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178数字化用户018年第47期Digitizationuser教育前沿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许晓金(335000四青中心小学江西鹰潭)【摘要】教师需注重理解国学教育的

178数字化用户 2018 年第 47 期 Digitization user 教育前沿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许晓金(335000 四青中心小学 江西 鹰潭)【摘 要】教师需注重理解国学教育的内涵,教学中,国学教育应该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关键词】国学教育;常规教学;兴趣;学以致用;拓展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国学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实施之中,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在大力开展和推行,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其效果真的和表现出来的形式一样吗?不得不说,流于形式、偷工减料的情况依旧存在;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之下,想让一线的教师认真对待,难度可能颇大……国家政策层面,舆论方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引导?国学教育的支撑点在哪?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今天笔者就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谈谈自己的感悟。一、不固守方可“知行合一”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欲要科学的实施国学教育,则必须正确认识它的内涵,明白其重要性。国学,不仅仅是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形式毕竟只是表面化,书面可以传达的尚需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课堂上,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国学本色,进而如春雨润物般滋养学生的心田才为上策。

春节前笔者的一个多年前的学生回来看望我时,曾经回忆过一段往事。他现在是理工科的毕业生,主做工程设计,但是提到了一点:忘不了多年前,老师在课堂上随口吟诵一句句经典诗词的情景,虽然现在从事的行业与这个没关系,却依旧时常在脑海中回放,而且自己依旧有这个爱好。多年前老师的无心插柳之举却依旧阴凉着。这足以让我更坚定国学教育的信念。教贵有法而无定法。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入其中,方可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也才可以正确认识它的地位和价值。在日常的学习备课之中,是不是也可以把如何提高教师的国学修养也列为一项主要内容呢?二、把常规教学落到实处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必须要有常规教学作为支撑。而不让常规教学流于形式就成为关键的着眼点了。只是靠读一读,写一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首先是以培养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国学教育有没有“填鸭式”的教学呢?全班同学都正襟危坐,挥毫泼墨,就能代表大多数孩子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吗?全班同学都书声琅琅,低吟浅唱,就能代表大家都喜爱上古诗文了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次”“复式”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辅导老师不可贪图教学时的整齐划一,而应该注重孩子性格、年龄、能力特点分而教之。比如说书法课堂,能力强的可以临帖,独立书写;稍弱一点的,可以安排描红;也许还有需要安排硬笔书法练习的。每个人每天都会进步一点点,自然有了信心,逐渐培养出兴趣来。语文教学中,培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大家不厌其烦,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其次,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国学教材。对于小学生而言,除了《三、百、千》之外,诸如《论语》《中庸》之类的,其实并不是好的选择。我在翻阅《中庸》,虽然已经是简化版了,但自我感觉并不易理解,单纯地要求读读背背,意义又在哪里呢?因此,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用心挑选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小文章,用以作为国学教育的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教育机构或者学校组织一线教师,动手编制阅读教程,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多年前,远至江苏、上海,近至淮南师范附小,包括现如今不少有实力的学校都在自己编制一些语文方面的教材,如《课外阅读》《小学生听读教程》等,那么这种做法是不是可以推而广之呢?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经典的诸子百家散文片断……只要我们用心,难度又在哪里呢?引导学生悟其文,明其理,方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未必每一篇、每一段都需要像上课一样讲解,关键之处的点拨,就足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就曾经设计过不止一次活动课。在学习时就是择其精华,很多时候往往只是选择其中一两句广为人诵的诗词,学生领悟起来特别快。校园里花开时,我们可以模仿《红楼梦》里的情节,赏花吟诗;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时,我就要求大家合作出手抄报……看到桃花,我们也可吟诵梨花、荷花;节至重阳,我们可以搜集思乡、登高、敬老为主题的诗词;更值得鼓励的是大家自己的创作,对仗不工整?没事;句子不押韵?一起改;写不出一首?一句也可……久而久之,诗词运用自如了,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写作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虽然辛苦点,但是看着学生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三、注重课堂教学外延的拓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而不只是照本宣科。前不久,笔者在网上曾经浏览过一篇题为《教育部进了内奸!语文课本已被悄悄“西化”》的文章。只是标题就足以耸人听闻了,姑且不论作者观点的是与非,里面罗列的篇目确实会让一些人深以为然。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教育无国界,但受教育者是有国界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使用的是统编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在授课的同时对学生以耳濡目染,坚定一个信念:我们的国家、民族是伟大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就需要老师注重课堂教学外延的拓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国学教育的统一。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开展古诗中的描写花的名句诵读小比赛;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水上城市——苏州的资料并交流;教学《与象共舞》时,给学生讲述从西汉至明清时期战场上骑兵的光辉历史;教学《彩色的非洲》时,我会组织大家欣赏《舌尖上的中国》,同样是让学生们收到美的熏陶和教育。总而言之,传统文化踏上回归之路,国学教学必然是其“先锋官”,作为一线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群体,必须责无旁贷地思考、实践,方能振兴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必须上下而求索。万方数据

上一篇: 全国小学生必练:国家体测是什么?如何才能顺利通过体育“大考”
下一篇: 最受争议国学大师南怀瑾:被李敖骂骗子,小学肄业,95岁终老太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