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置沧州,辖浮阳、乐陵、安德三郡。州治饶安(今盐山县旧县)。从沧州始建到现在,已1600多年了。但沧州这个古老的地方,在沧州建治前就早已存在了。
相传四千多年前,在我国的北部和东部生活着许多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炎帝、蚩尤帝为首的三大部落。黄、炎部落最初住在陕西,后沿黄河流域东迁,战胜了蚩尤部落。后来,黄帝又战胜了炎帝,把各部落融合在一起,共同生活,从此奠定了华夏族的历史基础,黄帝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我国在秦汉之前就有所谓“九州”说及"十二州”说。沧州按《禹贡》说法为冀州地,按《尔雅》和《周礼》说法,在唐尧时为幽、兖二州地,西周时则为青州地。 春秋时期,沧州境地分属齐、燕、晋三国,战国时期分属于齐、燕、赵三国。此时期内,沧州境内有了一些盐场,人们开始栽种枣树。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货币,货物交换再也不是以物易物。
唐朝建立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和灭亡时间)
秦始统一中国后,设郡置县。当时沧州东部属济北郡,西部属巨鹿郡,见于史册的县有三个,即武垣(今肃宁县窝北附近)、柳县(今黄骅羊二庄)和南皮。
汉朝建立后,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京师附近地区以外,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置刺史巡察境内。东汉末年以后,州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不变。当时沧州辖境分别属于冀州刺史部的河间国、渤海郡、乐陵国和青州刺史部的平原那。
郡、国之下还有县,在沧州境内见于史册的还有:河间境内的束州、州乡,肃宁境内的武垣、献县境内的阿武、乐成、中水,泊头市境内的城平、建成、弓高、任邱境内的莫县、阿陵、高郭,吴桥境内的安县、安陵,沧县境内的景城、浮阳、中邑,青县境内的参户,黄骅境内的柳城、章武,盐山县境内的千童、高城,南皮境内的南皮、高乐,东光境内的东光、临乐等。东汉时,撤消了参户、阿城、州乡、建成、高乐、柳城、高郭七县,千童县改为饶安县。
这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相应的发展。从出土文物来看,冶炼和铸造技术有了较高的水平。如献县汉墓出土的博山炉、鎏金铜豹、玄武壶等制品,都很精美。沧州其他地区也出土了一些这个时期的陶井、陶灶等生活用品的模型,一些汉墓的汉砖,子母扣,在制作上有了较高的水平。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沧州全境属魏国领土,分属于河间郡、渤海郡,只有吴桥属平原郡,南皮东南部属乐陵国。西晋时,沧州辖境分属于河间国、渤海郡和乐陵国。后西晋灭亡,我国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占领,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
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晋十六国”。沧州辖境先后属于后赵、冉魏、前秦、前燕、后燕、南燕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鲜卑人拓拔氏建立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以后,和南方汉族政权相对立,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在这段时间里,沧州全境,先后属北魏领土,分属瀛州、冀州地。北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建瀛州于赵都军城(今河间关),从此,河间从献县移开,与现在的河间统一起来了。
到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析瀛州、冀州各一部分设置沧州,辖浮阳、乐陵、安德三郡。当时浮阳、饶安、高城、章武属浮阳郡,南皮、东光、吴桥属冀州渤海郡,任邱、河问、青县、肃宁、献县、交河属江州河间郡。后沧州境内属东魏,北齐领土,所属部治不变。北周时,沧州辖二郡七县,即浮阳郡辖浮阳、饶安、高城、章武四县,渤海郡辖东光、南皮、安陵三县。在北周时增设了长芦县,这就是沧州市的前身。
这段时间里,民族关系的重大变化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形成了民族别文化交流。出现了民族的大融合。
隋统一中国后,于开皇初废浮阳郡。隋朝开始设州郡两级政权,后来撤消了州一级,沧州亦一度被撤消,沧州全境分属于河间郡、渤海郡、平原郡,新建鲁城(黄骅)、浮水(孟村)、束城(在河间境内)三县,将乐城县更名乐寿县(献县境内),浮阳县更名清池县(沧县境内),成平县更名景城县(沧县境内),高城县更名盐山县,撤消武垣并入河间。
唐初,改隋郡为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沧州,州治在清池,辖清池、饶安、无棣。同年,州治徙饶安。盐山县改置东盐州,领清池。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景州,辖弓高、东光、临津、南皮、景城五县。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徙沧州治胡苏。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复沧州,治清池,辖清池、盐山(废东盐山仍称盐山县)、长芦、鲁城(乾符)、饶安(浮水县撤消并入饶安)、乐陵六县。废景州,其地属沧州。河间、束城、乐寿三县属瀛州河间郡,任邱、莫县、长丰属莫州。安陵县属德州。
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始设道,每道置采访使,相当于汉朝刺史之职,是州以上的组织。当时,沧州全境属河北道。河北道驻所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有十八州,其中瀛州、沧州、莫州在今沧州境内。
发表评论