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谈到“国学热”,很多人不由得会想到历史上的文化复古。那么,时下的“国学热”是否是一种文化复古现象?表面上像,其实不然。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迁,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别。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此时,国际化浪潮汹涌澎湃,社会信息传递日益便捷,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在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热”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众多文化潮流中的一支,完全不必担心“国学热”的出现会改变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何况现在真正有国学基础知识的人或真正懂国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不是越来越多。在浮躁之气十分盛行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无论是读现代的书或古代的书,都是我们应该鼓励的。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认同感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考察“国学”倡导者的文化背景,应当说这些人对“国学”的认知并不一致,甚至是参差不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他们提倡国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华人世界的凝聚力。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真正能将华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除了黄皮肤、黑眼睛和华语之外,可能更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应当说,这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在所有的华人,特别是海外华侨的心中,都是时刻存在的。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认同感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当中国国力十分虚弱时,这种认同感是潜在的,甚至被掩藏了起来;当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这种认同感则会强烈地表现出来。海外有不少华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或者有着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除了国内的自发因素外,也与海外一些华人的推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件有益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总之,对于当前的“国学热”,应该抱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应该意识到这种文化现象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兴趣,不会从本质上改变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学研究的振兴和绵延,更多的应该依靠国学的自身价值、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研究者的兴趣,而非其它。
(选自张未波《“国学热”的文化透视》)
【问题】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作者对“国学热”的看法和态度的一项是
A.“国学热”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众多文化潮流中的一支,完全不必担心“国学热”的出现会改变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B.着眼现今,真正有国学基础知识的人或真正懂国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应该鼓励人们真正静下心来读书。
C.目前国内“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跟国内的自发因素和海外一些华人的推动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益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
D.对于当前的“国学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应该从它自身发展的特性上去进一步认识它。
2.根据原文内容,能够证明“国学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一项是
A.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
B.“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历史文化认同感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C.海外华人提倡国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是为了增强华人世界的凝聚力。
D.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历史文化认同感得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当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这种认同感才会强烈地表现出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时下的“国学热”是一种表面上像其实不太像的文化复古现象,因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迁,现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别。
B.应该提倡静下心来读书,读读现代的书或古代的书,这对于改变浮躁之气日益盛行,而真正学习国学、懂得国学的人却是逐渐减少的现实会大有益处。
C.那些倡导“国学”的人和海外华人对“国学”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都是认同的,而真正能将华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认同感。
D.作者主张要持有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当前的“国学热”,强调了“国学热”代表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不会造成文化复古。
【参考答案】
1.B 此项是对与国学有关的读书问题的看法,不是国学热本身的看法,见第1段。
2.C 由选项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可以确认,见第2段。
3.A “表面上像其实不太像”的说法不当,原文是在否定“国学热”是文化复古现象的说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