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之后,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珍贵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长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凿壁偷光(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正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日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之间之间之间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灼烁也大了,他就凑着透出去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之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凿壁偷光的故事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现在已经很少有知道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