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郑国由此建立。作为一个西周后期才出现的小诸侯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
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谁(春秋五霸之首是谁哪五个国家)
同时,郑庄公之行使得周礼逐渐崩坏,自此以后诸侯蠢蠢欲动,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也拉开序幕,因此后世对庄公之后的诸侯国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之的评论。
春秋形势图
艰难继位
公元前757年,郑武公(郑庄公之父)和夫人武姜生下了庄公,因为庄公出生时难产,脚先出来,母亲武姜受到惊吓就给他起名为“寤生”(倒着出生),并因此而厌恶他。三年后,武姜又生了次子共叔段,共叔段顺产出生,武姜对其很是喜爱。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或许是出于对次子的喜爱和对未来的筹谋,武姜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并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此事,不过郑武公都没有答应。又过了十年,郑武公身患重病,当时国内支持寤生和叔段继位的大臣已分为两派,寤生虽为嫡长子,但并无优势。夫人武姜趁机再次请求郑武公立次子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仍没有同意。
同年,郑武公病逝,靠着父亲和“嫡长子继承制”保护的太子寤生终于继承了郑国君位,史称“郑庄公”。
平定内乱
当初武公在世的时候,武姜为次子叔段请求封地,武公深谋远虑,恐叔段势大寤生难以压制,就封给叔段一个小城“共邑”,所以叔段又被称作“共叔段”。
等到寤生继位,武姜又替次子请封,庄公请教母亲的意见,武姜想将“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封给叔段。郑庄公说:“制邑是险要的战略之地,不宜封给段,其他城邑都听母亲的。”武姜就要求郑庄公把“京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二十余里)封给叔段,让叔段住到京邑。
武姜为叔段请封
大夫祭仲进谏道:“按照制度,大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京邑比郑国国都还要大,怎么能作为弟弟的封地呢?如今京邑面积不合法度,恐怕会对您不利。”郑庄公回答:“这是母亲武姜的要求,我不敢反对,怎么能避开这不利呢?”祭仲回答说:“姜氏什么时候满足过?不如早做打算,为叔段更换封邑,以免滋生事端让祸患蔓延!”,郑庄公难违母命,无奈的说出那句千古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久后,叔段让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在服从国都命令的同时听从自己的管辖。公子吕进谏请求除去叔段,郑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不用除掉他,他也会自取灭亡的。
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叔段终于按耐不住野心,准备起兵造反,偷袭郑国都城,武姜听说后也打算在城里为他打开城门。可惜叔段之举不得民心,有很多士兵在路上就逃跑了,郑庄公得知后发兵讨伐叔段,叔段逃跑回京邑,京邑百姓都反对他,他又逃到鄢邑,鄢邑的士兵也不支持他,他又逃到了共国。
郑庄公平定了内乱,郑国自此上下一心。
远交近攻
叔段叛乱失败后,他的儿子姬滑逃到卫国,请求卫国国君卫桓公为他攻打郑国,卫国出兵占领了廪延。于是,郑庄公便联合周天子(周平王)和虢国、邾国、鲁国出兵相助,攻打卫国边境。
庄公24年,郑国与大国齐国结盟。
庄公25年,卫国联合宋国、陈国、蔡国攻打郑国,包围了国都五天后才撤兵;同年秋,几国军队才能攻打郑国,割取了郑国田里的粮食后才撤去。郑国在此期间重农兴商,潜心练兵,以备复仇。
庄公26年,郑庄公挥兵复仇,攻打卫国郊外,卫国联合南燕国应战,郑国胜之。
同年,宋国攻打友国邾国,邾国向郑国求助,郑国为报复宋侵郑之仇,出兵攻到了宋国国都的外城。
庄公27年,鲁国郑国修好,郑庄公攻打陈国,俘获良多。同年秋,宋国攻下了郑国的长葛。
庄公28年,郑国与宋国、陈国修好,举行了盟会,郑国与陈国联姻。
庄公29年,由齐国牵头,宋国、卫国、郑国修好并举行盟会结盟;同年,在郑庄公的指引下,齐国朝见郑国(东周周天子声势衰微,朝见天子的诸侯并不多)。
庄公30年,北戎入侵郑国,郑国大败戎军。
庄公32年,打败息国、宋国。
奉天子以讨诸侯
郑国自周宣王任命弟弟郑桓公为司徒起,郑武公、郑庄公都继任司徒,至周桓王时,郑庄公又为周朝执政卿士。郑国在郑庄公带领下逐渐强盛,在尊奉天子的同时,也主动替天子讨伐不臣。
庄公31年,宋国对天子无礼,郑国联合齐国、鲁国进攻宋国打败宋军。宋军率卫国、蔡国进攻郑国以作反击,郑军又打败俘获三国军队。同年冬,郕国违抗周天子的命令,齐国、郑国联合攻入郕国。
庄公32年,郑、齐、鲁进攻许国,郑庄公将许国国君释放并进行戒饬。
打败五国联军
庄公37年,周桓王削弱郑国权力,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朝政政,郑庄公便不再朝觐周桓王。秋季,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采纳子元的建议,攻其薄弱,打败五国联军。
交战中郑将祝聸还射中了周桓王的手臂,祝聸请求继续追击周桓王,郑庄公阻止他说:“侵犯长者尚且要感到恐惧,怎么敢欺凌天子呢?”于是停止追击并在深夜派相国祭仲去询问周桓王的伤势。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郑国莲鹤方壶
猝然长逝
郑庄公43年(前701年)正月,郑庄公与齐僖公、卫宣公、宋庄公在恶曹(似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南)结盟。五月七日,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岁。之后,祭仲立太子忽为国君,史称“郑昭公”。
作者说:历史上对郑庄公褒贬不一,贬之者诟病其“对弟弟失于管教”和“射中周王肩臂”,余则不以为然,如山东师范大学代生教授的分析:“就强势的武姜和分化的朝臣、武姜身后的申国以及难以预测立场的周王室”来看,郑庄公其实处于弱势,在武姜的保护下,庄公难有教训弟弟的机会;而天子率军进攻郑国,郑国无奈反抗,战争中郑将射中天子肩臂,庄公也及时阻止追击,并询问伤势,视其行为,也是遵守周礼的。
观庄公一生,将立国方五十余年的小国郑国发展壮大,重农兴商,攘外安内,远交内攻,又打败天子率领的五国联军,实力称霸于诸侯,其丰功伟业,“春秋五霸‘第一霸’”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