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的江东指的是什么)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却豪情通天,独断专行却又霸气十足,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种种说法。
如果说项羽因失败使江东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死而子弟散”,他就应羞愧自杀。渡淮之后从骑仅百余人,至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身陷被汉军追上。如此狼狈的境遇他也没有羞愧自杀呢!逃至东城,汉骑天泽,将之包围数重。尽管他“自度不得脱”,但还是把仅剩的二十八骑组织起来作了一番拼杀,又“亡其两骑”。这时候项羽仍“欲东渡乌江”。因而认为他好不容易逃到乌江岸边时却反而感到羞见江东父老而自杀似乎有些说不通。项羽的羞愧之心来得太突然,也不合情理,很可能是司马迁为使情节完整而下笔渲染的情节。
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认为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将战争结束,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
因此后世纷纷议论“项羽君子丢了江山,刘邦痞子赢了天下”。笔者还是喜欢项羽,你们喜欢谁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