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国历代君主的死法最特殊的可能就是秦武王了,说起秦武王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说起他是怎么死的可能就有很多人记起了他。
秦王嬴驷和秦始皇什么关系(秦王嬴驷之后是谁)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长子,在我们经常说的“奋六世之余烈”中的秦国第三位君主,他与秦孝文王嬴柱和秦庄襄王嬴异人都是秦国的短命君主。
虽然秦武王的在位时间仅仅就三年的时间,但是秦武王对于秦国日后的统一大业的影响还是十分大的。
在任命甘茂为将,攻占韩国重镇宜阳,为秦国打通了东出函谷的通道,同时还制定了“连越抗楚”的基本策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秦武王算是延续了秦惠文王嬴驷的基本战略。
秦武王的这一招,直接为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军攻占楚国郢都提供了最先的储备工作。
在秦武王时期秦国的的国力在六国已经是很强的存在了,所以这才有秦武王嬴荡率领强大的秦军进入洛阳,然而就是在这次洛阳举鼎,年仅二十三岁的的秦武王死于这场举鼎中。
或许我们都比较好奇,其实笔者跟你们一样,堂堂一国之君,秦武王嬴荡为何亲自跑到周王畿去举鼎,如果非要举鼎那么就派出自己国家的大力士就可以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
可见秦武王对于大力士是有独特的爱好的,从另一面可以看出秦武王这个人非常的好武,好勇。
尚武,喜欢大力气其实在现在看来或许没有什么,但是你要知道在古代战场如果一个人打的力气十分的大那么在古战场上的肉搏是十分占有优势的。
或许你会说武侠小说里的都是写“四两拨千斤”,大哥,认清现实。即便有这种巧合,发生的几率大吗?毕竟只是武侠小说,小说,小说,虚构占多数,要么怎么吸引读者们的兴趣。
“鼎”在当时其实有另一层象征,就是周天子。在当时“九鼎”代表的就是周天的权威,就是周天子的身份的象征。
那么秦武王举鼎其实就是在向周天子挑衅,是在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意思就是我秦国现在很强大,你不行。
秦国也确实是强大,经过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再加上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秦国来到秦武王的手中之后已经算是在中原各国里是一流的存在了。
国力丝毫不落后于齐国、楚国这样打的老派诸侯国。
在这些年里,秦国对外作战基本上都是胜利,很少会失败。年轻气盛的秦武王在刚刚即位秦王位的时候,难免要将自己与自己的父亲,爷爷相比较一下。
所以秦武王发兵韩国宜阳就是在为自己建立功勋,在战略意图上为的就是打通东出的大路,为自己争霸中原提供最有利的先决条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向周王室宣誓自己的存在,大有问鼎中原,取而代之的意思。
再者一样这个地方于当时而言,就是挡在秦国与中原。周王室之间的一颗钉得很紧的钉子,所以它必须被拔掉。
一样被打下来之后,秦武王就带着秦国大军来到了洛阳,目的就是向周王室索要筹码,原本或许秦武王是想着直接将周王室最后一点根基给断了,但是再仔细一样,这样做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样绝对会给齐国、楚国等多一些理由,弄不好秦国就会遭到山东诸国的群起而攻之。
但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堂堂一位秦国的王也不能打自己的脸。于是秦武王就来了一出举鼎的把戏。
其主要目的就是我秦国随时都可以将你吞掉,你只不过是我秦国嘴前的一口肉,想吃的时候你怎么也跑不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秦武王是想将九鼎运回秦国,故意敲诈周王室。
然而他还是小瞧了这鼎的重量,这话都说出来了,也不好再吞回去,所以也只有将戏演下去。
只不过最终的结局却还是十分的悲惨的,秦武王还算是自己食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将自己搞出了一个内出血,自己在举鼎的时候脱手又将自己给砸成了重伤。
秦武王在秦国历代君主中是属于进攻性的,如果他在多在位十几年二十年的话,那么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将会提前不少年完成。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充满着戏剧性,这一秒你还想的好好的,可能下一秒就会出现别的变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