知识储备,剩下的发展就交给属于孩子的未来吧!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是对孩子超级用心的父母,或者非常热爱国学的,请花1s点个赞,mark住这篇回答吧,谢谢)
@知乎亲子
我是 @宇小暖 深耕教育领域,家有萌宝和大提琴演奏家的队友,是一个爱分享,爱记录生活小美好的正能量妈妈,育儿领域原创作者,视频答主。欢迎关注我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