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是旧时科举考试必考的项目,就像是现在的语数外一样,而《大学》就是其中的一员,位居四书里面的第一位,这里所说的第一位,是指位置的第一位,我们常说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至于文学上的成就排在什么样的位次,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以前是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大学》这本书的,课本里有收录的,但那学的应该也都是凤毛麟角,直到自己今年想开始好好学学国学,才把对这些古籍的学习提上日程,也才看到它们的正面目。
今天所说的《大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小学”相对应的,即“大人之学”。古代“小学”学什么?跟现在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学一些浅显的内容,古人八岁左右学习小学,主要是对古文的断句和解释,而到了十五岁,则开始学习“大学”,即“义理之学”,这个阶段,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初衷,我记得自己十四岁上的初一。总结下来,“小学”学得就只是“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小道,而“大学”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大学》的撰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在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刊印过。当初也本没有现在这么高的地位,它原来其实只是《小戴礼记》中的《大学·礼记》篇,在宋代以前并不受太大的重视。到了宋代以后,人们发现《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都太过经典,是儒家的精髓,于是将这两篇文章单独抽出来各为一书,也就有了现在的《大学》和《中庸》。后来朱熹又将它们与《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正式成为儒家经典中的经典,这地位自然也就抖升了。
这也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在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信佛的人越来越多,而佛教的消极方面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反对佛教,唐代韩愈提出了以《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用《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抨击佛教中只讲个人修身养性的佛理。韩愈的学生李翱也推出了《中庸》学说来和佛教对抗。他们开始把《大学》《中庸》中“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和“中和”的处世思想进行阐释,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北宋司马光编撰《大学广义》,是为《大学》独立成书之始。
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尽管我只是看了皮毛,但也还是很有收获的,其中的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也真的都是格局很大的经典。
这当中的内容也只有仔细研读了才能够给出客观的评价,现在还不是时候,我现在还欠着很多火候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