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8日,“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App端正式上线。岁去弦吐箭。2023年5月8日,榆林学习平台迎来了两周岁生日。
两年来,“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科学理论学习阵地、思想文化聚合平台、科学知识传播高地、人民群众精神家园”作用,坚持高标准建设、创新性推进,已成为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榆林实践的重要平台和形象窗口,更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获取知识、了解时事、筑牢信念的精神高地和比学赶超的“加油站”。
以内容建设为抓手
增强平台吸引力
无论工作有多忙,市委宣传部干部徐静每天都会抽空打开“学习强国”App在线学习。“‘学习强国’真的是一个宝藏平台。我刚开始接触它时是被动地学习,但在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个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罗万象,强烈吸引着我去主动学习,慢慢地有了一种学到停不下来的感觉。特别是榆林学习平台发布的信息,更加贴近我们的工作、生活,关注‘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已成为我每天的生活习惯。”徐静说。目前,徐静在“学习强国”的积分已达到69700分。像徐静一样每天关注“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的党员干部还有成千上万。
两年来,榆林学习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整合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增强吸引力,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该平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重要内容的及时刊发,开设了“学习金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相关专题。同时,开设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聚焦榆林‘三个年’活动”“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全面反映了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干部群众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生动实践,分享榆林经验、体现榆林担当。
以考核评优为抓手
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学
全市近18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均被纳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架构,并由市委宣传部通过“一月一通报”制度,查阅各个党组织学习和学员活跃度情况,列入当年党员干部评优评先工作考核范围,并将县市区和部门学习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情况和供稿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
榆林学习平台建立了市、县两级供稿链路,确定了22个重点供稿单位和12个供稿中心,遴选200余名政治站位高、党性意识强、业务能力好的党员干部担任各级管理员和供稿员。每月定期通报全市党员学习情况、各供稿单位供稿情况、中省平台采用情况、典型错误等,推动平台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榆林学习平台还制定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供稿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对重点供稿单位的管理。
以丰富活动为抓手
扩大平台影响力
两年来,我市多次举办“学习强国”挑战答题竞赛,全市县市区各机关派出代表队和选手参加,其中有不少选手答完了题库中所有题目,实现了“通关”,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榆林市“学习强国”挑战答题竞赛这一理论学习品牌。
市住建局干部白云飞就曾在2021年代表单位参加过榆林“学习强国”挑战答题竞赛,并获得全市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那次比赛,更加激发了我学习的浓厚兴趣。从此,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睡前也要检查有没有未完成的学分,或者浏览新闻资讯。两年来,我在学习中累计了很多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也感觉更加游刃有余。”白云飞说。
两年来,我市还多次举办“学习强国”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主题宣传活动,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走入群众生活、贴近基层百姓,建成了一批“学习强国”主题公园、主题书店、主题公交等,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利用学习平台在线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两年的春耕夏耘。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将继续与广大读者一起奋力奔跑在学习路上,用更多优质内容持续讲述榆林好故事,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