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

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

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春节期间,人们总是吃得异常丰盛,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一些原本平常清淡的家常之菜,反倒深受欢迎了。归乡团聚,吃一份最简单的家常,追寻熟悉的记忆。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说到家常,就不得不提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全国最流行的一道川系家常之一,但关于它的来历,外地却少有人知。故事没有多么传奇,与质朴的菜名一般,充满平凡隽永

春节期间,人们总是吃得异常丰盛,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一些原本平常清淡的家常之菜,反倒深受欢迎了。归乡团聚,吃一份最简单的家常,追寻熟悉的记忆。

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

麻婆豆腐的由来(麻婆豆腐的由来和典故)

说到家常,就不得不提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全国最流行的一道川系家常之一,但关于它的来历,外地却少有人知。故事没有多么传奇,与质朴的菜名一般,充满平凡隽永的深意。

清朝统治年间,有两口子,男的姓陈,女的姓李,夫妻两人在成都万福桥水码头旁开了家小餐馆,店铺招牌为“陈兴盛饭铺”。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的桥,桥有码头,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夫妻两人待买主和气,老板娘所做饭菜非常可口且价格实在,只因老板娘脸上有些许麻子,前来吃饭的大老粗们便亲切的“陈麻婆、陈麻婆”唤着,老板娘倒也不以为意,也渐渐的有名了。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陈姓主人不幸亡故,女主人却并未关门改嫁,仍是一个人拖着娃娃,努力维持着小饭馆的运营。

当时码头附近也多是穷苦人家,有油贩为了节省,就着剩油和豆腐让陈麻婆随便给做一盘菜。老板娘先把豆腐打成小方块,放在加盐的开水中煮一下,排去卤水余味,再捞起来和做好的熵酥牛肉放在一起用微火焖一会,起锅时再撒一把蒜苗葱花。她做的豆腐嫩滑而肉苕香酥,热气腾腾地使人闻之便馋,入口之后,方知麻、辣、烫、嫩、鲜、香,皆有所包括。陈麻婆的豆腐好吃,又价格地道,对于带着食材来做的,也来者不拒,只是收取相应的加工费,因此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

此后,城里来了个懂些文墨的先生,慕名而来吃豆腐,但觉名不虚传,便提笔写下“陈麻婆豆腐”的招牌,传到如今。

《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成都通览》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它们虽记载着美食风物,也表达出对这样一位勤劳努力、实惠而厚道的普通劳动妇女的赞美。

如今的陈麻婆豆腐一代一代传将下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其“麻辣烫、嫩香鲜”的特点也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并扬名海内外,深受国内外美食者好评。

《花椒与鱼翅》的作者,英国作家扶霞,对中国的川菜颇感兴趣,麻婆豆腐便是她在成都所学会的一道经典家常,她回国后所做的麻婆豆腐也深受英国人欢迎。可见四川独特的麻辣之味,不光在全国流行,也当真是麻倒了老外。

上一篇: 读书须用意(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 四川名人历史人物(四川名人一览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