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1995年,东京时间清晨5时46分52秒,日本关西的神户、淡路一带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震源位于濑户内海的淡路岛北部,地震使得6434人遇难(其中4000余人被砸死和窒息致死),25万栋房屋被毁,受伤约2.7万人,有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到一千多亿美元,总损失达日本国总GDP的1—1.5%。
阪神大地震是哪一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正所谓“祸不单行”,当时日本经济深陷“泡沫经济破裂的泥沼”中,而此次大地震又重创的日本的国内第二大经济圈,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这次地震死伤人员之多,建筑物破坏程度和经济损失之大,可以说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七十二年来程度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自战后五十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纪念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灾区各地都纷纷在今天举行纪念活动,为他们祈福,并深切悼念在这次地震中不幸罹难的亲人们。
东京时间清晨5时46分,在神户市中央区的东游乐场,由五千余盏竹灯组成了地震发生的时间“1995”和“1.17”的字样,日本群众们自发的聚集举行“阪神淡路大地震24周年祈福活动”。
除了在灾区各地除举行哀悼和祈福活动外,还举行了“避难演习”和“防灾宣讲会”。日本人痛定思痛,逝者已逝,而生者更需坚强,实际上1.17已经不单是追悼死者,更是向下一代传承“灾难的苦痛”以及“上一代人总结的血的教训”的日子。
地震后,日本政府在此地修建了“北淡震灾纪念公园”成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参观的游客能够在这里看到国家保留的当时的“立体活断层模块”以及“受灾的民房”,全方位的感受当年那场恐怖的地震。
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当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有直接体会的人群逐渐减少,如何传承当时的经验和教训,并且正确引导新一代日本青年防范灾害,预防灾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本社会问题。
阪神大地震类型相当致命
虽然说阪神大地震,“阪”字排在前面,但大阪府受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就是“神户市”,所以在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别名又叫做“神户大地震”就是这个原因。
但,为何这个震级只有7.3级的地震,却能够在日本地震史上和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平起平坐呢?这还不得不去从“地震类型”分析一下。
由于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日本绝大部分的地震类型发生在地质板块间挤压的沿海地区,“东日本大地震”就是典型的这类地震。“311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距仙台约130km,震源深度20公里。
往往震源不在日本本土,而是在日本的领海地区,一般会伴有海啸,所以这就是为何日本在防范地震时,会同时防范海啸的原因,因为在日本,几乎这两种自然灾害是共生的。
不过,不幸的是,“阪神大地震”对于日本来说并不是“常规类型地震”,而是“内陆浅地震”,这种地震震源潜,而且经常发生在人口聚集的陆地地区,一旦发生,响应时间极其短暂。和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唐山大地震”类型较为相同,都属于构造地震。
1.17当天清晨,阪神大地震从神户市南部向中心延伸,产生7.3级的主震之后又陆续的产生了至少七十四次余震,连绵数天,人们流离失所,几乎主要的老建筑和主要道路全被毁于一旦,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阪神高速”的高架桥整体坍塌。
继而引发了蔓延了半个神户市范围的熊熊大火,大火的惨烈程度一点不亚于二战时期的“东京大空袭”,前文所述,阪神大地震使得6434人遇难,其中四千余人被砸死和窒息致死,这四千余人的死亡皆属于地震的“次生灾害”。
日本防震减灾体系缺点的完全暴露
阪神大地震直接暴露出当时的日本政府,在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失误和薄弱环节。
先分析震前预防,日本社会乃至科学领域普遍出现了错误判断,判断“日本关西地区几乎没有出现大地震的可能性”,使得国家和关西本地区对于抗震设防的城市建设发生“严重滞后”。
因为日本地震繁多,当时出现这场地震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国内太大的关注,只是被当成“常规新闻”进行播放。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虽然在清晨从电视上得知了阪神地区的火灾场景,但日本中央政府最开始接收到的地震死亡人数仅仅只有四人,导致中央政府将其划归为“地方性事务”就没再插手此事。
因为关西地区抗震设防的城市建设发生“严重滞后”,其地区的消防能力只能够达到正常维护“城市火灾”的程度,消防设施根本没有达到地震程度所需,因此这也是被划归为“地方性事务”后,地震继发性火灾得不到及时扑救的根本原因,由此造成了大量的“二次伤亡”。
由于日本政府部门在战后没有制定关于“抗震救灾”的任何有效方案,导致政府在应对震灾和火灾上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大大的加剧了震灾的损失和伤亡。
由于中央政府对震灾的严重误判,完全的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日本政府是在第二天才召集自卫队展开救援,而等到兵库县专业的救援设备,例如生命探测仪器等都是震后第三天才被送进灾区的。
阪神大地震成为“志愿服务”的转折点
既然中央和地方救援乏力,以“居民自救”为主力的“志愿服务”出现在了阪神和淡路地区,有许多居民和志愿者主动涌向神户进行救助,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三个月之内,共计有超过一百二十万名志愿者直接开展了救援活动,就连充斥在该地区的黑社会“山口组”也纷纷参与救援,免费给予当地灾民以食物和御寒衣物。
这种社会“志愿服务”就在那时在日本得到了强化,也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各扫门前雪”。
阪神大地震成为日本防震减灾体系的转折点
可怕的不是地震,而是贻误救援时机。
阪神大地震波及的主要范围在于平原地区,并不是交通造成的救援时机贻误,而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地震的“反应机制”,因此当时的村山富市内阁的支持率急速下滑。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日本政府在阪神大地震之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盛行,中央和地方的沟通不畅,以及应对地震的响应机制不健全,导致产生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一年的灾区建设后,关于情报,日本成立了“二十四小时内阁情报汇集中心”,紧密的将中央和地方灾情情报工作联系了起来。
关于法律,日本修订了《内阁法》与《防灾基本计划》,强化了内阁的“危机时刻管理权”,首相需要在紧急时刻亲自担任“中央防灾会议会长”,以便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全国的力量进行救援。
这就是为什么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日本政府当即设立“地震紧急对策本部”,日本首相菅直人立即指示防卫大臣北泽俊美派自卫队直接参与救灾活动的原因。
在救灾力量方面,当时的日本修订了《防卫大纲》的救灾部分,向地方下方了救灾的派遣自卫队行政能力,并赋予特定震级以上地震的防卫省响应机制,主动派出自卫队抢险救灾。
在平民领域,最为直观的是“地震警报系统”的建立。从2007年起,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电视台,只要是发生地震,都有义务面向所有观众发布“紧急地震速报”。
而后在日本新生产的智能手机也普遍加装了“地震速报功能”,由移动运营商将直接负责地震警报信息的传递。
而从此以后,日本也因为阪神大地震带来的“社会反思”,一举成为世界上能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和最能提前做好地震预警的国家,没有之一。
在日本的科学领域,阪神大地震也直接推动了日本“地震科学”、“都市建筑防震”以及“交通防震”的重大发展。
以上です。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和我们的知日圈App
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读者,我们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们一所悬命的动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