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敲木鱼
木鱼原是由汉传佛教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和尚敲木鱼,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佛教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和尚敲木鱼(和尚敲木鱼的声音叫什么)
木鱼始于什么时候?
它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形制?
它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在佛教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不过木鱼的真实意义,还应依据《百丈清规》中所说的那样:“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也就是说,佛教僧众在诵经时之所以要敲打木鱼,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鱼类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的,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制作木鱼,一般都是把一整块木料雕刻成鱼的形状,然后把中间挖空,在头部、尾部、鳞甲等部分漆上黑漆,押上金箔,其余部分漆上红漆。大型木鱼一至六尺长,和尚敲木鱼,小型木鱼三至五寸长不等。
和尚敲木鱼的声音叫什么
小和尚的庙里住进了一位女施主。
小和尚吓坏了,逃去殿里敲木鱼。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现在老虎居然住进庙里了,看来自己和师父是要被吃了。
女施主闲暇无事,也走到殿里,和尚敲木鱼,看见一位小师父红着脸拼命敲木鱼,好奇地过去看看。
吓得和尚躲到佛像后面。
女施主蹲在地上,借着地上薄薄一层香灰写:我饿了。
和尚呆呆坐回她面前,继续敲木鱼,浑身发抖。
女施主又写:怎么了?
和尚:你要吃的,我舍身喂虎。
女施主美得就像个菩萨,可惜不会说话。随身带着把琵琶,下午拨弄几下靡靡之音。寺里暮鼓晨钟,多了点红尘旖旎。
庙里就两个和尚,她过来借住,帮忙做些僧衣缝补。小和尚看她坐在灯下补衣服,心怦怦跳。
女施主发现他偷看,对他笑笑,如莲花开。
小和尚问师父,为什么让女施主住进来?
和尚敲木鱼图片
民国13年的一天,一件事轰动了云南。云南云栖寺菜园后面,火光冲天。僧人们循光而去,发现具行和尚端坐蒲团,趺足合十,面带微笑,如生人般。而木鱼僧鞋,却已成灰。虚云和尚轻敲三罄,具行和尚便倾然倒下,成为一堆灰烬。
光绪33年,一个叫阿便的青年来到云南鸡足山的祝圣寺,请求入寺做工。此人其貌不扬,衣衫褴褛,样子笨拙,还有耳聋的毛病。
当时,虚云和尚在祝圣寺住持大局,重修寺庙,但名义上的住持还是圣空和尚。阿便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年纪轻轻,就由亲戚安排入赘曾氏。如今才19岁,已是两个儿子的父亲。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听说祝圣寺修建需要苦力,便一路找了过来。“师父,没有出路了,请您留下我做工吧。”
圣空和尚看他可怜,便道:“你若不嫌工钱低微,和尚敲木鱼,就在柴房住下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