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法国:“学校结对计划” 服务欧洲教育交流

法国:“学校结对计划” 服务欧洲教育交流

法国:“学校结对计划” 服务欧洲教育交流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

近日,法国发布了《让学校成为欧洲跳动的心脏——教师流动和学校结对:法国教育体系转型的挑战》报告。法国总统马克龙期望借由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好的欧洲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使欧洲成为教育强洲的雄心,为法国和所有欧洲国家教育系统的质量提升作出贡献,以此将教育作为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重点。为此,法国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长让·米歇尔·布兰克尔(Jean Michel Blanquer)和负责欧洲事务的法国国务卿克莱门特·博纳(Clément Beaune)委托欧洲议会议员伊拉娜·西库雷尔(Ilana Cicurel)组织专家终点调研未来教师培养和法国学校与欧洲同僚的伙伴关系两个方面,借此影响法国年轻一代学生。该调研结果近日正式出炉,并提出4项目标及14项建议。

调研认为,从2022年起应当在欧洲实施未来教师流动培养。目前,未来教师在欧洲流动培养还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欧洲教育体系多样性的介绍更是有限,无法让未来教师在真正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所收获。为此,报告建议创建欧洲观察和陪同实践课程,利用为期两周的未来教师流动在欧洲各学校沉浸7至10天,同时通过欧洲网络交流平台分享教学实践经验。

同时,报告建议实施全民结对。如今有48%的法国中学与欧洲各地学校建立了结对关系。为确保到2022年所有法国中小学都能与欧盟成员国的学校结对,调研建议加强对eTwinning平台的使用,并将拥有“欧洲学校”(Euroschool)标签的法国学校数量翻倍。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支持战略。而今年的欧洲共同体学生交换计划——伊拉斯谟计划将是组织巨型欧洲快速结对活动的契机。

此外,报告期望打破边远学校教育孤岛。此前,欧洲边缘地区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无论是在农村地区或在市中心,往往被排除在与法国学校建立伙伴关系之外。调研建议,学校应利用地方政府之间的结对与其农村学校结对,从而成为欧洲跳动的心脏,打破农村小学校的孤立状态,针对职业高中形成由地理区域内的学校围绕欧洲项目联合起来的教育连续性,使欧洲边远地区的公民受益。

平等交流也是报告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欧洲教育交流的互惠性是构建区域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其前提是更积极和更好地评估教育人员流动。报告建议在法国学校内发展东道主文化,并在每个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学院内设立欧洲语言教学单位,以使互惠更具有吸引力。

报告坚信欧洲教育流动必将产生连锁效应,提升教育平等,协调学校发展与合作模式,助力教师评价改革。

上一篇: 曝光法国十大“野鸡”学校!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学校?
下一篇: 全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信息化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训会举行 北大专家作主题报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