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

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

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和我一起梦回前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摘自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大抵是不太有人愿意来解读这首诗的,因为这首诗太经典,解得好为理所当然,解不好不屑声一片。并且,这首诗争议很大,主流说法是,这首诗是元稹写给爱妻韦丛的悼亡诗。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并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和我一起梦回前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

元稹离思(元稹离思五首全部诗文)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摘自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大抵是不太有人愿意来解读这首诗的,因为这首诗太经典,解得好为理所当然,解不好不屑声一片。

并且,这首诗争议很大,主流说法是,这首诗是元稹写给爱妻韦丛的悼亡诗。

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并且出于某种情怀,否认这首诗的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不如,先聊聊元稹这个人吧!

个人对元稹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好人。

如果我百年之后,能有后人记得我,给我一个“好人”的评价,我当是很知足的。

先从元稹不好的方面说起:感情混乱,甚至有人认为元稹是个十足的渣男。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的确经历过好几段感情,包括亡妻韦丛过世的同一年,他还在与“四大才女”中的薛涛纠缠不清。

而此前,他已经“抛弃”过崔双文,即《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也是《西厢记》的蓝本。

之后,元稹续弦,娶了河东裴氏,不久后又交往了“四大才女”中的刘采春。

我想说的是,元稹生活在唐代,男人三妻四妾不是有伤风化之事,甚至是一种美谈。比如他的好哥们白居易,娶了同僚之妹杨氏之后,不也是有樊素口、小蛮腰吗!这让后世的苏东坡羡慕不已。

再比如与元稹交往的薛涛,之前不也是与武元衡有过风流韵事吗!甚至“薛涛笺”一笺难求。

就连被许多人认为情深似海,写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李商隐,不也是交往过玉阳山道姑宋华阳,并在妻子尚在世时,就写下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给某个心心念念的姑娘吗!

所以用现代婚恋价值观去苛刻一个古人,这是不公平也没必要的。

而元稹没有娶崔莺莺却是事实,可《莺莺传》的作者就是元稹啊!一个能把自己写得很“渣”的男人,也许并没有那么“渣”,当时元稹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娶韦丛,从此仕途发达,可平步青云。

一个是罢秘书省校书郎,回蒲州娶崔莺莺。

但元稹是明经及第,他回乡不算荣归故里,也不会有官职加身。

之前他等封等了足足五年才仕河中府,与白居易同登拔萃科后,白居易早已获官,他还要继续等封……

如果没有官员老死或下台,出现岗位空缺,按照规定期满后他大概率会被指官到很偏远的地方,做一个毫无建树的小吏。

于是元稹选择了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女韦丛,尽管如此,元稹也要在4年后与白居易再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才获官左拾遗,职位是从八品。

与崔莺莺恋爱时,元稹才19岁,一个19岁的大男孩在感情问题上,也许并没有前生今世的概念,他也需要经历和被经历才能成长。

不过就是一种选择罢了,谈不上“渣”,更何况元稹对崔莺莺一直念念不忘,韦丛过世10年后,元稹曾有诗《春晓》,这是明确写给崔莺莺的。

甚至,元稹这首超经典的《离思》,也很有可能是饱含了对崔莺莺的思念之情,或者就是写给崔莺莺的。

如果单从“曾经沧海难为水”这首来看,确实不好判断,但是《离思》有五首。

这其中有几点证据可以证明,韦丛过世后,元稹是写过《遣悲怀三首》的,这是正儿八经的悼亡诗,其中有诗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从诗中我们看出,当时韦丛在洛阳故居生活得很艰难,缺衣少钱。

他说“今日俸钱过十万”是指他刚刚升任监察御史,还没来得及回洛阳告诉妻子,韦丛就病逝了。

此后,元稹又作《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中有诗“重纩犹存孤枕在,春衫无复旧裁缝”,还是在强调妻子在洛阳过得很清贫。

其次,韦丛的墓志铭是韩愈执笔的:

稹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其后遂以能直言策第一,拜左拾遗,果直言失官;又起为御史,举职无所顾。夫人固前受教于贤父母,得其良夫,又及教于先姑氏,率所事所言皆从仪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元稹在任左拾遗期间,因直言进谏而遭贬官,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但韦丛恪守父母教诲,勤俭节约,以贤良而留美名。

现在我们再来看《离思五首》中的其他四首:

(第一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释义为:她爱在晨起时欣赏自己昨夜的残妆,再将钗环插满头发,不一会太阳升起来,照耀在她涂满胭脂的脸颊上,酥润如玉,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一样。

这样的生活,更符合闺阁小姐。

(第二首)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释义为:泉水绕着小径缓缓流去,万丛桃花掩映着小楼,我悠闲地翻看着修道的书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梳头。

然而从白居易后来写给元稹的《过元家履信宅》、《自问》、《元家花》等诗中可知,元稹洛阳故居所种的花树为樱花,并且是前后庭院的老宅,没有小楼。

所以场景完全不符。

(第三首)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释义:箱子里时髦的红罗织锦已经放了很久,上面绣着鹦鹉的花纹,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可你却说质地太薄,还是经纬稀疏的帛穿着才最舒服。

这与韦丛艰苦朴素的生活,是明显不相符的。

因为《遣悲怀》中有: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所以无论怎么看,元稹这组诗都不像是写给韦丛的,而元稹在《莺莺诗》中有句“取次梳头暗淡妆”,这与“取次花丛懒回顾”倒是很相似。

同时,元稹在《莺莺传》中还写过《会真诗三十韵》,其意境和述景上,与《离思五首》颇为相似,故很大程度上,元稹笔下最出名的《离思五首》就是写给崔双文的。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得说的是,之所以说元稹是个“好人”,是因为他从不攀权富贵,从当官第一天开始就致力于反腐,期间几次被贬官,很受地方百姓爱戴,至今仍保留着“元九登高节”。

另外,韦丛的母亲是河东裴氏,所以元稹早期曾支持裴度,但是后期因政见不同,屡次与裴度为敌,甚至为了得到相位,还勾结了近侍魏宏简。

可在令狐楚勾结皇甫镈,站队李逢吉去构陷裴度时,元稹却义愤填膺地上书弹劾了令狐楚,因此与令狐楚交恶。

这说明元稹只是想把官做好,他为了往上爬,是做过一些出格的事,但哪个当官的不是如此呢!

重要的是,元稹有底线,他与宦官结怨、又弹劾了房玄龄的后人,把很多贪腐的高官拉下了马,所以在中唐时期,除了白居易,元稹几乎是没有朋友的。

像刘禹锡、柳宗元、武元衡、裴度、韩愈、令狐楚、李德裕、李逢吉,甚至白居易等,都有自己的党派,唯独元稹是自己一个人。

在做官这件事上,元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孤勇者”。

同时我们也惊讶于元稹的文采,他是最先推崇杜诗的人,进而扭转了中唐“扬李抑杜”的局面,之后又推动了新乐府运动。

他的感情经历很复杂,情诗在他手里妙笔横生,所以我说他是:一个痴情浪子的温柔缱绻,竟也山花烂漫。

-end-

上一篇: 青海省会西宁(青海省会西宁有多少人口)
下一篇: 抱团取暖(抱团取暖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