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在大凌河包围了祖大寿,祖大寿粮尽援绝,十月弃城投降清军,自己逃回锦州。
大凌河之战,明军损失很大,而更坏的影响却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吴桥,就是很有名的“吴桥兵变”,也算是蝴蝶效应在历史上的经典表现。
吴桥兵变东江军(吴桥兵变改变历史)
当初毛文龙被杀之后,他的一些部将渡海前往登州,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其中毛承禄被任命为副将,孔有德、耿仲明为游击将军,李九成为偏将。
大凌河被包围时,孙元化按照兵部的命令,派孔有德率兵渡海,到营口一带登陆,袭扰皇太极的后路,策应祖大寿。
孔有德知道这种做法太凶险,坚持要走陆路,于是和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率领一千人马,十月份才出发。实际上,这时候再发援兵,对大凌河的祖大寿已经毫无意义。
孔有德在路上磨磨蹭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走到吴桥。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在吴桥引起了士兵哗变。最初,孔有德是被士兵挟裹而起兵,他的一千人马在清军面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面对毫无戒备的内地郡县,却是可怕的虎狼之师。他们先后攻陷陵县、临邑、商河、齐东、青城、新城等六城,再向东杀回登州。
此时孔有德已经假戏真做,真的反了。官军方面主要有两股力量,一是山东巡抚余大成,一是登莱巡抚孙元化。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精能西洋大炮的铸造和使用,曾经辅助袁崇焕,后来升任山东右参议,再升为登莱巡抚。孙元化曾在宁远等地任职,所以他的部众当中,辽东人的比重很大。
明军围剿孔有德的过程,充分暴露了文武官员的腐败无能,我们只简单说一下中间的过程。
最初,余大成和孙元化都主张招抚叛军。当年年底,孔有德杀到登州城下,城外官兵中的许多辽人投降,潜入城中。城里的耿仲明等人里应外合,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登州陷落。总兵官张可大战死,孙元化自杀不成,被俘,余大成逃往莱州,被革职。
孔有德推举李九成为首领、自己和耿仲明为副手,又率军进攻莱州。新任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总兵官杨御蕃等人率军守城。
这期间,朝廷从山东、保定、天津等地调集军队前去围剿,都被打败。又调蓟门、四川、昌平、密云等处兵将增援,也是损兵折将。这期间,徐从治死于炮火,谢琏被俘。
崇祯皇帝大怒,把主张招抚的官员革职,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由朱大典率领关宁精兵救援莱州。孔有德大败,逃往登州。朱大典乘胜进攻,登州城破,李九成战死,李应元被杀,毛承禄被擒,孔有德、耿仲明率军渡海投奔皇太极。
原本是救援辽东的援军,结果变成明朝的心腹大患,反而需要调集辽东的精兵前来平叛。吴桥兵变的演变,让明政权的腐朽显露无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