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需要参考阅读本头条号《三张图看懂易经》《四张图看懂太极图》)
把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轨迹标注在地面上,就是先、后天八卦图。换个方式说,先、后天八卦图是把太阳、月亮运行轨迹投影在地上,形成的投影图。
第一层结构,标注东南西北的地理方位。所谓“天圆地方”,并不是说地是方的,而是阴阳无形,万物有体,有体就有形状,有形状就有前后左右,就有东南西北的方位。
八卦图(八卦图解全图)
先天卦图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卦图,离南坎北,震东兑西。所谓“四正之位”,是指地理方位的确立,天地定位,即是指此。也就是立表测影中,通过划圆形来确定东西南北的方位的过程,所谓“方从圆出”的“圆方图”,以圆形求地之四方形以确定东南西北的方位。方位是通过方形和圆形确定的,所以说数学源于天文,中国的古天文学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具体过程省略)。
第二层结构,确定太阳、月亮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先天卦图,离为日在东,日出于东,而入于西。东方为日出月落之位。坎为西为月,月出于西而落于东,西方为月出日入之位。描述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周日视运动,也是白昼和黑夜的转换,是阴阳转换的一天周期。下面两张图中的紫色线,代表日升月出的转换。
第三层结构,太阳周年视运动下,一年的阴阳转换周期。
夏至时,日出在东北方向,日落在西北方向,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能量达到最高点,为夏天。先天卦图为震卦、艮卦连线,后天卦图为艮卦、乾卦连线,也是太阳在北半球的直射的北回归线,是阴阳的转换线。图中的黄色线。
冬至时,日出在东南方向,日落在西南方向。先天卦图的兑卦、巽卦连线,后天卦图的巽卦、坤卦连续,也是太阳直射的南回归线,也是阴阳的转换线。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能量最少,是冬天。图中的蓝色连线。
秋分和春分时,日出在东方,日落在西方。先天卦图的离卦、坎卦连线,后天卦图的震卦、兑卦连线,是赤道线,也是阴阳的平分线。此时昼夜均分,北半球分别是秋天、春天。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四维即四角,如《广雅》所说,“维,隅也”。
这是根据地理方位,对太阳周年视运动中阴阳周期的标注。
下面这一段有点绕,但对理解先、后天八卦图的排列非常重要,我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才弄明白的,多体会一下就明白了。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夏至正午日影在南,太阳运行北方,影子在南方,北对南。冬至正午日影在北,太阳运行南方,影子在北方,南对北。就是邵子说的,天阳对地阴,地阴对天阳。
天空的南方是太阳的本位,是阳位,天空的北方是太阳的巡视的方位,是阴位。地球的南方是阳位,北方是阴位。太阳在南方升落时,照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天,是天阳对地阴,所以先天卦图中乾卦代表的南方,周围分列了离卦、兑卦、巽卦三阴卦。而太阳在北方升落时,是从南方阳位到了北方的阴位,而北半球是夏天,是天阴对地阳,所以坤卦代表的北位,周围分列了震卦、艮卦、坎卦三阳卦。这种相反的阴阳关系是以北半球为观测点确立的。后天卦图类似,不再赘述。
邵子说的“二反卦”,兑卦和巽卦反覆,震卦和艮卦反覆,描述的就是上面的状态。也就是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视运动下,阴阳的周期性变化,所谓“四隅为发生之门”,地户、天门排列在这里。阴阳的一年周期,在地球上形成了三个关健点,冬至、夏至、春秋分。一年里有六种阴阳状态,所以天有六变,卦有六爻。
了解这三层结构,才能读懂先后天八卦图,还有伏羲卦方圆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