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爱学”“真学”“善学”

“爱学”“真学”“善学”

“爱学”“真学”“善学”党建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党建杂志社主办,是经中央网信办批准可供其他网站转载内容的全国重点理论网站,是具有新闻采编发布、视频播放资质的全国党建工作门户网站。

王曰美

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浸润着国民的道德思想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原动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强大的基础,更是文化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学习思想是实现“两创”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要“爱学”,要“真学”,更要“善学”。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爱学”以培育君子人格,“真学”以萃取国学经典,“善学”以关照社会生活,用学习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促进我国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爱学”以培育君子人格,就是要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地、自觉地阅读典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躬行实践,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好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汲取、感悟古人的学习精神,进而获取进一步向善向上的力量。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先贤名家、文人志士的诸多著述和言论蕴含着丰富的学以成人之方和修身治世之道,其思想内涵不断丰盈、饱满,以中华元典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眼前。学习这些文化内涵,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向具有美好人格的“君子”靠拢,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有为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躬行践履精神;“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博学笃志精神等皆是人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些精神引领着中国人民向上、向善,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完成“修己”“内圣”的一环,进而结合时代需要将自身所学内化、转化,向全社会、全人类弘扬,方能“学以致用”,涵养君子人格。

“真学”以萃取国学经典,就是要明确学习的本质与内涵,学习“真文化”,看清“假文化”。当下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解,认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对所谓古代文化的“复制”,一些国学机构利用人们尊崇传统文化的心理,用错误百出的“复古流程”去“复兴”古代的礼节;一些走马观花的“国学研学”团大肆敛财;一些违规机构也打起了“国学读经班”“女德班”等旗号,动起了歪脑筋。这些学习方式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而非传承。对待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浅尝辄止,要以全身心的投入与聚焦,诚心诚意、心无旁骛的“真学”精神,致力于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最高境界。“古之学者为己”,古人学习是为了自身品德臻于完满的真学,也是踏踏实实、正心诚意的真学,更是不掺杂任何炫耀的真学,这是对自我崇高道德境界的不断追寻和超越,是学以成人,学以成德,学以至善。反观今日,随着“快餐主义”的盛行,学习上也出现了不思进取、装点门面、浅尝辄止等现象,这种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学习风气会导致跟风现象,诱发焦躁、浮躁的社会氛围,使学习变成了炫耀和附庸风雅的卖弄工具,使得社会陷入精神怪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汲古鉴今,传统文化的“真学”精神为当下的不良学习风气开出了一剂良药,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智慧良方。要抛开功利主义的世俗,避免形式主义的作风,真正地静下心来学习元典,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彰显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新时代的学习不是“掉书袋”“皓首穷经”式的学习,要充分探索利用“新工具”“新形式”“新方法”,寻找传统文化真正的本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落地落实,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和弘扬。

“善学”以关照社会生活,就是要明德善学,立己达人,追寻“学”之境界。要在“善学”的旗帜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融入日常生活,致力于将自己的信念理想践行于现实生活,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学习境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下社会存在诸多空泛表态、虚假造势等不良学习风气,使知行合一的学习观难以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儒家“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学习目标渐失活力。鉴古至今,涵养善学习惯、夯实理想信念之根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应有之义。涵养善学习惯,不仅是好好修为、充实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以成就“内圣”的过程,更是积极入世、学以致用、落实于实践的“外王”过程;不仅是培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己功夫,更是一门锤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在修养之事功。人生若白驹过隙,要将明德善学、知行合一贯穿始终。我们唯有安心、静心、用心地涵养自我的善学习惯,以史为鉴、以古察今,才能紧跟时代节奏,把准时代脉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滋养;才能明理修德,使自己品德高尚、博学多识、技能过硬,成就自我的内圣;才能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赤”去感染周围的亲人、朋友,最终到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真善美的理想社会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不仅是人生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梯,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摆正“学”之初心,“爱学”以培育君子人格;明确“学”之内容,“真学”以萃取国学精华;追寻“学”之境界,“善学”以践行党的宗旨,方能使“学”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键字和突破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南和重要的价值遵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蓄磅礴力量。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 徐州云龙:打造“致敬童年”学前教育品牌 提升区域保育教育质量
下一篇: 中国学生的作文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