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1427年——1464年),宣宗长子。冲年即位,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一班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驰。初事麓川,国力损耗,致使北方守备松驰,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致土木堡之变,乘與播迁。北狩二载,南宫七岁,及复辟之后,追念不己。因冲龄嗣位中更大难,又明习于国家之故,是以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然上恭让皇后之谥,释建文皇帝之系,罢宫妃殉葬之令。可谓盛德厚恩。享年三十八,年号正统、天顺,庙号英宗,谥号睿皇帝。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宣宗次子。值英宗北狩,当倥偬之际,危难之时,奉命居摄,即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得其正。笃任贤能,励精图治,治兵奋武,虽强寇深入而社稷乂安,力挽狂澜,再造之勋足称盛烈。然特处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监国挟私,盗位易储,南内深锢,朝请不许,恩谊荡然无存。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夺门之变,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实在可惜。在位七年,享年三十,年号景泰,庙号代宗,谥号景皇帝。
冲龄之年是几岁(冲龄之年是几岁到几岁)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成祖长子。幼端重沉毅,言动有经。靖难之役,以世子镇北平,善抚士卒,全城济师。中遭谗构,濒于危疑之际,终以诚敬获全。及成祖连年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名为储位,实则长君。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享年四十八,年号洪熙,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
朱佑樘(1470——1505年),宪宗第三子。宽厚仁恕,即位于富盛晏安之际,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用兵西南,收复哈密。号弘治中兴,德业足与方驾比美汉文帝、宋仁宗。惜英年早逝,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年号弘治,庙号孝宗,谥号敬皇帝。
朱瞻基(1399年——1435年),仁宗长子。智识杰出,工书善画,英姿睿略。“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抚绥四方,不劳中国以事外夷。吏称其冶,政得其平,纲纲修明,闾阎富庶,仁宣之冶,天下升平。可谓一代明君。惜天年早逝,未展所蕴,而废胡后于长门,弃交趾于荒外,不能无憾。在位十一年,享年三十六。年号宣德,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
朱棣(1360年——1424年),太祖第四子。貌奇伟,美髭髯,少长习兵,智勇有大略,镇北平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冒天下之不韪,起兵靖难,长驱内向。用兵应变,机智若神。以少击众,身先士卒,所向克捷,终于奄有四海,再造宇宙。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靖内攘外,六师屡出,并安南、清漠北,穷荒绝域,建司置卫。明命入贡三十国。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以斯为盛。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逆,惭德亦是难掩。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六十五。年号永乐,庙号太宗、成祖,谥号文皇帝。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姿貌雄杰,奋起布衣,以聪明神武之略,抱济世安民之志,以滁阳一旅,乘时应运,豪杰景从。用兵之法,明于先后缓急之宜,分合向背之理,次第经略,料敌制胜,绰有成算,是以所向无敌。西灭陈友谅、东摛张士诚,南平方国珍、陈友定,北伐中原、驱逐胡虏,戡定四方,十五年间,百战夺取天下。武定祸乱,文致太平。然晚年沉猜果诛,胡、蓝党狱,株连甚众,开国元勋鲜克有终,不无遗憾。在位三十一年、享年七十一。年号洪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备注:皇帝谥号太长太杂,取最后一字,简明易记。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