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古人因有名、字、号,一个人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方式,如屈平、屈原,曹操、曹孟德,苏轼、苏东坡,郑燮、郑板桥;还有青莲居士、香山居士、六一居士……
这些诗人复杂的名号,给我们早年的默写生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背串。
诗人的称号(诗人的称号排名)
古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号?它们都是谁起的?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名、字、号都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小编就带你们来一探究竟!
古人的“名”和“字”不是同时命定的。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根据周朝礼制,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为他命名;男性在二十周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性在十五周岁举行笄礼时取字。所谓“冠礼”“笄礼”就是今天的成人仪式。可见“字”是成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离骚》王逸注曰:“名所以正形体,定心意也;字所以崇仁义,序长幼也。”《颜氏家训》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也就是说,“名”是一个人的称谓代号,是用来辨正名分的;“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字”又称为“表字”。
一个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应该是密切关联的。这又分为三种情况:
1.“名”与“字”意义相同。如东汉科学家张衡字子平、文学家祢衡字正平,“衡”与“平”同义。
2.“名”与“字”意义相关。如东汉梁鸿字伯鸾、三国张飞字翼德,“鸿”与“鸾”、“飞”与“翼”意义相关。
3.“名”与“字”意义相反。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是反义。
古代的文人雅士除了取名命字之外,还有自己取的别号。东晋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等。
名人雅士自己起的“号”,称“雅号”,体现出自号人的志向、意趣、寄托、业绩、癖好、居室、收藏等,往往含义精妙,别具一格,各抒胸臆,异彩纷呈。
与居住地相关
别号的产生,常常与居住地挂钩,比如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是杜甫一度居住之地;苏轼号东坡居士,东坡也是苏轼一度居住之地;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则因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之类。
除个人色彩明显的表字、别号外,若出身某地望族,或是当地名人,或是家族支系众多,也可用郡望、家乡、排行来称呼对方。我们熟悉的“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刘二十八”(刘禹锡)等,均属此类。
当然,郡望、家乡、排行这类标签,重复度较高,若用此来称呼,对诗人名气的要求也就很高。
比如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昌黎韩氏为中古名门望族,原则上但凡是昌黎韩氏族人,均可自称“韩昌黎”,但因无人匹敌韩愈的名气,他便独占了“韩昌黎”这一名号。
再比如柳永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原则上但凡姓柳且行七的人,都可称为“柳七”,但因无人匹敌柳永的名气,他便独占了“柳七”这一名号。
与官职有关
以官职称呼对方,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魏晋时期,嵇康曾担任中散大夫,阮籍曾担任步兵校尉,从此为文学史留下了“嵇中散”“阮步兵”的名号。
一般来说你,名号种类越多,证明身份地位越高,典型如政坛文坛都出名的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按表字可称为“王介甫”;家乡抚州临川县,按家乡可称为“临川先生”;担任宰相多年,按官职可称为“王相公”;作相后受封荆国公,按封爵可称为“王荆公”;罢相后自号半山,按别号可称为“王半山”;过世后谥号为“文”,按谥号可称为“王文公”。从王安石到王文公,七个名称,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指代的都是同一个人。
首先,“名”“字”“号”三者的区别是——“名”昭示了父母长辈的意愿,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字”是“名”的派生物,体现“字以表德”的特点;只有“号”是本人自取,是名主的个性和自由意志的体现。
旧时名和字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具体说有三点: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表示尊重;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表示谦逊;尊长者对卑幼者只称其名而不称字。“号”的使用比较随意,在社交中自称、他称、面称、背称均可。
自古以来,取号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别号不限于男子,少数女性也有别号,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朱淑贞号幽栖居士,清末革命家秋瑾号鉴湖女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