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们飞针走线,手指灵动、动作娴熟,一幅幅精致而有创意的苗绣从她们的绣针中徐徐而出,走出大山,再销往各地。
石玉兰(石玉兰柳晋阳)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的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公司(下称七绣坊),这是一家集苗绣培训、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公司,也是“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的示范基地。“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旨在让外出打工的贫困妇女返乡就业,实现她们“带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愿望。
当地积极推动“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的实施。花垣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张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目前,花垣县共培育发展了8个苗绣特色村,培训逾千人次的苗族女性学习苗绣,绣娘832人,其中签约绣娘600余人,绣娘累计增收1600万余元。2020年,“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获评全国优秀非遗扶贫品牌行动。
让儿童不再“留守”
湘西苗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地处湖南省西部山区的花垣县石栏镇,曾经交通闭塞,产业很难发展。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很多村寨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苗绣这项古老的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80后”石佳是石栏镇土生土长的苗家姑娘,也是“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在外创业已有所成的她在返乡探亲中发现石栏镇现有1.9万余人,留守儿童的数量达1200人,于是她决定在家乡投资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带动乡亲增收致富,让留守儿童的妈妈回家。
“在我们苗族人看来,苗绣不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个故事。石栏镇是苗族聚集地,苗绣是绣娘们的拿手绝活,而且也有助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就决定围绕苗绣来创业。”石佳表示。当年7月,石佳正式成立了七绣坊。
七绣坊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动“让妈妈回家”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以湘西苗绣为主打、非遗扶贫为核心、培训为抓手、市场为目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一带一,一带多”抱团式发展模式,统一岗前培训,统一岗中技术指导,统一岗后回购、包装销售的“三统一”。石佳聘请了4名苗绣非遗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开办就业培训,培训合格后的绣娘受聘为公司的员工。七绣坊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绣娘们可自主选择在公司基地工作或在家承接公司订单,如此,在兼顾家中老小和务农之余,可以有一份固定收入。
苗族妇女在指尖上“绣”出了一条发展产业致富的新路子,让山区儿童不再留守,让苗族文化遗产得以鲜活传承。截至2022年6月,该工坊累计培训绣娘1200余人,签约带动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人,累计使绣娘增收600余万元,发放贫困户分红30余万元。
大力发展苗绣的同时,七绣坊还开设了茶园,以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为抓手,带动解决乡镇就业问题,吸引了外出务工者返乡。石佳还动员温州的伙伴来当地办了一个鞋厂,每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造就了200个农村妇女就业岗位。
“绣”出新生活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花垣县积极寻找解决路径,充分依托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实施“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在外务工的妇女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与孩子团聚,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石玉兰便是这些回家妈妈中的一员。过去,由于家乡缺少就业机会,石玉兰不得不和丈夫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两个孩子性格内向,这让石玉兰很是煎熬。“让妈妈回家”的公益项目帮助石玉兰实现了梦想。现如今,除了绣苗绣赚取一份生活费外,送孩子上学、一家人一起吃饭、辅导孩子做功课……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为了石玉兰的日常。
吴月珍和石玉兰有同样的经历。今年44岁的她曾经在外打工17年,足迹涉及福建、广东、广西等地。“2000年,我出去打工时,大女儿才11个月,便留给了爷爷奶奶带。”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无奈,吴月珍仍然心生愧疚。七绣坊成立后,她果断选择了回家。那一年,儿子10岁,在她的陪伴和辅导下,儿子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
石栏镇大兴村40岁的龙银金同样是“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的受益者。2019年,在长沙打工多年的她,在得知老家正在发展苗绣产业后,便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绣娘。“我每天绣几个小时,也不耽误做农活儿,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龙银金笑道,根据熟练程度的不同,一名职业绣娘一个月的收入从两三千元到五六千元不等。
“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已经受到文化和旅游部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重视,通过政府扶持和搭台,链接国内品牌服饰“木真了”和本土传承企业七秀坊等,在当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让更多留守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帮助更多家庭团圆。
“如今,苗绣走出大山,站到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沿,成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带动妇女就业增收的美丽产业。”张强表示。
目前,不少在外务工的妈妈们在联系石佳准备回家当绣娘。她们希望陪伴在孩子身旁,在一针一线间“绣”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本报记者侯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