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

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

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不得不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宝岛台湾由此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期”。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先后四次造访台湾,而且每一次都和中国革命有关。1900年(清光绪26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奥匈帝国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不得不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宝岛台湾由此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期”。

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

惠州起义(惠州起义时间)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先后四次造访台湾,而且每一次都和中国革命有关。

1900年(清光绪26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八国发动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此次浩劫,也坚定了孙中山等革命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决心。当年,44岁的孙中山本想以香港为大本营,在广州举行反清大起义。但香港英国当局禁止孙中山入境,不得已的情况下,孙中山改变规划,计划先到达日本再转台湾,在基隆登岛,并在台北策动影响巨大的惠州起义。

孙中山此次抵台,受到了日本驻台总督儿玉源太郎、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等日方官员的招待。孙中山得以在台北设立指挥所,从日本运送军械、武装人员和经费到大陆。

事实上,孙中山在革命期间一直有借助日本力量的想法,包括玉源太郎在内的众多日本政坛实力派,也的确有意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行动,并借助他在海内外华人中的巨大影响力,稳定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然而,就在孙中山信心满满,准备在台湾大干一场的时候,日本国内政局发生变化,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政治力量由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转向排斥,并要求儿玉源太郎不得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接触。

在此形势下,孙中山在台湾居留四十多天后,不得不黯然离去,继续她浪迹天涯的革命生涯。

14年后,物是人非、形势大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清王朝归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然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而且,袁世凯试图恢复地址,以实现帝王梦。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不得不又发起“二次革命”,但很快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不得不又踏上流亡之路。

他计划从福州取道台湾东渡日本,在台湾短暂停留,并和黄兴等骨干力量在台北会面商讨。

日据台湾当局和以前的态度大不一样,他们害怕这位中国政治领袖跟台湾民众接触过多,从而掀起台湾人的民族情绪。因此,孙中山到达台湾后警卫森严。

在此情形下,孙中山还是找到了与在台湾同盟会员的见面机会,并在见面的旅馆“梅屋敷”题写了“博爱”的条幅。

如今这家当年的旅馆已经改造为“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是岛内唯一保存下来的孙中山访台遗址。

可惜的是,日据当局不允许黄兴登岛,孙中山并没有如愿与黄兴会面。

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由汕头经台北东渡日本,他又一次设想在台湾建立大陆以外的革命基地,宣传革命主张,唤起台湾同胞民族意识的计划,

但此时日据当局防范更严,严格禁止孙中山与台湾同胞会面,甚至派人切身监视。

这一次,孙中山只在台北停留了一夜。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1月份,孙中山为了奋斗一生仍未实现的理想,决定接受冯玉祥的邀请,抱病前往北京。由于从广州到北京的陆路,基本上处于军阀的控制之下。安全起见,孙中山从广州乘船前往,途中经过台湾,只在基隆港停留,并没有上岸,这是他最后一次台湾之行。

四个月后,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临终留下重要遗言,其中与台湾有关的内容是:日本必须放弃与中国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上一篇: 游子梦(游子梦纯音乐)
下一篇: 禹王洞简介(禹王洞简介四年级作文350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