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季完结,这一季有李白、杜甫同朝的经盛及衰,有关汉卿为百姓疾苦发声的个人抱负,海瑞和张居正在官场的撕扯,还有了近代热血的救国图存,但我却偏爱第五集。
徐一夔(徐一夔织工对)
片中的李白
这一集中有真正的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随季节而动的季风。
这是洪武11年,公元1378年。
这年,本是台州人的他因为公务留在了杭州,要编写杭州府志。
他边走边看,走访民情。
他一写就是8个月,60卷。
工作枯燥、疲累,但徐一夔笔耕不辍。
更为遗憾的是,这份《洪武杭州府志》失传了。
幸运的是,徐一夔留下了很多其他的文字,其中就包括一本由297篇文章组成的集子:《始丰稿》。
始丰,是徐一夔家乡天台县的旧称。
《中国》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那自给自足的小幸福,不仅生动,也曾被学界拿来研究: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萌芽的苗头?
永乐11年,公元1413年。
40艘宝船,在距离明帝国大陆1000多公里外的海域航行。
这是他的第四次远洋航行,此前,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越南、泰国、文莱、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等地。
这第四次郑和他们抵达了非洲海岸。以后,马欢跟随这个船队第六次、第七次下西洋……
不管是不是为了履行朱棣的秘密使命,但郑和的出行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航行的海域,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出现了西方航海家的身影。
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线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
官方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是马欢把沿途20多个国家的见闻写了下来,取名:《瀛涯胜览》
而且,他很用心地修改了30多年,才把这本书定稿。
世界大航海的序幕,才被记录了下来。
万历17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中国第七年的时候,正要离开的那一天,他碰到了一个即将改变他形成的中国人。
瞿太素。
他是特地前来请教炼金术的。
他有点狂放不羁,甚至一看到利玛窦的僧袍就笑得不可抑止。
利玛窦听从了瞿太素的建议,开始走近士人,跟当时的知识分子交流宗教、科学、天文,等等各方面知识。
1601年,利玛窦再次进京,打算面见皇帝,他一直没能突破宦官组成的防线。
在此之前,他已经凭借自己写就的一本中文的《交友论》被士大夫所接受。
但他还想做得更多。有个人能帮他:徐光启。
而在利玛窦找到徐光启之前,徐光启早就听说了他。
他看到了利玛窦绘制的地图《山海舆地图》,完全迥异于祖辈流传的“天圆地方”说,世界原来是个球:
万历32年。1604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在北京相见。(当然多年前两人有过一面之缘)
上帝、天文、地理、文学、数学……两人无话不谈。
曾经,公元1世纪,中国较早发现的勾股定理,就揭示了古中国的数学智慧。
编纂《农政全书》的徐光启
但在西方看来,数学代表的内在逻辑,是哲学的思辨,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后来,两人合力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我们现在熟知的几何、点、线、面、平面、四边形、多边形、平行线、直角、钝角等词语,都来自那一本书。
而就在翻译到一年,15卷《几何原理》刚译完6卷时,徐光启父亲去世,他回上海丁忧,
后来,市面上陆陆续续有了各种关于科技门类的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吴有性的《瘟疫论》、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
要么在当时的全球,要么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专科著述,实在太了不起了!
最后一个“小人物”,是徐霞客。
22岁的他,陆续花了30多年,游走中华大地,步履不停。
“风霜雨雪都是他的背景。”
何炅扮演徐霞客
这一季的“季风”,既指依赖农耕文明,每年经受的亚洲季风: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咂摸的纪录片,细腻大气的画面下,历史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斥了情感,由无数人来写就。
为什么我们总要回看历史,不仅在于历史总会相似,更因为,我们常会照见自己。
有时,你以为自己渺小,你觉得自己平凡,但事实上,你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戳蓝字可继续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