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留学的经历,让我感受颇多,也给我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说到留学,目前英美留学仍是主流,其中英国以学制短颇受欢迎。
英国硕士研究生多是一年制,每学年三个学期。这样的学制虽说时间短、效率高,但也受到不少质疑,被批判“一年研究生太水,学不到什么东西”。
那在英国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一个英国留学的亲历者,我想分享下个人的真实感受。
01.上课要跑着去
先说说上课的形式。
英国大学的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分为Lecture(讲座)、Seminar(课堂小组讨论)、Tutorial(导师辅导)三种形式,同时还有不少Worshop(偏实践和技能训练)。
Lecture这种上课形式比较好理解,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偶尔穿插一些课堂提问互动,上课时间1-2小时,这种上课形式也是国内大学最常见的方式。一般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都会以Lecture的形式讲授,课堂上的学生数量也比较多,算是“大课”。总的来说,这种上课形式仍然老师主导。
Seminar就从“老师主导”变成了“学生参与”为主,上课时间2小时。一般Seminar课堂上学生也比较多,但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每节课的主题,每个小组都需要进行几轮讨论,每轮讨论结束要展示成果,并推荐一到两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如果说前两种课都是“大课”,Tutorial就是“小课”了,上课时间1小时。一般是一个Tutor(导师)辅导5-10个学生,对当周课程主题和参考文献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每个学生都要发言。上课时,导师会不断抛出问题,学生轮流发言;而且很多导师会不停挑战学生的回答,逼着你不断辩证思考。
另外一种是Worshop,我所在的学院就有很多Worshop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相关的实践训练,也有不少关于如何写简历、如何完善求职信、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做公众演讲的课程。这种课程形式更注重实操性,以及理论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这几种上课形式,并不是完全独立,而是常常融合于一门课程。比如我第一学期的课程中,就是有两门课是Lecture+Tutorial,一门课是Lecture+Worshop;而这学期的课程中,有两门是Seminar,一门是Lecture+Tutorial。另外每学期还有单独的Worshop实践课。
也就是说,每门课程每周一般上两节课,每个学生修3-4门功课,再加上其他实践课,课程总量并不小。而且有些课表安排不太人性化,常常两节课无缝连接,且两个教室相隔甚远(爱大的教学楼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有时换个教室需要走20到30分钟);有些课甚至安排在11:00-13:00,完美避开午餐时间。
基于此,我们经常在校园里看到的场景是:学生们手里抓杯咖啡、啃着三明治……步履匆匆的赶着去上下一节课;不少同学甚至跑着去上课,因为时间真的不够。
02.读不完的reading
英国高等教育以治学严谨著称,高水平的教育水平背后是对学生的苛刻要求。
我所在的爱丁堡大学(简称“爱大”)建于1583年,是英语国家第六古老、也是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到爱大读书后,我最大一点感受是:要读的文献太多了。
与国内教育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国内上课可以先听,课下再复习;而英国的教育模式下,你必须先自学,才能上课和互动。
每门课程都会列好每周的reading list,分为required reading(必读)和further reading(选读),一般required reading是2-4篇学术论文,further reading则是十多篇文献和书籍。
每节课上课前,必须把每节课的必读文献读完,才能来上课。否则,一是不读你听不懂;二是不读老师课上提的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三是没有办法参与小组讨论。
刚入学的一个月,每读一篇学术论文,我内心的声音就是“如果是中文该多好!”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来说,要适应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就需要一段时间。尽管出国读书之前,我觉得自己英文水平还算拿得出手,但真的用在专业英文文献上,就意识到了不足。我所学的专业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此前并无相关知识背景,这些学术论文就是翻译成中文我可能都需要时间去理解,何况是英文……那段时间,但凡在哪看到一点中文,我就有前所未有的亲切感。
同学们的日常抱怨也是:真是读不完的reading。以致于互相见面寒暄的方式都是:你的reading读完了吗?
或许你还没完全适应语言环境,但高压的学习节奏并不会因为你是新来的就对你手下留情。
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总觉得还是有人管、有老师督促的,功课也都能轻松应对。到了这边后,看似没人管你,压迫感却更大了。这种压力不是老师给你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想要听得懂、跟得上、考得好,你就得逼着自己全身心学习。
03.生怕给中国人丢脸
除了自身的压力,另一种压力来自于身边的同学。
我所学的专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国际发展)是社科学院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学生接近100人,也是国际学生比例很高的一个专业,班里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欧美学生比例最高,也有不少非洲、拉美、南亚、中东的学生,中国学生共10个。很多同学都有世界名校背景,不少还有国际组织、NGO、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在这样的班级环境里,语言方面的压力很大。
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欧美学生很敢说。无论好的坏的,他们敢于在课堂发言、也敢于打断老师的讲课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简而言之,无论是读文献、上课跟老师互动、还是写英文论文,欧美学生都有着天然的语言优势……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而对亚洲学生来说,想要在课堂表现和学术上达到和欧美学生同样的水准,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一直以来,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给人的刻板印象都是:上课不说话、不提问。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印象,作为中国学生,我们只能加倍努力,用实力证明自己,否则就觉得自己在给中国人丢脸。
刚入学那段时间,每次上课前我都很紧张。一是怕自己对阅读文献的理解有偏差;二是担心课上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尤其是tutorial这种小课,轮流发言的机制,谁也逃不过;三是担心自己的发言内容是否合理、的发音是否标准……
我和身边的中国同学都能感受到这种压力,有时聊起来,发现大家情况都类似,但总归还是应该积极发言。因此整个第一学期,我都在努力打破自己的顾虑,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用外语当众发言真是一场微妙的自我心理战,我的心路历程大体是这样的:我也该发言了;同学们说的都好好,我该说点什么;等等,找个合适的时机吧,看我对哪个问题的理解比较独特;终于找到合适的发言时机,走起;糟糕,我想说的都被上一个同学说了;那再等下一次机会吧……
如此往复,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自己心理斗争时间逐渐缩短,脸皮也越来越厚,可以从容发言和互动了。
04.凌晨三点的图书馆
在英国留学,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说: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写论文的路上。人文社科类专业更是如此。
我所学的专业,每门课程都有期中小论文short essay(1000-1500字)和期末大论文long essay(3000-5000字),都是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每学期共10周,期中论文一般是第5周交,期末论文是10周课程结束后交。
第5周交期中论文就意味着,刚上课一个月就要交论文了。第一学期是最痛苦的阶段,当时才刚入学一个月,语言还没完全适应、听课都还似懂非懂,就要交论文了,而且当时还不懂英文论文写作的要义。在四篇期中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自己反复挣扎,有一篇甚至是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实在没把握的还要找英文更好的同学帮忙看看语法和表述。
期末论文更是折磨人了。相比于课程作业性质的期中论文,3000-5000字的期末大论文更严谨规范,也更偏向学术论文。要完成一篇大论文,至少要阅读2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和书籍。同时,西方学术论文十分强调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论文内容不能是简单的观点堆砌,写作者必须有自己的批判性观点,以及合理的逻辑架构;同时论证方法也要有辩证性,比如你想表达支持某个观点时,不能直接说我认为这个观点很好,而且要通过驳斥反对它的另一方学者的观点,来反证自己支持这种观点。
这里需要提的是,英国高校的论文和考试打分机制非常严格,拿到50-60分是常有的事。在这里,50分算及格、60分良好、70分优秀。一般来说,论文能得到60分以上就算很好了,老师也会告诉你我已经给了你一个非常好的分数;而70分以上,专属于学霸和超级学霸。
上学期第一次考核时,当我发现其中一篇其中论文只有50多分时,曾沮丧了很久,整整一周垂头丧气,深深地怀疑自己……后来得知身边很多同学都是50多分时,我才有所释怀,并找了老师谈论文的不足之处,慢慢改善学习方法。
几轮论文下来,我和同学们总结出一个共性:越是平时对学生各种nice的老师,打分越是严格。平时上课发言时,老师会不断鼓励你,“emm...that’s right...interesting point...”,然后给你论文打的分数,让你怀疑你认识的不是同一个老师。
除了期中和期末论文,每门功课还有一些课堂作业(course work) , 小组作业、presentation等等。这种考核方式,让每个学生几乎都要一学期全程保持紧张状态,也逼着你不得不认真学习。所以学校图书馆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座无虚席,挑灯夜战也是常有的事。尤其到了期末,图书馆更是一席难抢,想要抢到位置,早上7点左右就要到图书馆。
上学期期末时期,图书馆每天都有不少人刷通宵写论文,我也是连续近两周每天凌晨3点回宿舍,身边一位好友最长记录连续学习接近30小时。以至于快到交论文的阶段,有人学习学到晕倒在图书馆,被同学扶起来休息片刻,又继续学习了……
只有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假期,学生们才能放松下来,或去玩耍或游历一番。
总而言之,英国的教育模式学制短,但课程量并没有少,基本是把一年半或两年的课程量压缩到一年来讲授,教学质量高、对学生的要求也高。当然,这种模式下,学业压力大也是必然的。基于此,不少人也会选择其他国家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一来有更多时间适应语言和文化,二来可以不用短时间高强度学习。
个人观点,其实不管是一年制还是两三年制的研究生,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教学质量,以及你在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打开的视野。
留学的意义不在于知识本身。单说知识,中国在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比国外差。我们之所以还要付出高昂代价走出去,是想拥抱一个更国际化的平台,在跟世界各地的人交往过程中,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培养自己的包容性,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世界、更认识自己。
我一直认为,高等教育的要义,除了知识技能意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而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教育能力,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自律、自学,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那样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