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热播,掀起了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记者采访发现,这股“国学热”之风,让暑期培训市场也出现了新动向: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到国学班学国学、育品行。国学培训班愈发火热,成为当之无愧的暑期培训“新晋网红”。
国学节目带火国学培训
着汉服、行古礼,诵经文、修习性……暑期一到,南京衮雪培训机构就热闹起来。一群群头戴冠帽、身着传统服饰的小儒生们坐在蒲团上,手拿书简,摇头晃脑,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诗词经典。“老师教我们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边拍手边学习,这样上课既有趣,又好玩,古诗文记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学生唐雨婷说。
南京衮雪培训机构任课老师徐老师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国学节目的火爆,国学培训成为培训界“新宠”。今年暑假,由于报名人数增多,诵读班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诵读班我们今年分设了大班和小班,小班一般是6—8人,大班招收8—10人。暑假刚到,我们的课程就全部报名满员了。”
“我们家孩子喜欢看《经典咏流传》节目,在家就经常‘唱’诗词。这不,趁着暑假,就给他报了诵读班,让他过过瘾。”一名家长如是说。
记者发现,除了诵读班,培训机构围绕国学开设的软硬书法班、国画班、陶艺班等也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
“古代人写书法,我把孩子送来学习书法,就是希望他不要忘记老祖宗的文化。”家住南京市秦淮区的居民周石青给马上要读小学的孩子报了软笔书法班。她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太小,她起初会担心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没想到是她多虑了。“他们上课的形式很活泼,当中穿插了游戏、动画、情景教学。我家孩子第一天上完课回来就跟我说,明年还要报名。”
国学“亲子课堂”获点赞
在昆山虹棋路的一家国学馆,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国学教育,记者还看到了“礼仪课堂”。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孩子年龄段的不同,他们会灵活设置礼仪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幼儿群体,就教他们如何排排坐;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就开设公共礼仪社交课,教孩子们排队、倾听、握手等礼仪。”
记者发现,在礼仪课堂中,还出现了家长的身影。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国学馆设立的“亲子课堂”。“教育离不开家庭氛围的熏陶。孩子通过和家长互动学习,体验礼仪之道,彼此间养成尊重、自律等习惯,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也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其中意义。
家长张德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参加亲子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习到传统礼仪知识,自己也能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孩子。她说:“这种亲子课堂值得点赞!”
国学热不能只是“三分热”
暑期国学培训异常火爆、亲子课堂大受追捧,这些都是大众重拾传统文化“硕果”的最好印证。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学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这让不少业内人士产生担忧:“学习国学是好事,但很多培训机构要么只是走走过场,走马观花式地教孩子说一说、背一背,要么让孩子囫囵吞枣般‘一口吃成大胖子’,这样的学习与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国学热,到底能“热”多久?市场现存的培训机构还应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表示,很多国学读本高度浓缩了传统文化知识,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来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幼儿学国学不能急于求成。他建议,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有所选择,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比如,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蒙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多接触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的三字经、千字文等基础国学读本。”
同时,殷飞强调,老师在授课时,除了要注重趣味性,在解读经典时也要融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把经典读‘死’,给孩子制造更多的机会去思考。这样,孩子将学到的道德要义和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国学对社会的积极元素才得以体现,国学热才能热得长久。”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 菁 实习生 王佳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