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八一南昌起义是哪一年(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是哪一年(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是哪一年(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砰!砰!砰!”随着震耳欲聋的枪声响起,八一南昌起义正式爆发,从此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1957年8月1日,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解放军报刊登了“八一起义”连环画,想要对光荣的红色革命进行一篇纪实报道,来还原当时的丰功伟绩。解放军报对此十分重视,并且将样稿呈送给周恩来审阅,

“砰!砰!砰!”随着震耳欲聋的枪声响起,八一南昌起义正式爆发,从此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

1957年8月1日,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解放军报刊登了“八一起义”连环画,想要对光荣的红色革命进行一篇纪实报道,来还原当时的丰功伟绩。解放军报对此十分重视,并且将样稿呈送给周恩来审阅,但当总理看到领导人名单时却陷入了沉思……

八一南昌起义是哪一年(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是哪一年(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

过了许久,周总理才眉头舒展,并对“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名提出了2点修改意见,中央得知后,随即就同意了这个修改观点。

那么,名单上出现了哪2处不合适的地方呢?周总理建议修改名单排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以疯狂的屠杀与中国共产党决裂,无数的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倒在了反动派的屠刀之下,轰轰烈烈的大好革命局面也因此被埋葬。

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组织上决定发起八一南昌起义,以武装斗争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开启独立领导革命的新篇章。

1927年7月20日,党中央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预定参加起义的国民革命军有2万余人。自25日起,第十一军、第二十军分别在叶挺、贺龙的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并作为书记,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随着三声信号枪响,起义军向南昌城内外的守敌发起猛烈攻击。这场激战一直打到了拂晓,起义军全歼守军3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支也有5千余发,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南昌起义初战告捷。

起义成功后,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共同庆祝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社会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不过,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上缺乏指导经验,在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反扑后,我党在随后的战斗中并没有取得太大的优势,惨遭失败。但不可否认,这次起义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不畏强敌的英勇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

众所周知,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共有5人,但值得一提的是,最初被认定为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只有4人,分别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开国元帅刘伯承并不在内,而是后来周恩来总理要求后才加进去的,这也正是周恩来所提2点意见中的第一点。

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将刘伯承增加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名单之中呢?

刘伯承,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毫无疑问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卓越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在中国军事史上是有着响亮名号的元帅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打响人民军队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刘伯承同样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南昌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对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值为零,作为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周恩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起义成功的可能性,周恩来在军事上必须要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在经过几番思考后,周恩来最终将目光对准了一个人,他就是刘伯承。

当时,决心救民族于水火之中的刘伯承,已经是有着16年革命经验的老革命了,并且还是川中名将。在北伐战争期间,就曾担任总指挥,组织领导过泸顺起义。

1927年7月上旬,刘伯承辗转来到武汉。刚到武汉,他的住所门前前来拜访的人就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包括昔日故友、军政要人以及蒋介石、汪精卫的各路说客。就连当年武汉的《民国日报》就曾做出过这样的报道:

在此期间,周恩来在得知刘伯承已到武汉的消息后,亲自召集刘伯承、吴玉章、黄慕颜等人进行商谈,共同讨论大家对时局的看法。

没过多久,刘伯承就接到了赶赴南昌,协助周恩来发动武装起义的通知。他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即刻动身。

不过,那个时候刘伯承的身份还是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倘若贸然离开武汉,必然会引起国民党高层的注意,恐很难脱身。为了能顺利到达南昌,刘伯承想到了一个锦囊妙计,他故意在武汉的《民国日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生病了,需要请假调养,军中所有事务暂时都交给副军长黄慕颜代理,并已经获得军委的批准。

消息刊登当天,刘伯承乘坐江轮秘密离开武汉,顺利到达九江,参与策划南昌起义。

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刘伯承到第二十军军部,协助南昌起义代总指挥贺龙拟定起义作战计划。对于贺龙,刘伯承可以说并不陌生,早些年间,两人就曾并肩作战,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这次相逢,两人又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站到了统一战线,甚是高兴。

二人详细分析了南昌城内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和兵力部署图。很快,在一番周密计划后,作战部署就被拟定了出来。周恩来看后十分满意,随后就征求一下叶挺的意见,叶挺看得十分认真,看完之后又一言不发地将计划书给了刘伯承。刘伯承和叶挺是第一次见面,叶挺的沉默不语,一时之间刘伯承弄不懂他对计划书到底是持什么态度,因此就去询问周恩来。

周恩来一听,就笑了起来,他说:“伯承同志啊,你可能还不了解叶挺同志,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只要是不说话,那就代表没问题,是赞成的!”刘伯承听完,内心的疑惑终于解开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起义作战计划确定后,周恩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开始详细部署作战任务。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提前打响,并占领了南昌城。刘伯承因在起义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周恩来和其他成员的充分肯定,被任命为军事参谋团团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第一位参谋长。

关于任命刘伯承为参谋长,后来周恩来回忆时说道:“我指定刘伯承同志来当参谋长,他起初还谦虚不愿意当,后来我极力劝说,说让他一定要做,这才勉强答应担任参谋长职务!”

这个参谋团,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参谋单位,能够坐上参谋长的职位,说明南昌起义的许多重要作战计划,都是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制定的。

因此,刘伯承被认为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这也正是周恩来要在南昌起义领导人中添上刘伯承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名单上添加刘伯承名字的同时,周恩来还做了一个重要的修改,那就是将贺龙的排名列于朱德之前,这就是2点意见中的第二点。

这个意见,周恩来总理也征求了朱德的想法。

朱德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而贺龙是第五位元帅,无论是革命资历还是建国后的地位,都“不如”朱德,那么,在南昌起义领导人名单中,周恩来为什么要将贺龙的名字排在朱德的前面呢?

原因很简单,朱德在革命资历上固然很高,但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他的职务和地位却在贺龙之后。建国后,在十大元帅中,贺龙排名确实仅在第五位,但是,第一号元帅令却给了贺龙,这就和他在南昌起义中的重大贡献有着很大的关系。

1917年,全国革命热情高涨,贺龙正值风华正茂,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与同乡的一位热血青年手持两把菜刀,在偷袭了县内士兵,获得一批武器后,就光荣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很快,在贺龙的带领下,一支百人革命队伍就建立起来了,护国运动和北伐战争这支队伍都风风火火地去参加了。

可以说,贺龙是组织内参与过大战,经历过大场面最多的元帅之一。早在加入队伍之前,他就追随孙中山领导的队伍南征北战,在北伐战争时就已经升任至师长的职位,在国军中也是属于位高权重的一员大将。

贺龙性格谦逊儒雅、随和缄默,他总是服从大局,默默接受组织的每一次调动,任劳任怨、不争不抢,这是贺龙一贯的行事作风。但在沉默寡言的背后,却是满满的爱国热忱,在南昌起义时就能够看得出来。

1927年,贺龙手握重兵,身居高位,已经是一名前途不可估量的猛将。南昌起义前,局势十分紧张,汪精卫、蒋介石都企图将贺龙率领的这支精兵强将收入自己的麾下。贺龙在成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之后,没过多久,第二十军的参谋长就由汪精卫的心腹担任,目的就是控制贺龙,唐生智也派人到贺部去拉拢他,他们表示希望能够和贺龙‘合作’,共图“大业”。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以高官俸禄作为条件向贺龙发出了“邀请”,甚至许诺他一省主席之职。但当时贺龙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举动,他放弃了各方给出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带着队伍加入到了当时还处于风雨飘摇的我党。

贺龙曾坚决地表示:

1927年7月,在南昌,各方势力暗潮涌动,比起各方面实力雄厚的其他势力,我党当时的组织力量显得比较薄弱。在这个关键时刻,贺龙带领麾下二十军的加入,给了组织极大的信心。

当时,周恩来直接找到贺龙,将准备举事的计划告诉了贺龙。那个时候,贺龙还不是党内成员,虽然贺龙平时表现出了对党极大的青睐,但这种事关前途命运的时刻,周恩来内心还是难以把握,这无异于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可是,在听完周恩来的讲述后,贺龙只说了一句话:“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南昌起义计划制定后,贺龙对起义之事表现出了极大的拥护。彼时,南昌起义即将到达爆发的决定性时刻,张国焘却不同意武装起义,还专门从九江赶到南昌进行反抗,贺龙则始终坚持我党的正确主张,与张国焘进行了斗争。

贺龙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曾这样说道:“当时还有人反对武装起义,我们目以他鸡婆,就是机会主义,当时我是拍桌子的。”

另外,在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二十军里就集中了1000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在起义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军事力量方面,贺龙率领的二十军全军共有三个师、六个团,加上军、师直属部队,总兵力达到近两万人,占整个起义总兵力的一半以上,也成为我党决定南昌起义的主要依靠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样一支革命武装队伍,我党就很难举行南昌起义,因此,贺龙在南昌起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反观朱德老总,虽然在南昌起义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毕竟当时只是第9军副军长,和贺龙老总第20军军长兼起义总指挥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正因如此,周恩来才要求在南昌起义名单中,将贺龙的名字排在朱德老总的前面。这一点,朱德老总亦是欣然接受。

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对“八一起义”领导名单提出两点修改意见后,最终敲定的结果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上一篇: 杨振宁的故事简短(杨振宁的故事100字)
下一篇: 武公祠(武公服装有限公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