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天地之间,就是一股精神。
193 7年,全面抗 战爆 发,救 亡 图存的最后时刻来临了。
就在那黑暗的时代,在那民族危亡的过头,有一群大师用他们智慧的学识的光芒,照亮一方求学的天空,为日后民族振兴带来了希望,积蓄了力量。这所盛产大师,培育17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大学,便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的众多文化高人,高屋建瓴,解读文化,给我们指点了不少迷津。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这些大师,这些文章至今仍然给我们无限启迪。
本书为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的第三辑,主题是“国学课”。书中收录了罗庸、汤用彤、冯友兰、闻一多、蒋梦麟等五位先生的文章。内容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第六章为蒋梦麟先生在昆明期间,有感于中西方文化碰撞,国家前途飘摇,写下的对国学和中华民族的思考。本书通过对国学知识的讲解及对国学的思考,来展现西南联大兼容并包、影响深远的通识教育。
―个民族的文化,必有其根本精神,否则这个民族便无法存在和延续。
中国民族,两千多年以来,虽然经过许多文化上的变迁,但大体上是以儒家的精神为主。
所以,中国民族的根本精神,便是儒家的根本精神。
儒家的根本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
《说文解字》说:“仁,相人偶也。从二人。”
有志好学之士,欲求恢复此本有之仁,便须时时刻刻做克己复礼的工夫。
及至己私克尽,天理流行,自己的本然,也就是人心之所同然,自己的全体大用,也就是宇宙的全体大用。则天下不期同而自同,不期合而自合,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忽然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从此后,王阳明
无忧无惧,便是知命乐天,孔颜乐处在此。到此境界,岂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直是素位而行,无人而不自得,圣人之从容中道盖如此。
然究其极,亦只是做到了尽心率性,并非于人生本分外有所增加,极高明亦不过道中庸而已。
这便是儒家的根本精神。
我民族二千年来涵濡于这精神之中,养成了一种大国民的风度,那便是寡欲知足、自强不息、爱人如己、敏事慎言的美德。
我民族所以出生人死,百折不回,屹然立于不败之地,全靠了这一副哲人精神为其自信力。发扬这一种精神,便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信念,是我民族的责任,应该当仁不让的
正是这些民族文化脊梁,国学精神血脉,最终使我们赢得抗战胜利,民族复兴。
阅读本书,真是一场文化和精神的洗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