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俭,这是一个在演义中默默无闻的人,然而在三国的历史上,他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魏国名将。征讨公孙氏收复辽东,两次出征高句丽征服朝鲜半岛,毌丘俭建立的功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同时期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还要大得多。
在《三国志》中,毌丘俭的文武才智可比钟会、诸葛诞,陈寿对他们一起评价道:“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在品德操守上,钟会、诸葛诞之流远不及毌丘俭。
毌丘俭少年不幸,长兄和父亲很早就病故,尽管他继承了父亲的乡侯爵位,家境却十分贫寒,连看书都要找人借。苦难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垮毌丘俭,反而让他立志成就大业。毌丘俭刻苦读书练武,富有盛名,所以曹丕病重时将包括毌丘俭在内的一大批人才选入皇太子曹叡府中,让他们辅佐年轻的太子。曹丕的器重让毌丘俭心生感动,毌丘俭一生也一直心存曹室,对曹家忠心耿耿。
朝鲜三国(朝鲜三国时代)
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明帝初年大兴土木,广发劳役。深受明帝信任的毌丘俭这个时候没有装聋作哑,奉承皇帝,他趁着诸葛亮北伐的时机向魏明帝进谏:“臣愚以为天下所急除者二贼,所急务者衣食。诚使二贼不灭,士民饥冻,虽崇美宫室,犹无益也。”(《三国志》)
魏明帝升了毌丘俭的官职,让他担任荆州刺史。平步青云的毌丘俭做事仍谨慎稳重,作风廉洁,并处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只知道空谈的年轻官吏。魏明帝觉得毌丘俭是一位人才,于是让他统领军队。
文官出身的毌丘俭在军旅中很快大放光彩,他治军有方,恩威并重,深受将士们的爱戴。而且,毌丘俭还立下了平定辽东的大功劳。
当时公孙渊统治辽东,尽管他表面上臣服魏国,实际上却与吴国联合,一直在背地里搞小动作。魏明帝信任毌丘俭,因而让他统领幽州十郡的事务,制衡公孙渊。毌丘俭看出公孙渊有贰心,一直劝明帝出兵辽东。青龙三年,明帝下令司马懿率军讨伐公孙渊,毌丘俭为先锋。
这一战,毌丘俭大获全胜,将公孙渊击溃,收复了辽东。魏国收辽东以后,就让毌丘俭负责统治辽东,守卫帝国边境。然而异变突生,就在平定辽东后不久,魏明帝突发重病,不久后死去,司马懿趁机班师回朝,把持大权,毌丘俭则被强令留在幽州。就这样,毌丘俭被迫远离了政治中心,被遗忘到了这个角落。
尽管被排挤出了魏国的权力中心,毌丘俭却仍恪尽职守,尽了自己身为幽州刺史的责任。毌丘俭统治的新幽州是一个棘手的烂摊子,司马懿屠城和迁户导致辽东郡迅速衰落,高句丽趁机发难,不断侵扰辽东边境,侵占国土。
正始五年(244年),高句丽发兵攻击西安平,杀害大量边民。为了报复高句丽的侵略,幽州刺史毌丘俭亲自率领一万精锐士卒,东征高句丽。高句丽发兵两万,与毌丘俭决战。尽管这一战人数悬殊,但毌丘俭破釜沉舟,以死志战斗,全军上下受到鼓舞,将两倍于已的高句丽军击溃,斩敌一万多。高句丽国王狼狈逃跑,毌丘俭却没有下令追击,他认为朝鲜半岛多山地,不断追击对魏军不利。为了一劳永逸,毌丘俭率军攻破了高句丽的王都,将其中劝战的大臣宗族全部屠杀,对当地居民则以怀柔政策待之,他修建水利,稳定民心,以摧毁高句丽国王的统治基础。
然而流亡的高句丽国王却仍有野心,他妄图复辟,建立新都,准备再次反叛。毌丘俭见状,再一次发兵,这一次他兵分两路,一路征讨高句丽国王,另一路讨伐支持高句丽的势力。结果两路大军皆取得胜利,高句丽国王病死,残余势力灭亡,朝鲜半岛上的各方势力均向魏国表示臣服。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后,毌丘俭还派人出使倭国,以宗主国的身份调解倭国内战。
在朝鲜半岛上立下赫赫战功以后,毌丘俭终于重新被朝廷想起,他从幽州调往南方,参加对吴战争。在数年的征吴战争中,毌丘俭立下无数战功,皇帝为了奖赏毌丘俭,一度让他担任四州刺史。
这个时候,毌丘俭俨然已经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诸侯,不过,毌丘俭却没有过贰心,他一直忠于曹室。所以,司马懿杀死曹爽,并清洗忠于曹室的大臣以后,毌丘俭一方面出于自保,一方面出于匡扶曹室,决定出兵讨伐司马家。
为了增强实力应对司马家,毌丘俭写信给曾经是曹爽心腹的诸葛诞,但万没有想到的是诸葛诞竟把信交给了司马家。计划泄露,毌丘俭只能被迫发兵,亲率六万精兵,直取洛阳。然而,由于司马家已经把持政权多年,掌控了魏国大部分的军队,所以毌丘俭的计划没有成功,只得退兵。
司马师调遣大军,讨伐毌丘俭。值此危难之际,毌丘俭仍留一部分士兵镇守边疆,不借助外族的力量对抗司马师,便是这一点,毌丘俭就比晋代的八王有骨气的多。而且,毌丘俭凭借淮军,几乎对抗了整个魏国的军队,其风骨和勇气实在令人钦佩。
可惜的是,毌丘俭终究是以一地对抗一国,力量悬殊。最终,毌丘俭战败,淮军死伤惨重,他本人和儿子则死在了战场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