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世纪初,中国还有四种野生老虎: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新疆虎,如今新疆虎业已灭绝,华南虎和孟加拉虎也久在野外绝迹,只能在动物园苟延残喘。21世纪的第二个虎年,辽阔的中国大地只剩下孤零零的东北虎形影相吊。
爪哇虎为什么是科莫多巨蜥的天敌(爪哇虎图片)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岛国印度尼西亚,曾经是虎的乐园,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国上,栖息着三种当地独有的老虎亚种——爪哇虎、巴厘虎和苏门答腊虎。这三种虎共同的特点是“袖珍”:已知世界上存在过的最小老虎巴厘虎,成年雄性虎体重不过100公斤,成年雌性虎更仅65-80公斤重,活脱脱一只“大猫”;爪哇虎和苏门答腊虎稍重一些,成年雄性虎和成年雌性虎的重量,也分别只有140公斤和90公斤左右而已。
印尼地处热带,森林茂盛,食物丰富,且四面环海,又缺乏“百兽之王”的天敌,本应是最理想的“虎乐园”,但正如一位长期在当地从事动物保护的专家所感喟的“虎最大的天敌永远是人类”,在西方捕猎者和当地民众的长期无节制捕杀下,“最小的老虎”——最后一头巴厘虎于1937年9月27日被捕杀,原本数量最多、19世纪还“成千上万”的爪哇虎,因为不幸栖息在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爪哇岛上,尽管1972年姗姗来迟地设立了一个保护区,但最后3只爪哇虎也终于在1979年默默地永久消失在丛林深处,令爪哇虎成为迄今最近一个彻底灭绝的老虎亚种。
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种苏门答腊虎,而它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总部设在英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Traffic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当时苏门答腊尚有1000头以上的苏门答腊虎,但此后这种老虎以平均每年20-50头的速度被人类捕杀,至21世纪,苏门答腊虎已所剩无几,Traffic估计2020年“不足400头”,世界自然基金会更悲观,早在2007年就宣称“仅剩192头”,零散分布于北苏门答腊省和亚齐省交界的勒塞尔山国家公园(GunungLeuser)、北苏门答腊省的巴塘加迪斯国家公园(BatangGadis)等寥寥无几的几块保留地内。
印尼林业部生物多样性署官员表示,随着印尼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大量原始森林被开辟为油棕等经济作物种植园,这项原本作为“替代能源”原料开发、旨在保护环境的种植计划,却在不经意中给苏门答腊虎带来灭顶之灾。由于“林退人进”,老虎栖息地和人类社区越来越靠近,不断传出饥饿的老虎伤人消息,这激化了人虎间矛盾,导致村民仇杀伤人老虎的报复性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此外,印尼盛行用老虎入药,以虎皮、虎牙、虎爪、虎须制作首饰、装饰品和巫术道具,或以虎骨、虎鞭入药在当地也仍然时兴,所有这一切中的每一条,都无异于一支射向苏门答腊虎的毒箭。
为避免最后一种印尼老虎重蹈其两种同类覆辙,印尼政府在苏门答腊岛开辟了几处自然保护区,并在20世纪末加大了打击捕猎老虎的力度:捕杀苏门答腊虎最高可判刑两年,而交易虎身上任何器官、部位,都将可课以相当于1.1万美元的罚款。2007年12月,时任印尼总统苏西诺宣布一项“十年计划”,以拯救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虎。
然而十年转瞬即逝,效果却并不理想,2020年,动物保护部门在保护区内发现了至少5只死于人类投毒、设置陷阱的苏门答腊虎,而对肇事者的查处却付之阙如。事实上,形形色色的捕猎、贩卖措施很多都沦为一纸空文:针对“十年计划”的调查发现,美丹(Medan)和潘库尔巴特(PancurBat)两处多年来惩处老虎捕猎和老虎制品贩卖的案例数为“零”,而这两处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捕猎苏门答腊虎集散地”。
肆虐全球的新冠也不合时宜地在虎年前夕令苏门答腊虎的处境雪上加霜,甚至动物园里的苏门答腊虎也未能幸免:2020年7月,印尼首都雅加达拉古南动物园两头分别9岁、12岁大的苏门答腊虎先后确诊新冠,成为整个印尼首批新冠“中招”的非人类动物,尽管这两头苏门答腊虎后来都痊愈,但仍然令关注苏门答腊虎命运的人们惊出一身冷汗,至于它们何以感染新冠,至今仍是个谜。
又一个虎年即将到来之际,一些忧心忡忡的动物保护学家预言,如果日益恶化的形势得不到根本性扭转,野生苏门答腊虎将在10年后绝迹。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都真心希望,下一个虎年来临的时候,我们还能在苏门答腊的丛林里听到激动人心的虎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