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

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

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2005年10月17日07:39 潇湘晨报许嘉璐(左)与纪宝成(右)一起为国学院揭牌新华社几个月前

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

2005年10月17日07:39 潇湘晨报

新中国首所国学院开学(图)

许嘉璐(左)与纪宝成(右)一起为国学院揭牌新华社

几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宣布组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国学院,并提出“接续文脉,重振国学”的口号。此举在海内外引发广泛争论,支持者大声叫好者有之,批评者质疑者亦有之。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

国学院首批学生58名

据人大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家洲教授介绍,国学院首次招生采取了特殊的方式,即从人大2004级学生、2005级新生中遴选产生,同时组建2004级和2005级两个班级。9月底,已从88名参加考核学生中最终录取58人。

国学院将采取六年制的本硕连读学制,学生毕业授予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有志于继续深造者,可以继续在本院攻读博士学位。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导师制,导师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

红学家冯其庸担任院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开学典礼上表示,面对种种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应当用实际行动和优秀的业绩作为响应,证明成立国学院的必要性,证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弘扬国学的可能性。

他同时指出,国学院应该秉持包容并蓄的学术风范。不能包容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本身就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可以允许不同学术流派的存在,但不应该有门户之见。

目前国学院的教学机构由国学基础、国学文献、国学思想和海外中国学等四个教研室构成,下属研究机构包括西域文化研究所、简帛研究所、海外中国学研究所。

学校聘请81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担任院长,并由季羡林、饶宗颐、何兹全、任继愈、叶嘉莹五位学界泰斗组成学术顾问委员会。

学生毕业毛笔字要写得好

国学院的学生学成毕业时,要会填词,会写旧体诗,还要写出一手好毛笔字。这是国学院学术顾问之一,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教授昨日发言时提出的期望。在谈到国学院学生如何面对学习和就业的关系问题时,冯其庸院长指出,国学院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文史哲通才,兼有专长。他告诫学生不要过早考虑就业问题,至于学好了传统文化怎么用,要看每个人自己运用的本领。

据新华社、京华时报

上一篇: 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郭锋
下一篇: 《尚德幼儿国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