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达“未来”】新教育德智结合 国学课堂融入小学思政教育初探

【达“未来”】新教育德智结合 国学课堂融入小学思政教育初探

【达“未来”】新教育德智结合 国学课堂融入小学思政教育初探其家长表示:国学教育是提升孩子整体素质的根本,从小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古人的智慧能养成好的做事习惯,通过运用歌诀乐读法背诵孩子非常的高兴,也乐于去读,在不断地积累中理解其深意。

人们常说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对于国学知识越早接触越好。2021年新的学期,保师附校南校区在开学初“大阅读”“大单元”的计划单中,大胆整合课程。在三年级的道法课中加入了大量的国学课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分为两到三部分。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道法教学任务外加入了古诗文诵读和《大学》读本的学习。“明德”的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儿童应该传承下去,并以古人的君子之道作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方向,奋斗的目标。正好在孩子们心灵深处为其植入正心、修身的种子,今后才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视野。如此将国学中的“德” 和悟“道”的过程,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创新学校“大德育”氛围,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国学课堂融入流程“讲—读—吟—背”四个环

讲,是通过故事导航、文白对读、重点讲解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不做过于精细的讲解。原则是“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读,绝对不是今天所说的读,而是大声地、快速地诵读。在日常教学中读诗,除了正音读、理解读、朗读外,为了增强学生对读诗的兴趣,可以增加前踏浪读、后踏浪读,师生对读等不同的形式。

吟,对于短小的古诗文,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情感。不学吟诵,很难体会诗歌之微妙。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着声音,把你的感动呼唤起来了,出来的便是那一份感动的生命力。

背,通过讲、读、吟等方式趣读,这时再镂空提示背诵,加之日后的反复诵读,学生会轻松完成经典的学习与背诵。

《大学》读本,时至期末,所教的三年级学生全部读完整本书十章节,两千一百多字,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背诵出来。

国学教育是什么意思_教育国学_国学教育机构

从家长填写的评价反馈中了解,大多数章节孩子都能读得很熟练,但理解不是很深。叶嘉莹先生也表示:不求理解的背诵,是符合小孩子的天性的。

因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而记忆力是很强的。利用小孩子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背诵一些经典,等他理解力发达了自然会懂得,将使他受益终生。叶先生在早年背诵《论语》并不理解,但在以后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论语》也仍是叶先生背诵得最熟的一本经书。

也有的家长反馈,每当孩子学习一章节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为孩子做好生活的引领,这样的孩子对每个章节的理解会比一般学生更深刻。而且更容易把学到的思想,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也正是双减政策下,新的《家庭教育法》颁布的意义就在于,希望家长不要总把眼光放在孩子学会了多少,而是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中,我们引领了多少?对于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又做了多少?

学习兴趣增强,提升学科素养,德育润无声

什么是君子之道?在你的生活中如何体现“明德”?

国学教育机构_国学教育是什么意思_教育国学

三1班的姜佩含提到:君子胸怀坦荡,因为他能够坦然无私,可以善意的跟所有人走到一起。明德就是要懂礼仪,尊重父母,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在自己的生活中,当妈妈生病的时候主动给妈妈倒水,有意识的去照顾妈妈,把自己的所学用到生活中。

三1班的杨云傒她认为君子之道:不做坏事,心地善良,不欺负弱小的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做事情要为别人设想,尊重别人。做事情要有原则,还要讲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品质,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他人,管好自己,拥有这样的品质的就可以称之为“君子”。

三2班的张苧月认为“君子之道”就是能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明德”就是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她的家长也表示:国学课让她很感动,孩子对整本书几乎都能背诵,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甚至有时我们家长都自愧不如。看到孩子的进步,自己也感受到压力了,今后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

三2班刘梓淳认为“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还在于使人们弃旧从新,成为一个新人,“日日新,又日新”使人们的品德达到一个最完美的境界。在生活中,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做游戏,这个游戏只能两个人玩,可有一个人非要加入我们的游戏,我们就吵了起来。后来我想到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或者换个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其实多一个参加不也挺好的吗。这样我就找他道歉了,我们和好了,而且还多了一个好朋友。

三2班的冯泽轩当遇到被别人冤枉的时候,心里就容不下他了,很生气。当心里想到:“有什么了不起,不疼也不痒的”所以最后这件事就“治”好了,正如《大学》里说的“心广体胖”。当别人考了满分,而自己却没有时,也不会生气 :“不就是满分吗,我再加把劲不就可以了。”正如《大学》中提到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他的家长评价说:“孩子学习国学很认真,而且都熟练的准确诵读,家长也经常陪着孩子一起探究《大学》里包含的意义。再通过在校的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虽然是浅显的,但我相信这一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感谢老师肯为孩子们讲解这些“不考”而非常重要的内容。希望保师附校坚持走国学路,这将成为学校又一特色的名片!”

三3班的张熙怡说到: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他所说和所做的都是为他人着想,不会有无理的要求,更不会强制你的行为。他尊重每个人的人格,随顺自然,量才为用。

三4班的宋泽铭表示:君子之道就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做有情有义的事情,将来做一个温暖有爱的人。

三5班的赵一祎感受到当自己早上不愿意起床时,就想到了“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之后就立刻起床了。当学习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他又想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家长也表示,通过学校开展的国学课程的融入,看到孩子明显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里有做人之本,让孩子修身、正心,更好的树立好报国的志向。

三6班的何牧霏说“明德”就是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多做好事。其家长表示:国学教育是提升孩子整体素质的根本,从小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古人的智慧能养成好的做事习惯,通过运用歌诀乐读法背诵孩子非常的高兴,也乐于去读,在不断地积累中理解其深意。

还有很多孩子也写到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纪律意识差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的时候,就想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就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学习了。有时候作业很多,也能认真去做,不会看后面的答案,因为《大学》里说过“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就是让我们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就要真诚,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在生活中,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能够做到仍然尊敬父母不与他们争吵。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为人要善,初步感悟了明德。

阅读不只是单纯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对学科内容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将自己的学习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也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阅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 激发民族自豪感。其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在与德育相结合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

每一位附校教师拥有着新教育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要求先“立德”再“立功”最后才能“立言”。让我们共同努力,共担使命,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未来因你而来,让生命的每一朵花都绽放光彩。

供稿:李红艳

上一篇: 中国知网
下一篇: 什么是国学教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