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亦菲和陈晓一起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在腾讯视频平台播出,一起带领观众打开了时空里的密钥。
刘亦菲陈晓剧照
宋朝皇宫(宋朝皇宫在哪个城市)
在饮食行业中较为繁荣的宋朝,其饭馆酒楼众多,宋朝的人们都是如何下馆子吃饭的呢?
张择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详细清晰地记录了在北宋都城东京城市的面貌和各阶层生活的真实状况。
清明上河图
聊起宋代的酒楼餐饮行业,大家脑海中想到的一定是刚刚收官的电视剧《梦华录》,刘亦菲在里面饰演的赵盼儿是永安楼的老板,剧中展现出了北宋酒楼热闹非凡,人满为患的场面。
在古代酒楼不是影视剧中的酒楼,那时候酒楼叫做酒肆、酒家、旗亭。
根据张择端的画可知,古代的酒楼不但会卖酒,卖酒和酿酒作坊连在一起,形成一种“一边卖酒,一边产酒”的销售模式。
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奥秘都得以体现在餐饮业中。
从这点可以看出,一条龙的服务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做起来的酒楼,一般都是需要资金雄厚的商人或者是管理酒务和酒库的官员,联合众多人家才能够把酒楼的经营下去。
在《梦华录》中,刘亦菲为了能够让永安楼顺利开展,不仅邀约柳岩和林允儿一起入股,就她们三人的积蓄还不能够让一个酒楼顺利经营,还向自己的男友陈晓借了不少银钱,永安楼的经营也是经历了几番波折,最后才得以拥有永安楼繁荣场面。
《梦华录》中的场景,仿佛带着观众一起体验了江南般繁华热闹的场景,依然燃起了观众心中的逛街热情。
如果说北宋繁荣的商业经济是一幅绚烂的画卷,那么酒楼餐饮,可谓是画面中最具烟火气的一角。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发现,北宋时期的饭馆酒楼极多。从环境上看,宋代的酒楼的装修一般都会布置一些装饰品,“门面窗户皆朱绿装扮,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称呼座次。”就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用来形容北宋时期的酒店。
酒楼服务,而宋朝人在下馆子时的酒楼服务与现代人是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
从吃饭的流程来看,一般是先喝茶,然后看盘(菜谱),客人在点菜时,后厨的伙计需要记录菜单,宋代叫“铛头”,而现代的“传菜员”,菜上齐后,客人就可以用餐了。
从服务态度来说,宋代酒楼里的店小二,要是收到了客人的投诉,轻则挨骂或者罚工钱,严重的话甚至会让你直接卷铺盖走人。这一点与现代的餐馆服务员大体上一致。
酒楼会为客人提供其他的娱乐服务,比如有卖唱的“擦坐”,有玩杂耍的“赶趁”,还有供香的“香婆”和提供小食的“家风”。在现代的部分餐馆中也拥有这样的服务。
宋人的餐饮业还是相当繁荣的,即便是日常下馆子,宋人也能够享受周到的服务。
小编从《清明上河图》中可见,精致装点的彩楼欢门,门前高挂的栀子灯火红亮眼,是一栋现代建筑装潢相同的楼宇,一杆酒旗迎风飘扬,上面写着孙羊店三个大字。
先说一说北宋时期酒楼的装修,据记载,在北宋时期,街上是随处可见的酒楼,随便挑出一家酒楼,酒楼的装潢都可以拿出来与现代酒楼媲美。
古代诗词曾描绘过北宋时期的酒楼“高耸入天,车水马龙”,在现在看来,没有半点夸张的成分存在。以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北宋时期的酒楼,浑身上下都透露着贵气和豪气。
再来说一说酒楼的经营规模。在《清明上河图》上把酒楼称为“正店”,据记载,被叫正店的一般都拥有政府的授权,是一种可以酿造酒的酒店,也就是现代人说的大型酒店。
“正店”经营规模大、生意好、酒的储备量充足,能够满足客人的需求。
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酒楼里全是来吃饭的客人,好生热闹,在酒楼的院子里,还搁放着许多的酒坛子,以供客人需要。由此可见,酒在宋代时非常受到民众的喜爱。
既然宋代的“餐饮业”的发展如此繁荣,那在这些店中,究竟哪些店备受宋朝人的喜欢呢?
在北宋时期,汴京曾流传过一句人间谚语:“酒苑叔平无比店,洛中君锡有巴楼。”而这里面还隐藏着两个典故。
北宋一个叫李君锡的人,在某天路过西京洛阳,刚好此地正在建筑一间酒楼,他下马感叹道:“哎呀,此酒楼可是真的华丽,”随后又说了一句“有巴”。
赵叔平是宋朝的观文殿学士,通过科举考上了探花,与欧阳修是很好的朋友,赵叔平致仕后,把处于京师丽景门内的房子改造成了客邸,在当时就有了“无比店”的美誉。
在历史典籍中记载了不少汴京有名的酒楼,甚至皇帝还到酒楼宴请过大臣吃饭。在《玉壶清话》中有提到大臣们到酒楼吃饭的诗词。“真宗曾于太清楼宴请群臣,进仁和楼所酿酒,遍赐宴席。”
在北宋时期有一家最为阔气的酒楼,樊楼,后边改名叫丰乐楼,是七十二家正店里规模最大、生意最好的一家。此酒楼与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经营的永安楼相比,比永安楼神气不少。
《东京梦华录》记载,徽宗时期,樊楼扩建,建后“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备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实际上,北宋时期的建筑物多为一到两层,光是“三层高”的挺拔身姿便坐实了樊楼的“王者”之衔,更不必说楼宇间的灯火辉煌、雕梁画栋。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中,樊楼在剧中成为了中等家庭向往的地方。它算是中国餐饮行业的龙头,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座酒楼,还体现一个朝代发展的标志物。
而在宋朝的皇宫都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而樊楼的楼层却要高过皇宫,站在樊楼的第一层就可以俯瞰整个皇宫的景象。
现代人都有喜好吃宵夜的习惯,其实中国人的宵夜生活是从宋朝就开始的。在北宋的夜市中没有等级和身份上区别对待,官宦平民都有适合自己消遣的方式,人们借助赏月名义,富人会在高台上开设宴席,伴着歌舞丝竹,把酒言欢。
如此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宋朝时期繁荣的经济密不可分,三餐制的兴起也是从两宋百姓时期开始的,在饮食上,宋朝人喜欢荤食与粗食融合在一起食用,而素食却被奉为清雅高尚的人食用。
从苏轼“润随甘泽化,暖作春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的言语可以看出,宋朝人对美食的喜爱更倾向于清淡素雅,而这种健康的饮食,正是当下社会所推崇的一种饮食习惯。
除了饮食,宋代也有许多很出名的小吃,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及到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
在电视剧《梦华录》里,一桌子龙凤茶、梨条桃圈、蜜饯雕花和碧涧豆儿糕,不知勾起多少人肚里的馋虫。
在真实的北宋,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等羹,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
与此同时,在宋朝的酒楼中,客人吃饱喝足后,酒楼会安排一场场精彩的表演,特别是在两宋时期,酒楼的茶肆表演种类就已经很繁多了,除了中规中矩的歌舞,还有吹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怎么好玩怎么来。
据记载,宋太祖在巡查相国寺后被樊楼的传言停住了脚步,硬是没有走成,跑去樊楼看了一场很精彩的杂耍。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酒楼里工作的各色人物,都有个颇为奇怪的名字,比如店里掌勺的厨师,叫作“茶饭量酒博士”;跑腿的年轻伙计,叫“大伯”;穿梭席间为宾客斟酒的中年妇人,则被称为“煌糟”。
还有更加潮流的玩法,走出酒楼就可以去勾栏瓦子凑热闹,是城中大型的文艺演出场所,专门供市民娱乐玩耍。
这样看来,吸引大家流连于此的不仅有美酒佳肴盛宴,还有那溢得满街满巷都是的烟火气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