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3年10 月第23卷第5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棱学报Jo u r n a l o fY u n y a n gT e a c h e r sC o lle g eO c t. 2 0 0 3V 0 1. 23N o . 5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扬合鸣(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院中文系, 湖北武汉4 30 0 7 9 )[ 摘要】 武汉大学创建人文试验班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其中,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是人文试验班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就必须夯实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精读一些古代典范作品, 掌握科学的训诂方法,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书以厦利用电脑空手有关古代文献资料的技能。[ 关键词]人文班; 国学; 素养; 造径[ 中围分类号]H 1—0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 . . . . . 6072( 2003)05- - 0078- - . . 03武汉大学创建人文试验班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贯彻“宽口径, 厚基础” 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正是^文试验班教学的童要环节。 所谓国学. 即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灿烂的学术文化, 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学术文化遗产, 其数量之大, 价值之高, 举世难以伦比。
在人文试验班的教学实践中, 应力求使学生将文史哲知识熔为一炉. 为以后的囤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的“古代汉语” .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呢?我们以为通过以下途径则行之有效。一、 夯实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古代汉语即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 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遗产是用古代汉语记录下来而留传至今的。 因此, 要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学术文化遗产. 就必须夯实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包括文字学、 音韵学、 词拒学、 语法学、 修辞学等。夯实文字学知识, 可以据形索义。 文字虽然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但汉字属表意文字, 字形与字义关系密切。 “六书” 中的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均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因此, 通过分析字形可以探求字的本义。 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单音词居多, 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 字义就是词义。 如: “元” 是一个指事字, 甲骨文在人字上端用“一”指明其部位. 本义为“人之首” 。 ‘孟子・腺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 之“元” 正是用的本义。 “息” 是一个会意字.从白( 鼻), 从心, 本义为“呼吸” 。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 半日复息” 之“息” 也是用的本义。
由此可见, 据形索义对准确理解古文词义很有帮助。夯实音韵学知识, 可以“因声求义” 。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声近义通” 的同源词。 因此可以通过声音线索来探求和解释这些同源词义。 如: “天” 、 ” 颇” 、 “顶” 、 “题” 诸字声近义通. 均与“头” 有关。 明乎此, 便可理解( 山海经- 海外西经)“刑天” 、 ( 墨子- 修身)。 华发隳颠” 、 ‘周易・大过)“过涉灭璜” 、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之意。夯实词汇学知识, 可以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 辨识古今词义的差异难不在迥异。 而在微殊。 如果忽视古今差异, 以今释古. 往往会误解古文原意。 如: ‘左传- 隐公元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 的占义为“倒下” , 若以今义“死” 释之则不当。 ( 战国策・齐策): “千金, 重币也。 ”“币” 的古义为“财物” 、 “礼物” , 若以今义“货币” 释之也不当。夯实语法学知识。 可以掌握古代汉语的句法规律。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说: “治国学者必明训诂. 通文法。 ……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 其训诂之学必不精: 通文法而不明训诂. 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
” 选确是经验之谈。 如: 屈原‘离骚): “黄慕藏以盈室。 ” 王逸注: “聋, 蒺菜也。 募. 王刍也。 茹, 槊耳也。 …~三者皆恶草。 ” 王氏训“黄” 为名词“蒺蘖” , 显然不当。 ‘离骚)中有这样一种句式, 即“动宾以动宾” 式。 这种句式在‘离骚> 中用例较多。如: “纫秋兰以为佩” 、 “背绳墨以追曲” 、 “伏清白以死直”等。 以上句中的“纫” 、 “背” 、 “伏” 皆为动词。 以句法推之. 此句之“簧” 也当为动词。 < 说文・草部): “黄, 草多貌。 ” 徐锴系传: “茧犹积也。 ” 段玉裁注: “据许君说. 正谓多积蕞麓盈室, 聋非草名。 ” 可见. 学习语法学对准确理解古文旬意很有助益。夯实修辞学知识, 可以掌握古文中“合叙“、 。 互文“、“变文” 等特殊的修辞方式。 如果不丁解这些修辞方式,就可能给阅读古书造成障碍。 如: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赞): 。 中山临淮. 无闻夭丧。 ” 李贤注: “二王早终. 名闻未著” 。 此训实误。 中山亭国五十有二年, 不可谓“早终” .临淮未为王而死, 也不可谓“二王” 。 姜宸英< 谌园札记’说: “‘无闻’ 指‘中山’ , ‘夭丧’ 指‘临淮’ 也。
” 此训正确。原来这是一个台叙句. 意谓“中山无闻, 临淮天丧” 。 ‘木兰诗> :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 石云孙( 互文简论):“这是诗中互文。 雄兔举‘脚扑朔’ 而省‘眼迷离’ . 雌兔举‘眼迷离’ 而省‘脚扑朔’ 。 ~脚扑蜩” 与” 眼迷离” 为互文。两句意谓“雄兔的脚扑朔( 眼迷离), 雌兔的眼迷离( 脚扑朔)”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邶): “民可以乐成, 不可与虑始。 ” 其中“可以” 的“以” 与“可与” 的“与” 为变文. “可以”即“可与” 。综上所述, 夯实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至关重要。二、 精读一些古代典范作品精读典范作品。 其作用有四: ( 一)有利于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坚持感性知识[ 收稿日期]20 0 3—0 6—0 4[ 作者简介]榜舍鸣( 19 4 0 一)男. 湖北武汉人.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院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语法学及‘诗妊)学研究。。 Y。 _ _ _ _ 。 Y。 _ _ _ _ 。 S。 _ _ _ 。 Z。 _ _ _ 。 X。 —B—78万方数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