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

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

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连载三十三)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金建军我党在鲁东的武装起义是以共产党组织基础较强的寿光、潍县为中心发动起来的。1937年10月下旬,山东省委成立了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鲁东工委),由鹿省三任书记、张文通任组织委员,确定鲁东工委领导以益都为中心的寿光、潍县、昌邑、广饶、

(连载三十三)

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

冯国胜冯国用(冯国胜画家)

金建军

我党在鲁东的武装起义是以共产党组织基础较强的寿光、潍县为中心发动起来的。1937年10月下旬,山东省委成立了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鲁东工委),由鹿省三任书记、张文通任组织委员,确定鲁东工委领导以益都为中心的寿光、潍县、昌邑、广饶、博兴、临淄、淄川、博山、临朐、昌乐等县的工作。

随后,张文通赶到寿光县,做发动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924年入党的老党员马保三时任国民党的寿光县湖东乡乡长,中共寿光县委以湖东乡公所的名义,在牛头镇举办青年积极分子训练班,培养武装起义骨干。

1937年12月29日,寿光县各地300多名人员齐聚牛头镇,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后部队编组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任司令,张文通任政委,红军干部韩明柱任副司令,杨涤生任政治部主任,马健生任参谋主任。同时还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张文通任主席。[46]到1938年1月10日,游击队已发展到700多人,编为5个中队。

1月18日,第八支队在弥河以西的王高、邢姚,组建了第十五中队;1月24日移驻张家庄。稍后,原韩复榘部的营长孟祝三率40多人参加第八支队,被编为第七中队。2月23日,第八支队在小韩庄将伪军韩堂大队包围缴械,俘虏68人,获枪70余支。3月18日,特务大队和第七中队收缴了地主武装朱子芹的60人枪和全部弹药。这时,在益都组建的第十二中队,在广饶组建的第十一中队也赶来改编。整个第八支队编为三个大队(第一、三、五大队)和三个直属队(特务队、骑兵队、交通队),全支队已发展至2000余人。[47]

早在马保三、张文通等发动武装起义之前,国民政府鲁东地方政府就在积极整编地方武装。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后,山东省政府为了适应抗战的要求,重划行政区,组织游击队。潍县县长厉文礼被韩复榘委任为山东省第八区行政专员兼游击队司令。管辖昌乐、益都、诸城、寿光、潍县、昌邑等十三县。

厉文礼又委任寿光县长宋宪章为第八区游击第一支队司令,张景月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张景月帮助宋宪章以“乡农学校”学生为骨干,将县自卫队、公安警察、水上警察大队、保安大队等编组成军,准备迎敌。

1938年1月9日,日寇坂桥师团一部沿潍博公路迫近寿光城郊,宋宪章、张景月紧急布置的防线进行抵抗,激战半日不敌撤退。在撤退途中,宋宪章脱离队伍跑到了重庆,张景月正式接任第一支队司令一职。支队以下编为四个梯队(相当于团),十几个大队(相当于营),总兵力约8000人。[48]

与寿光县委筹备武装起义的同时,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也在领导潍县、昌邑等县的党组织和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先(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筹建抗日武装。他们组织人员,收集枪支,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937年12月中旬,国民党寿光县政府修械所两辆运载武器的马车向潍县撤退,共产党员郭焕中、郭文治等率众拦截,获得步枪40支、手榴弹200余枚。1938年1月9日,日军占领潍县。1月27日,鹿省三率400余人在潍县北举行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王培汉任支队长,鹿省三任政治委员,王翼之任政治部主任。鹿将这支武装编为第一、二、三、四中队和特务队。[49]

1938年2月14日,中共昌邑县委在昌邑北部瓦城举行起义,部队100余人。次日,昌北起义部队与第七支队在瓦城汇合,昌北起义部队编入第七支队。

3月15日,活动在潍县南部的历文礼部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三十四大队,因为共产党的策反,在大队长张鸿礼的率领下,来到潍北加入第七支队。此时,全支队约700余人。鹿省三指定张鸿礼任第七支队支队长,王培汉不再任支队长,全支队改编为三个大队和一个特务中队。[50]

1938年3月2日,潍县南部的共产党员何凤池与何凤鸣、田化宽等在东曹庄集合100余人举行武装起义,自名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第二大队,由何凤池任大队长,冯国胜任副大队长。到四月中旬,第二大队就迅猛发展到800余人。

3月26日,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受鹿省三邀请,由寿光经潍县到达昌邑县龙池附近时,因龙池地方武装拒绝第八支队进村,第八支队和第七支队就联合起来向龙池发起进攻,很快龙池的地方武装就被全部缴械。[51]当晚,第七、第八支队在瓦城会师。4月5日,为了加强第七、第八支队的统一领导,决定成立七、八支队联合指挥部——八路军鲁东指挥部,由马保三任指挥,鹿省三任政委,韩明柱任副指挥,刘光汉任参谋长,同时保留第七、第八两个支队的建制。

随后,应中共领导的胶东第三军和第三支队的邀请,决定鲁东游击指挥部率所辖部队东进胶东,与胶东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根据地。同时成立第七、第八支队后方工作委员会,留在当地坚持斗争,鹿省三也留下坚持工作。

4月中旬,鲁东游击指挥部到达掖县(现莱州市),与掖县三支队汇合。随即,鲁东游击指挥部与掖县第三支队、胶东第三军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鲁东游击指挥部开赴黄县(现龙口市),协助三军第三大队解除黄县县长王景宋部的武装。[52]

王景宋,山东黄县东张家沟村人。战前,因其致力于地方群众文化普及工作,成绩斐然,曾受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表彰。1938年2月4日被地方实力派请出就任黄县县长。不久,王景宋又被张金铭(平度县长兼第十六支队司令)任命为国民党第五战区直属十六支队第九纵队司令。是年2月下旬,王与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达成协议,联合抗日。第三军第三大队也编入国民党五战区游击指挥部十六支队第九纵队。籍此,第三军第三大队也进入黄县城,并防守县城西门。[53]

进入黄县的三大队与王景宋部不和,摩擦不断,三大队就想借此次鲁东游击指挥部东进之际,彻底解决王部,占领黄县城。恰在这时,招远县中共外围组织“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派人邀请原第七、第八支队前往招远城,由内线王檐雨做内应,解决城内武装,占领县城,收缴武器。[54]

所以,联席会议后,鲁东游击指挥部兵分三路,一路由韩明柱率领第八支队两个大队进军招远县;一路马保三、张文通率领指挥部机关和特务大队进驻黄县黄山馆镇,寻机攻占黄县县城;一路由刘光汉率领第七支队两个大队进取黄县龙口镇,因龙口镇属海上主要通道,也驻有归黄县县长统辖的警察部队。[55]

4月25日,刘光汉率部进入龙口,刘派地下党员与龙口公安局长李梅生多次商议,李同意率部加入八路军,通过李梅生还争取了龙口镇水上警察大队大队长纪永芳及其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作为内部策应。于是,韩明柱带领五中队借同水上警察大队联欢的机会,在内线的策应下,缴了海防大队全部人员的枪支(英式轻机枪两挺,英式步枪46支、左轮短枪六支和机步枪子弹40多箱),使八支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补充和改善。[56]

马保三率部到达黄县城边时,马坚持要率队进入县城,遭拒后马保三部与守卫黄县西门的原我党组建的第三大队,里应外合,很快就打进城内,将王景宋及其亲信400余人包围在县府大院内。经激战,王感觉突围无望,遂率部解除武装,只身离开黄县。此战鲁东游击指挥部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包括汽车、被服在内的大量军用物资。[57]

八支队两个大队在韩明柱率领下奔赴招远城,还未到达,内线王檐雨等已在栖霞县被栖霞县县长兼第十六支队第五纵队司令刘万岭逮捕。招远县县长兼第十六支队直属第四大队长的焦慎卿,已得到王檐雨会做八路军内应,便做好了招远县城的防御准备。看到此情,韩明柱只好率部返回黄县,协助攻打黄县。[58]

黄县战斗刚刚结束,招远县县长焦慎卿便为报八路军进攻之仇,率部深夜袭击驻黄山馆镇的鲁东游击指挥部总部机关,适逢何凤池率第七支队第二大队1000余人长途东进,于当日黄昏赶到黄山馆与指挥部机关汇合,兵马未歇,当晚即参加战斗。焦慎卿部伤亡惨重,狼狈撤退。

在此,无论是王景宋、焦慎卿还是刘万岭,从军事建制上讲都是张金铭的部属。张金铭,山东省定陶县城北南张家楼人,战前曾任北伐军上尉营附,师少校参谋,后在山东省教育厅任科员、督学,淄川县立中学任校长,最后任平度县立中学校长直至抗战爆发。

日军大举进攻山东后,张金铭带领平度中学部分师生,以乡农学校学生为骨干拉起了一支队伍。随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任命张为平度县长兼第十六支队司令,到1938年3月,第十六支队已发展到14个纵队,8个直属支队,活动在招远、莱阳、掖县、即墨、平度、黄县、栖霞等县。[59]

张金铭为报复鲁东游击指挥部进攻黄县、招远,遂集合了平度、栖霞、招远、莱阳四县的十六支队所属各部队,向驻掖县的第三支队发起攻击。5月12日,鲁东游击指挥部与第三军、掖县第三支队联合组成胶东抗日联军指挥部和前敌指挥部,刘光汉率鲁东游击指挥部三个大队和第三军两个中队星夜赶赴掖县,协助掖县第三支队反击张金铭的进攻。在夏邱堡一带两次歼灭张部数百人[60],并协助掖县三支队平息了内部发生的叛乱,使蓬(莱)黄(县)掖(县)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三军和掖县三支队建立了稳固的战斗基地,提高了三军的战斗力。此时,鲁东游击指挥部所属各部也迅速发展到4000多人,拥有4门迫击炮,下辖8个大队及特务大队、机炮大队。

6月中旬,胶东抗日联军接到省委指示,要求七、八支队西进返回清河地区。下旬,马保三将七、八支队混编,组成新的第八支队,下辖三个区队,由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随后,马保三率第八支队告别三军和掖县三支队,从黄县挥师西进。

8月下旬,八支队西行至淄博、桓台、邹平、长山一带,与由原鲁北各游击队改编的第三支队在卫固街会师。

9月上旬,清河各县国民政府地方武装王尚志、李笑文、宋雨田、张景南、高竹筠、周胜芳、张景月等齐聚高苑县的焦桥,商讨如何消灭中共在该地区的武装。中共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先下手为强,派八支队配合三支队长途奔袭焦桥,一战消灭国民政府地方武装几百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将国民政府的地方势力驱逐到小清河以北,恢复和巩固了小清河以南的游击根据地。[61]

1939年春,八支队南下鲁中,与临朐、沂水、博山3县的八路军武装一起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马保三任司令,红军将领钱钧任副司令。

早在1938年下半年,我党创建的鲁北抗日根据地和鲁东抗日根据地已连成一片,省委决定两块根据地合并到一起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清河特委。1939年9月,中共清河特委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改建为清河地委。

1938年12月,七、八支队奉山东分局(1938年12月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建)的命令南下鲁中,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原在鲁北创建的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成为清河地区坚持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清河地区平原游击战争的领导,1940年10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的指示,正式成立了中共清河区党委,由景晓村任书记。12月,清河区第二届参议会决定将清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改为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清河地区国民参议会改为清河区国民参议会。清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主要驻广饶北部的牛庄、北隋一带。

清河区党委和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后,又分别组建了中共清东地委、清西地委和清东、清西两个分区办事处。山纵三支队于10月在广饶北隋、牛庄集结,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许世友,政委刘其人,副旅长杨国夫,下辖3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全旅兵力6000人。为加强清河区地方武装建设的领导,统一指挥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11月组建了八路军清河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兼政委,下设清东、清西两个军分区。为推动清河区各抗日群众团体的建设,加强领导,组织全区各界一致抗战,1941年7月,清东、清西两分区办事处改为清东、清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10月,清河区党委、行署决定组建清中地委和清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此,山东省清河区已建立了完善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构,和巩固的清河区抗日根据地。(未完待续)

上一篇: 汤和与“人口团子”(汤和是哪里的人)
下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藏獒(世界上最大的藏獒巨獒)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