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国学大师梁漱溟去了延安,与毛主席见了一面。梁漱溟与毛主席的这次见面,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关注。他们畅谈至深夜,意犹未尽,约定好次日夜里继续挑灯夜谈。谈好了,聊透了,这才分开,但梁漱溟离开时,思想与来延安之前相比,已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渊源
梁漱溟只是一个无党派人士,为何他这次前往延安与毛主席见面,获得了这么广泛的关注呢?事实上,梁漱溟与毛主席的这次见面,其实并不容易,背后有国共双方共同努力的原因,也有历史车轮的推动。
梁漱溟是无党派人士不假,但梁漱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在民国时期的学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一大批中国学者,甚至在海外也赢得了极高的威望,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
而且,梁漱溟与毛主席的年纪一样大,他们出生在同一年。出身官宦之家的梁漱溟,年轻有为,学富五车,很早便得到了蔡元培的欣赏。蔡元培的地位很高,年轻人能够得到蔡元培的赏识,自然会少走很多弯路,梁漱溟便是如此。
在蔡元培的举荐之下,梁漱溟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在北京大学内的地位颇高。有趣的是,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期间,毛主席也去了北京大学,两人在人生轨迹上出现了交集。只不过,当时的毛主席仅仅是北京大学的图书管理员,梁漱溟与毛主席并不熟悉。
从梁漱溟与毛主席的这段交集来看,梁漱溟的成名时间早,在北京大学的职务也比同时期的毛主席要高不少。所以,梁漱溟与毛主席见过面,却并未深交。那么,为何后来梁漱溟又主动前往延安见毛主席了呢?这件事儿还得从梁漱溟当时所处的环境说起。
1937年,也就是梁漱溟动身前往延安去见毛主席的前一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面临生死存亡之关键时刻。梁漱溟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受邀前往参加国民党成立的“参议会”,也就是“国民参政会”的前身。
梁漱溟此次从山东赶往南京的途中,一路上见到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真是国破山河碎,令人痛心疾首。何时才能抵御外敌,令中国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这是梁漱溟抵达南京参会后,最急迫寻找到答案的问题。
遗憾的是,梁漱溟并未能在蒋介石和国民党大员身上寻找到答案,甚至在见到这些国民党大员争相送妻儿、资产出国后,心凉了半截。原本他考虑的是何时抗日得胜,见过国民党大员们以后,担忧变成了中国到底还能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样的转变,令梁漱溟大失所望,反而是中共的一系列抗日主张深得人心,令梁漱溟大为惊奇。但梁漱溟当时的处境,仍然是亲近国民党的,所以他想要去延安,与毛主席当面畅谈的想法,并不容易实现。
好在,当时国共已经合作,梁漱溟这才得以成行。但据《梁漱溟回忆录》记载,当时的情况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前往延安,是带着国民党交给他的任务的,命他访问延安期间,实地考察延安方面的转变如何。
梁漱溟本人对此次延安之行,却有着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面见毛主席,与他交换意见,再询问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这场抗日战争,中国到底能不能赢?”
相见
梁漱溟与毛主席见面后,毛主席第一句话就令梁漱溟有些吃惊,毛主席说:“梁先生,我们其实早就见过面了,您还记得吗?”毛主席所说的“早就见过面”,指的是他们同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在学校里见过面。
同时,梁漱溟与杨怀中先生关系密切,经常去杨怀中家里拜访,每次都是毛主席给他开门。但这些事情距离他们见面的时间,已经足足过去了20年,梁漱溟早已经记不清了。最后,毛主席提起了这段往事,梁漱溟才回想起来,连连称赞毛主席的记忆力真好!
由于毛主席习惯白天休息,夜间办公,所以毛主席将这次面谈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六点。他们一共畅谈了两个晚上,谈及了很多问题,主要以梁漱溟向毛主席讨教为主。但梁漱溟对于个别的观点,也始终坚持,他在谈话期间,趁机问出了上文提到的那个问题。
梁漱溟问出这个问题以后,毛主席便清楚了他的意思,他想问中国前途如何?甚至还想知道,中华民族会不会在抗日战争中,面临灭亡的危机?毛主席的回答干脆果断,“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他还安慰梁漱溟不必悲观,这场战争只会有这样一个结局。
毛主席的观点和论述,令梁漱溟深深折服,他通过这次面谈弄清楚了一个道理,国民党是靠不住的,他们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梁漱溟不虚此行,解决了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心情因此畅快不少,心中的立场也发生了转变。
事实证明,物质的匮乏是暂时的,精神的饱满才是充满希望的,而延安精神正是如此。此后,抗日战争果然获得胜利,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也吞下了失败。这些结局在毛主席眼中,似乎都是早已注定的事情,梁漱溟对此深有感触。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与梁漱溟之间的交谈并未结束,反而因为国内局势平稳下来,畅谈的机会越来越多。梁漱溟心系国家命运,又认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够带领新中国走向强大。所以,他在许多国家大事上,都会为毛主席出谋划策。
感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着美军侵入朝鲜,朝鲜的战火越燃越旺,甚至已经开始出现威胁中国边境安全的苗头。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约见了梁漱溟,询问他对朝鲜战争的看法,其实也是在问,此刻中国该如何决策。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于朝鲜战争有着坚定的决心,那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即便对方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即便对方是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这一次也不打算退缩。彼时,毛主席的决定可谓力排众议,自然希望梁漱溟会支持他。
然而,梁漱溟这次却另有想法,他担心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发展。若此时发兵朝鲜,与美军正面硬碰,后果难料,希望毛主席三思。他嘴上劝毛主席“三思”,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显,他不支持出兵朝鲜。
这次谈话,两人的想法没能一致,气氛不算融洽。但毛主席没有生气,也没有怪梁漱溟,反而表现得十分平和。毛主席有这样的态度,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反对出兵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一些军队的高层,也都持此想法,梁漱溟会这样想自然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且伟大的,他用一场抗美援朝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可见,梁漱溟虽然有自己的观点,关键时刻也具备坚守立场的性格,但在高瞻远瞩的决策上,与毛主席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经此一事,梁漱溟对毛主席的钦佩更多了几分,甚至在30年后的1980年,接受美国学者采访时,当对方问他谁是中国最伟大的人时,他不禁感叹:“毛主席的伟大历史罕见,他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人物”。
短短一句话,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毛主席的佩服是发自内心的,而他的感叹,也是基于事实的。这样的态度,与当年梁漱溟不同意毛主席发兵朝鲜的决策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毛主席对梁漱溟影响极大,乃至于30年后,仍然令他发出由衷感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