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德国学校体育

德国学校体育

德国学校体育德国学校体育.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1.德国学校体育发展阶段2.德国学校体育的运行机制3.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4.德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5

德国学校体育.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1.德国学校体育发展阶段2.德国学校体育的运行机制3.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4.德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5.德国学校体育的特点6.学校与体育俱乐部7.德国的高校体育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阶段

根据乌珀塔尔大学Balz教授在其《体育教育学》一书中的叙述,德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学校体操(1871~1918)2.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身体锻炼(1918~1933)3.纳粹统治下的身体训练(1933~1945)4.分裂时期的身体教育(1945~1970)5.当今世界的学校体育(1970~今)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的运行机制德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重在学校实行自力更生,采取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政府在体育管理中只扮演一个协作者的角色。在国家推行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企业或社会体育团体的资助。学校体育主要吸纳了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并将这些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内容。这种以大众体育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活动大大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普及和发展,凸显了以大众体育为核心的业余活动的特点。目前,德国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是改善现有体育场馆,建设现代体育设备,为体育锻炼者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和指导教师。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发展身体,养成锻炼习惯,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1.体育自治、分层次管理德国的学校体育实行各州教育部监督、学校自主管理的体制。如斯图加特大学的体育管理机构为学校属下的体育科学研究所,类似于我国大学属下的体育学院/系/部,采用所长负责制。所长的主要职责是人事管理,内外事务、收支情况和体育原则性问题的决定。副所长的主要职能作用是体育专业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研究所主管人员的构成有所长、副所长、教研组长、学术代表、行政人员等,是一个组织严谨、分工明确的体育教学科研机构。研究所的主要职责是理念策略层、行政管理层以及机构和委员会的管理运作。其中理念决策层是研究所的学术部门,主要作用是指导思想的确定,政策、技术的实施,收支的咨询和确定;行政管理层是研究所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运作、进行收支管理和人事管理;各体育机构和委员会是研究所的内部组织(包括各种体育协会或学术委员会),主要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和学术领域方面工作的沟通与开展。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2.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方式德国学校体育是大学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体育专业教学的差异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对象包含了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也就是说,学校体育的指向是满足全体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愿望和要求。凡参加学校体育锻炼的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时间及身体状况等进行咨询,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体育科研所每学期都要为锻炼者提供名为《学校体育计划》(包括各种运动项目的简介)的小册子,使锻炼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一目了然;为所有参加学校体育锻炼的人员提供适合的运动场地、器械和专业指导教师。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17:00~22:00,每个运动项目的练习时间为90分钟,每周各运动项目安排练习2~3次不等。学校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多样,如斯图加特大学主要根据学校的经济条件、体育设施、师资状况、锻炼者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围绕“竞技体育、休闲体育、格斗体育、健身体育”四个大类设置了近60个能够满足群体或个人运动需求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的设置各有特色,运动形式多样化,以满足锻炼者各种运动的愿望和要求。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1.多样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出现在德国上世纪70年代前,其具体内涵为学校体育应开展多种多样体育项目的课程,其中包括竞技运动项目和健身运动项目两类。在竞技运动课程设立上,主张基本上不改变原有运动项目的规格和要求,将体育教学作为继承人类运动文明的手段。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从不同竞技运动项目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内容。这种模式比较重视开展现代竞技运动项目,以这些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2.运动行为开发课程模式开发学生运动行为是德国出现的第二种课程模式。欧洲流行“新体育”,澳大利亚流行“澳式体育”等,其实质是力图通过改变原有项目的规则与条件,修正原有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条件,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运动负荷,使之适应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并将其作为体育教材,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范畴。改造现有竞技运动项目或是开发新运动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使课程内开设运动项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最终实现开发学生的行为能力。此类体育课程在组织方面则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才能。德国将学校俱乐部与社会俱乐部相结合,使得广大德国青少年在运动参与方面有充分的选择权与自主权,与此类课程模式的推广不无关系。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3.运动体验和参与的课程模式强调体验和参与的模式是德国出现的较流行的另一种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运动参与,且不仅只局限于体育课,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同样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期望从参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还要感受社会与体验人生,重视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该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技能的完美不太注重,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在教和学的形式上,重视学生主导性的发挥。该模式中还包含了“快乐体育”思想,它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德国的各联邦州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学校体育方面国家只颁发指导性的文件,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都由州政府自己确定,因此讲体育教育目标也只能以某一个联邦州为例。Balz教授根据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len)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针,认为学校体育是围绕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来展开,从教育学的观点上学校体育应包括六个方面的目标。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学校体育的特点1.各联邦州自主性强2.体育教育呈现多样性3.学校体育以运动项目为中心4.重视开发行为能力5.教师培养方式独特6.场馆建设规格统一7.与俱乐部紧密合作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

学校与体育俱乐部1.学校与俱乐部合作的起源与发展二者之间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在19世纪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体育出现以后就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从二战之后才开始的。1955年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和德国文化部长会议(KMK)联合签署了“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体育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自此展开,而此前双方已经通过1951年开始的“联邦青少年运动会”尝试进行合作。1967年德国体育联合会又在DSB-KMK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在中小学和大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计划,双方在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上也开始合作。1972年,德国文化部长会议、德国体育联合会、各州体育联合会与联邦教育部长一起签署了“学校体育锻炼计划”,有关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再一次得到强调。此后从1976年到1985年,一些有关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合作具体措施的原则性文件相继出台,而目前各联邦州正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大都是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开始的。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2.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方式德国的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体育锻炼,如表1所示。其中又以体育课和校外体育锻炼为最主要的方式,而校外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与俱乐部的合作来完成的。

具体到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3.合作项目所谓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项目,实际上是根据各联邦州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学校和体育俱乐部之间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由体育俱乐部提供教练或场地,使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校外能够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这些合作项目所需的经费主要由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目前德国正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竞技体育有关,即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另一类与学校体育有关,即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表2是1997年统计的德国各联邦州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共22个,其中4个涉及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其余18个都是中小学生课外锻炼的项目。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4.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

除了参加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项目,很多中小学生还会报名参加体育俱乐部,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时间、更好的锻炼环境和锻炼效果。根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统计,2006年德国7~18岁的青少年中,有61.97%的人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学校与俱乐部合作项目中的人数,而只包括自愿加入体育俱乐部的正式会员,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在校外选择了参加体育俱乐部来进行体育活动。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5.场馆共用表3为德国体育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大部分场馆归政府所有,俱乐部免费或付费使用,尤其是运动馆的比例高达85.9%。这些运动场馆中除了少部分为公共设施外,大多数都分散在学校里面,也就是说学校里的运动场馆是和体育俱乐部共同使用的,学校白天使用,俱乐部使用的时间主要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这也可以看作是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合作的一种方式。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德国的高校体育德国的高校中除体育专业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必修的体育课,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普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通过高校体育和参加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作为大学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在德国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初以后。1945年后高校体育在占领区(二战之后德国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领,分成四个占领区,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区成为后来的西德)曾短暂的被禁止,但很快作为自愿的学生体育重新开放。1948年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成立,大大推动了高校体育在战后西德的发展,而此时的东德,体育课仍旧作为所有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后,原东德地区高校的必修体育课也转变成了自愿的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作为一种服务,有三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由中心组织机构、体育系(学院)作为任务或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如学生会)来组织。高校体育基本属于大众健身体育的范畴,其自愿参加、项目广泛、时间灵活、收费低廉等特点决定了其大众健身的属性。但高校体育中也有竞技体育的内容。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科隆的高校体育

科隆是德国第四大城市,近年来科隆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座“体育成”:德国唯一的一所体育学院――科隆体育学院和德国奥林匹克博物馆都在科隆;2006年世界杯科隆的“莱茵能源体育场”是比赛场地之一;2007年德国在科隆体育馆夺得世界手球锦标赛冠军……在这种浓厚的体育氛围中,科隆的高校体育开展也非常有特色。校园体育(Campussport)是科隆特有的一种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从2002/03学年度开始,由科隆大学和科隆体育学院联合发起并组织,为了与传统的高校体育相区别,将其命名为校园体育。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科隆的校园体育的特色1.项目更多,活动时间更长2.参与人员更广3.项目分级,水平更高4.收费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谢谢大家!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二十一分。

上一篇: 美国陪读妈妈的访学家属J2签证初体验
下一篇: 德国排名前十大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