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哪一次会议)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
劳动创造幸福,
实干成就伟业。
从永不褪色的“铁人精神”,
到航天人的探索创新,
每个时代的劳动者
都肩负着每个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个个成就背后,
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
拼搏与奋斗。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人民画报》特精选曾报道过的
不同时期的劳动者,
以此向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
奋斗的劳动者致敬!
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梁军。她是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摄影王纯德/人民画报
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他艰苦创业,钻研创造,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摄影杨荣敏/人民画报
1952年,天津钢厂线材部工人刘长福领导的小组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超额完成1952年1月份增产节约计划。摄影蔡尚雄/人民画报
1953年,青年工人韦玉玺将自己缩短辅助工作时间、提高机械运用率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工人。摄影丁一/人民画报
1954年,鞍山钢铁工人不畏艰险,修复高炉上的瓦斯管。摄影蔡尚雄/人民画报
1956年,上海机床厂的工人盛利和老工人张锡宝共同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摄影敖恩洪/人民画报
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摄影孙毅夫/人民画报
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马学礼。他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他创造的多刀梯形刀杆,提高工效6倍。“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这是根据马学礼事迹,总结出的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摄影何世尧/人民画报
1960年全国劳动模范邢燕子。她组织了“燕子突击队”,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劳动,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摄影舒野
1960年,中国一汽的三位技术人员正在探讨多工序自动联合机床的使用方法。摄影任诗吟、茹遂初/人民画报
1961年,浙江温州的制伞工人。摄影茹遂初/人民画报
1962年,老艺人张高文正在雕刻龙虎瓶压坯,把刻花的地方修饰的更为完美。摄影敖恩洪/人民画报
1964年,北京第三棉纺织厂准备车间的工人程永芬在车间纺织,她不但月月完成生产的产量、质量计划,而且热心帮助别人提高操作技术。摄影宋学广、沙人文/人民画报
1978年,敦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在对有病害的璧画进行修复。摄影茹遂初/人民画报
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张秉贵卖糖果不用秤,只用手抓便分厘不差,人称“一把抓”,他创造服务工作新水平,始终像“一团火”一样温暖着每一个顾客。摄影孙毅夫/人民画报
1982年,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女工,正在细心地刺绣。摄影张长江/人民画报
2004年,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第275窟指导青年研究人员洞窟考古调查工作。本刊资料
2016年,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铝合金车间内,工人正在打磨车体焊缝。摄影陈建/人民画报
2016年全国劳动模范张黎明。多年来,“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始终把服务百姓作为己任,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电保姆”。摄影董芳/人民画报
2017年,由航空工业强度所、中国商飞研发中心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制造中心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不同专业的设计制造人员共同组建的C919飞机全机静力试验项目团队。摄影万全/人民画报
2019年,在出警现场,故宫消防队中队长刘海双(右二)作为前方指挥员进行现场任务布置。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2020年4月15日,湖北武汉,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启程回京。摄影段崴/人民画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广大劳动者勠力同心、接续奋斗。
只要脚踏实地,甘于奋斗,
一切平凡的岗位都可以
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劳动铸就梦想,
奋斗书写精彩!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海报制作|刘佩瑶
编辑|袁梦
校对|王伊奕
值班审校|黄丽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