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港姐。
2022年最新出炉的“香港小姐”,林钰洧爆冷夺冠。
郭蔼明学历(郭蔼明学历含金量高不高)
延续了近几年港姐颜值不给力的“传统”。
尤其是林钰洧还有个颜值“珠玉在前”的明星老爹。
更是让人唏嘘香港娱乐圈一代不如一代。
其父林俊贤,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影坛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当年颜值之高,被媒体称作“香港第一美男”。
那部周星驰的转型之作《一本漫画闯天涯》,就是由林俊贤主演。
香港小姐从曾经的神仙颜值,出星率爆表,到如今连曾志伟都感慨“惨不忍睹”。
这项可谓亚洲第一的选美比赛盛事,留下的三个疑问,也是时候该解答了。
“香港小姐”赛事的诞生,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1946年初夏,第一届香港小姐选美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不过那时候还谈不上什么全民盛事,反而有点“黑脏”。
名义举办方是“香港中华业余泳团”和“英国空军俱乐部”。
实际操盘人却是李裁法,著名“青帮人物”,有“香港杜月笙”之称。
比赛地址更是赤裸裸地直接放到了香港丽池花园夜总会,
纯粹一个达官显贵和社会大佬们吃饱喝足后的娱乐项目。
甚至连第一任“港姐冠军”李兰,都曾经做过酒店“女招待”。
虽然底色不好看,但冠军出道的李兰还是于1949年主演了香港的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鞭风灭烛》。
从此影史留名。
李兰乍一看,有点神似后来的钟丽缇
可以说,整个40-60年代“香港小姐”赛事的举办,都有着浓厚的“黑涩会”背景。
不过也就此奠定了两项港姐“传统”:
一是给了有姿色和才艺的社会底层女子,一个改命的机会。
二是为香港娱乐圈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但早期港姐比赛因为举办方的原因,社会名声并不那么漂亮,比如第三届比赛就曾曝出“拉票丑闻”。
所以在1966年10月选出港姐冠军马嘉慧后,“香港小姐”停办数年。
直到1973年,在电影圈赚得盆满钵满的邵逸夫出手,由TVB接过赛事主办权。
从此,“香港小姐”才步入专业化正途,进入了全盛的黄金时代。
70年代的邵逸夫
TVB接手后的首届港姐比赛,就深刻影响了未来数十年的华语影坛。
当年冠军叫孙泳恩,不过,这届比赛最牛的却是第四名赵雅芝。
她成为华语影坛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从《上海滩》到《楚留香》,再到《新白娘子传奇》,成就空前。
从这时候开始,“香港小姐”比赛华丽转身,不断诞生超级大明星,甚至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影后。
1977年港姐比赛,诞生了首位嫁入豪门的港姐。
冠军朱玲玲,在霍震霆的爱情攻势之下,嫁入了霍英东家这个香港顶级豪门。
后来成为了跳水皇后郭晶晶的婆婆。
2年后1979年港姐选举,继赵雅芝后,又出了一位“牛B哄哄”的第四名——钟楚红。
被称作史上“最美艳港姐”。
拍文艺片《秋天的童话》,一眼深情望穿周润发。
《秋天的动画》
拍动作片《纵横四海》,风情万种让张国荣情不自禁。
时间来到80年代。
1983年这届港姐冠军名叫杨雪仪,不熟没关系,亚军你就如雷贯耳了——张曼玉。
张曼玉是历届香港小姐中,电影成就最高,国际知名度最佳的一位。
《甜蜜蜜》那场又笑又哭的戏至今为人念念不忘。
1989年,张曼玉凭借剧情片《人在纽约》获得第26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3年后,她主演的传记片《阮玲玉》赢下一座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成为华语影坛第一位拿到国际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女演员。
2004年张曼玉再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至此稳坐华语影坛成就第一的女演员宝座。
不过1986年港姐比赛就比较惨淡了。
因为这年香港另一项选美比赛亚洲小姐的冠军利智太出风头,力压港姐冠军李美珊。
利智以“天使面孔,魔鬼身材”闻名,成龙那部经典的《双龙会》,她的绝绝子身材,让人过目难忘。
很多年后,李连杰在某档撒贝宁主持的央视节目上“热血告白”妻子利智:
“我可以为她不要名,不要利,可以断送所谓的一切前程”
“我每一天的血管都热血沸腾”
利智的魅力可见一斑。
利智与李连杰近年合影
1987年的港姐冠军杨宝玲,在《蜀山奇侠之紫青双剑》饰演了女主角之一的李紫琼,郭富城甚至在剧中给她当过配角。
杨宝玲那届港姐还有位退选的选手,后来被导演王晶慧眼识珠挖掘,捧为一代女神。
名字叫做邱淑贞。
1988年的冠军李嘉欣,她是港姐史上数一数二的顶级美女。
同时也是华语影史上最有演技的一位的花瓶。
因为与香港众多富商纠缠不清的情史,被港媒冠以“持靓行凶”的称号。
1989年的冠军陈法蓉,港姐史上第一位具有大学学历的获奖选手。
由此也可以看出港姐选美比赛逐渐有了内外兼修的标准。
整个80年代,港姐选手几乎全员巅峰,无论颜值还是成就,均达到空前高度。
但接下来的10年,“香港小姐”的盛世却像昙花一现,背后原因让人唏嘘。
时间终于来到90年代。
第一位冠军是1990年的袁咏仪,也被誉为张曼玉之后演技最好的港姐之一。
袁咏仪人虽漂亮,却从不以此为卖点,和周星驰演起《国产凌凌漆》来,无厘头的画风深入人心。
《国产凌凌漆》名场面:看电影取子弹
与老公张智霖一起
1991年的港姐冠军郭蔼明是史上学历最高的一位,硕士毕业,即将攻读博士。
港姐出道后加入娱乐圈,后出演电视剧《大时代》时与刘青云因戏生情,如今仍是“市民刘先生”的太太。
当然,这年的季军也很厉害——后来的“乌拉呜啦啦氏已馊”蔡少芬。
蔡少芬年轻时
1993年后,港姐选举渐渐走向了衰退,再也没出过名震华语影坛的顶级巨星。
在2000年之前,尚还有一些TVB女主能叫响名字:李绮虹、佘诗曼、郭羡妮、胡杏儿。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李绮虹饰演郭襄
郭羡妮《寻秦记》
但到了2000年之后,香港小姐几乎一夜“销声匿迹”。
遮羞布早盖不住了,同时也留下了三个疑问:
一、为什么“香港小姐”会出现断崖式衰退?
当年邵逸夫接手“香港小姐”时,香港电影正如日中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港姐优秀选手因此获得了大量出演影视剧的机会。
甚至连港姐第8名的翁美玲和排名15开外的周海媚,都能在当时环境下觅得良机。
黄日华与翁美玲
周海媚
更重要的是,彼时香港影视圈吴宇森、徐克、王家卫、林岭东、杜琪峰、许鞍华、陈可辛等华语电影大师也正冉冉升起,相辅相成,才会打磨出张曼玉这样的港姐超级影后。
然而2000年之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香港本土电影市场断崖式萎缩,影视人才北上,产量锐减,港姐们比赛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土壤没有了。
加上2003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片事宜敲定后,不少港片为了顺利进军内地市场,大量启用内地女星担任女主角。
由于机会实在太少,港姐“不出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为什么港姐颜值越走越低?
曾经的港姐,是“花间谁魁首,月洒铜锣湾”。
但近十几年颜值可谓严重断档。
2007年港姐冠军
2008年港姐冠军
2017年港姐冠军
过去参加香港小姐比赛,是香港许多位于社会底层,颜值出众,多才多艺的女性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途径。
比如冠军李嘉欣,家境就极其贫寒。
但时代在变,漂亮女性不一定非得在娱乐圈才有自己的社会位置。
读书深造,利用互联网视频自主成名,有颜有艺的人早已不再局限“港姐”这一座独木桥。
尤其是香港娱乐圈的整体式微,港姐收入还不如一个打工人,让很多优质候选人避之不及。
候选池的基数小了,自然出高颜值美女的几率就低了。
三、“香港小姐”比赛会慢慢归于“死亡”吗?
如果说70-90年代香港小姐比赛,带着的是香港女性不服输,力争上游的精神气质。
那21世纪的港姐比赛,则是她们展现自我,女为己悦者容的主人翁精神。
比如去年的冠军宋宛颖,参加港姐更多是一种体验,因为人家本身就不愁工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优异成绩毕业,双修生物化学、人类生物学。
“香港小姐”未来或将继续存在,只不过改写了自己的结局:
不再是娱乐圈的造星池了,而是作为展现优秀香港女性内外兼修之美的一扇窗口。
就像有人曾讲过的那样——
“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也不是旺角铜锣湾,而是香港小姐”
这句话放在如今时代的语境下,同样适用。
文/范西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